一桩不了了之的悬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赔款问题
“请看今天的特大新闻啊!法国勾结比利时人侵占鲁尔啦!”1923年1月11日寒冷的柏林市内,报童们扯着嗓子叫卖。整个柏林因这一消息陷入一片惊乱之中。法国为何要出兵占领德国的工业心脏鲁尔区呢?这还得从德国赔款问题谈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曾把德国的战争赔款列入议题,但列强争夺太激烈了。法国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建立欧洲新霸权,极力主张肢解德国,渴望得到巨额赔款。英美两国则认为,战后德国不能过分削弱;在赔款问题上,应该尽量减少,甚至可以取消。美国为了保持欧洲均势,把德国作为插在法国身旁的一把短剑,让它随时发挥潜在的威胁作用,以便牵制法国。而且鉴于德国历来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如果任凭法国人去掏空德国的腰包,这将意味着美国经济利益遭到巨大损失。美国当然不愿意看着法国杀死这只“下金蛋的母鸡”。由于这些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得和会没有规定赔款的具体数目,而是把赔款的具体细节交给特别赔款委员会决定;但委员会规定,德国必须在1921年5月1日之前付出200亿金马克的现金或货物(煤、牲畜、建筑材料等)。
1921年1月,赔款委员会确定德国应偿付的赔款总额为2260亿金马克。德国代表想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消极对抗。他们以“无力支付”为由,提议赔款削减为500亿。德国代表的声明遭到法国的坚决拒绝和驳斥,英美代表也表示不同意。法国外交部长白里安在法国参议院声称:“德国有支付能力。德国的大地主、金融巨头、大工业家都取得了巨大的财 富。”因此英法美等国在1921年3月3日对德国提出最后通牒,要德国承诺赔款总额,限期在3月7日前答复,否则将对德国采取报复手段。德国对此不予理会。
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重新规定了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限30年至42年还清。同时还规定了偿清赔款的具体日期。第一期赔款自5月5日起的8天内付清,否则将会占领鲁尔区。到1922年,德国只赔偿了18亿马克的现款和16亿马克的实物。此后德国政府和工业金融界采取消极措施,抵制有关保证缴纳的赔款的各项措施,如资本外流、滥发纸币等,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并且通过煤矿大王史丁纳之口发表声明,说 德国甘冒鲁尔被占领的威胁,也不再交付赔偿。德国走上了公 开抵制赔款的道路。
1923年1月11日,法军5个师、比军两个师,共约10万人,借口德国不履行供应煤炭和木材义务,占领了鲁尔,挑了鲁尔危机。德国政府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停止交付一切赔偿,鲁尔地区行政官员拒绝执行占领当局的命令,煤矿工人怠工罢工。鲁尔的被占领,使德国国民经济急剧恶化,煤、铁、钢产量下降八、九成,对外贸易额比战前减少了一半,货币贬值的速度空前加快,德国马克如同废纸一样,有的妇女甚至用它来生火做饭。60%的工人陷于失业或半失业的境地,德国广大人民怨声载道,纷纷举行示威、罢工以至起义,反对法国、比利时占领军和本国资产阶级政府。
法国占领鲁尔,本想“杀鸡取蛋”,却不料“蛋”没取到,反而因从鲁尔进口的煤和焦炭减少,使本国的生铁产量下降三分之一,还要为占领鲁尔的军队支付10万法郎的占领费,财政负担加重了,法郎贬值25%.同时在国际上也遭到各国的谴责。英、美利用法、比占领鲁尔的失败,把解决德国赔款问 题的主动权抓到自己手里,提出法国如果想要得到美英的财政 援助,必须撤出鲁尔和重新审议德国的赔款问题。法国在这种 情况下走投无路,只得同意美英的要求。
1924年1月24日,西方国家同德国在伦敦召开专家会议,在这个专家会议上起决定作用的是美国摩根财团的代表道版斯。道威斯认为,“要使磨坊转动,就要找到赖以转动的水利”。换而言之,即“养鸡取蛋”。主张运用经济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在国际资本的扶助下,从稳定德国货币人手,整顿 德国经济,打破赔款问题的僵局。根据这个设想,经过七八个月的协商和讨论,通过了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即道威斯计划。道威斯计划规定,由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8亿金马克的贷款,帮助德国稳定金融恢复经济。对于德国赔款的总额,道威斯计划没有明确规定,只规定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即1924-1925年度赔款额为10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支付赔款的来源是德国工业企业和铁路的利润,以及关税和日用品的间接 税。道威斯计划还规定,德国的财政经济由以美英为首的赔偿事务总管监督。计划还要求德国应该恢复经济统一,任何外国组织不得妨碍德国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法、比从鲁尔撤军。
德国接受了道威斯计划,德、法双方也达成了法、比在一年内撤军的协议。1924年9月1日,道威斯计划开始实行,1925年7月,法、比从鲁尔撤军。道威斯计划的实施,严重削弱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把德国赔款问题的决定权交给了美国和英国。美国积极干预欧洲事务,并使美国资本大量涌入德国。1924年至1929年,涌入德国的外资有100多亿马克,其中美国至少占70%.美国资本在各经济部门无孔不人,1928年以它为主的外国资本掌握了德国四分之一的国民财富,为美国插足欧洲、削弱法国、对抗英国铺平了道路。道威斯本人也因此被捧上了美国第30届副总统的高位。
道威斯计划实施以后的15年中,德国从美国和英国得到200多亿金马克的贷款,同时期,德国支付的赔款数仅为110亿金马克。德国利用外国贷款、投资和技术援助,更新设备,使德国经济起死回生。到1927年,德国工业生产已恢复到战前水平。1929年,德国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道威斯计划”同欧洲的对德处理方式迥然不同,它把原来作为战争罪责的赔款变成了一纸商业合同,把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关系调整为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当时美国国务卿休斯对此有一段形象的陈述:“一个令人满意的赔偿计划的首要条件是赔偿摆脱政治的 羁绊,当通过强制手段解决赔偿问题产生纠纷时,惟一可行的办 法是把它看做经济问题来处理。”因此道威斯计划为德国经济的崛起起到了输血作用。
从1928年起,德国提出经济困难,无力支付道威斯计划规定的25亿马克的赔款,并要求修改道威斯计划。美、英和法等出于各自的考虑同意了德国的要求。1929年2月,以美国银行家杨格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成立。6月,委员会提出了一份新的德国赔款计划,即杨格计划。杨格计划赔款的数额确定为1139亿马克,这笔赔款分摊金马克在57年内付清,平均每年为20亿马克。同时杨格计划取消了协约国对德国经济和财政的监督。这个计划被德国所接受。但是随后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打乱了杨格计划的实施。1931年6月,兴登堡总统致电美国总统胡佛,声称无力还债。美国意识到,德国经济的衰退关系到欧洲政治经济的稳定和美国的投资安全。于是,胡佛发表了“延债宣言”,提出:从当年7月起“在一年内延付一切各政府间债务、赔款和救济的本利”,重申德国赔款问题完全是一个欧洲问题,与美国无关;其他国家欠美国的债务不能取消。胡佛的“延债宣言”实际上取消了德国赔款。
1932年6月,德国政府仍以经济危机为借口,拒不缴付赔款,叫喊“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赔款问题再度告急。7月9日各国签订的《洛桑协定》规定,德国最后须缴付30亿马克,作为免除其义务的补偿。然而《洛桑协定》始终未获批准。德国从此停止支付赔款,各国也无意再追究。吵嚷近20年的德国赔款问题就这样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