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军围困赵军2个多月,山东六国为何没有救援行动?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诸侯之间打归打,却很少发起灭国之战,哪怕占领了敌国的都城,只要战败国乖乖认个错,战胜国通常也就鸣金收兵了。
为啥?一是因为没有侵吞另一国的实力,二是因为其他国家不会答应。各国利益纠缠,相互牵制,甲国要是被灭了,有可能乙、丙、丁三国都受到影响,必然出兵相救。
但长平之战时,秦国大将白起围了赵括长达2个多月,其他国家却没有救援,为啥?因为秦国外交搞得好。
战国中后期,秦国已经显露出了平定六国、一统天下的霸气,各国为了自保不得不抱团取暖,结为盟友共抗强秦,史称“合纵”。秦国则破坏各国的合纵联盟,史称“连横”。
《史记》记载,赵军初战失利时,赵孝成王与大臣楼昌、虞卿商议,想亲自率领部队与秦军决战。两人都表示反对,估计是不看好赵孝成王的军事能力。赵孝成王问他们怎么办,两人的意见很一致,打是打不过了,只能议和。
但在具体操作上,两人看法不同。
楼昌提议,派地位高的使者入秦,直接去与秦王商议。
虞卿则认为,秦国兴师动众下定决心打赵国,常规的议和方式很难成功,应该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魏两国,劝说两国遵守合纵盟约出兵救赵,无论能不能说动,秦国都会怀疑天下诸侯联合抗秦,从而心生恐慌,议和才有希望。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虞卿的建议无疑更为稳妥。但赵孝成王不是什么明君,采纳了楼昌的主意,派另一个重臣郑朱前去秦国议和,秦国接纳了他。
赵孝成王心下得意,又召见虞卿,问他怎么看这件事。虞卿叹道“王不得媾,军必破矣”,为什么呢?
因为郑朱是赵国的显贵,他一入秦,秦王与丞相范睢必然厚待他,并将此事宣扬得天下皆知。楚国、魏国知道后,会以为赵国已经和秦国议和,必定不出兵救赵。而秦国知道其他诸侯不救赵国,则议和不能成功,赵军必败。
果然如虞卿所说,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殷勤接待郑朱,一边与他和谈一边放出消息,令各国都误以为秦、赵已经和解,无需出兵。同时,秦军继续攻打赵军。
就这样,赵括在前线拼死奋战,却因君主的决策失误等不到援军。困于长平的赵军粮道断绝,赵括数次突围不成,最后被秦军射杀而死,还留下个“纸上谈兵”的千古笑谈。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想问,虽然各国不救,但赵国不是还有老将廉颇吗?为何不派他前去救援做殊死一搏呢?
一方面,廉颇本是长平之战的主将,赵孝成王嫌弃他采取守势、未能速战速决才将他换了下来,让赵括顶替他的位置,要是再派他去救,不就等于打自己的脸吗?赵孝成王丢不起这个人。
长平之战初期,秦军接连攻下赵国几座城池,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攻势极猛。而赵军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
针对这一情况,廉颇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虽不与秦军交战,却硬是阻住了秦军的兵锋。
廉颇固垒坚守三年,秦军求战而不得锐气渐失,就用上了反间计。派人去赵国传播流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孝成王本就恼怒于廉颇的军队数次战败,又觉得他采用守势是害怕秦军,就召来赵括,问他有没有把握打败秦军。赵括自信满满地回答:“如果秦国派来白起,我需要考虑一下,但现在秦军主将是王龁,打败他不在话下。”
听得此言,赵孝成王大喜,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换赵括上场。可他们不知道,秦国也偷偷换将了,换上的就是赵括畏惧的白起。赵括实际上也不是那么无能,遇到用兵如神的白起算他倒霉。
另一方面,赵孝成王就算派出廉颇也无济于事,赵国在长平之战的失败,主要败于后勤供应。
自打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实行军事改革以来,赵国军力日益强盛,其骁勇不下于秦军,此前与秦国的战争也是有胜有负。但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军陈列边境,考验的不只是士兵们的战力,还有国家后勤供应的能力。
为啥赵孝成王对廉颇如此不满?也是因为他率领几十万大军守了三年,几乎耗空赵国的存粮,再守下去赵国农业经济就不打自垮了。那时的士兵不像现在,通常是打仗前临时征召的,本职大部分是农民,一旦脱产从军,对国家生产是一个很大的损耗。
秦国坐拥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农业的底子比地处太行山地的赵国厚很多。而且秦昭襄王比赵孝成王有魄力,亲自到关中一带征粮,纳粮数目多的甚至给出爵位,最终在消耗战中挺了过来。
秦昭襄王能解决这个问题,赵孝成王却解决不了。他就算能派廉颇去救援长平,也提供不了军队所需的粮草供应。各种因素加在一起,赵括只能绝望地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