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商业模式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意义因你而定。

在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个弥漫着创新活力的地方,就是The MIT Media Lab,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

这是一个致力于科技,媒体,科学,艺术和设计融合的跨学科研究室。

它的使命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它的创办人,由MIT第十三任校长Jerome B. Wiesner及MIT教授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共同创办。

来看看它们的部分成果。

  • Open Mind Common Sense,人工智能技术,想要通过互联网众包,建立一个庞大的常识知识基础,这个知识基础将应用于让机器“思考”。

  • Scratch,这是目前最流行的为孩子设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

  • Mercury RFID Readers,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常见的电子标签、电子条码识别。

  • Audio Spotlight,可以让你只说话给你想要的听众,就算你远远地轻声细语,声波也只会传递到某位听众耳旁,别人却什么也听不到。

  • g-speak,Oblong Industries的核心技术平台,做到的是多用户、多屏幕、多设备的信息交互,其交互方法是:手势交互。

  • ……

这是一个超牛的地方。

他们的研究方向……就是没有方向。

世界上绝大部分研究型实验室都已经被“绑架”。

都要求所得到的研究经费与研究方向必须一致。

比如治疗某种癌症、保证某种计算机网络的隐私安全等。

而在媒体实验室,唯一的研究方向就是激情和兴趣。

所以,这是一种混合,混合实验室。

如今的商业社会也是如此,商业定位已经跃迁了一个层次。

最熟悉的莫过于小米。

小米是什么?

是手机?是米家?是小米之家?

都不是。

它们正在打造的是“第一不重要,酷才重要”的极客标签。

再比如Snapchat。

Snapchat是什么?

是阅后即焚?是社交应用?是智能眼镜?

都不是。

它们是基于图片语言的年轻人生活意义的沉浸式社交场域。

是的,意义正在取代功能。

混合,是商业的多元化和碰撞,是在混合过程中多元场景的边界溶解。

从而为用户提供占据心智的新意义。

混合商业的本质,是通过一种文化塑造,融合成一种新意义的自传播。

“丢书大作战”、“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凌晨四点的北京”……

虽然有很多人揶揄“新世相”的做作,不屑于其贩卖文艺的行为,但在其运行不长的时间,因持续退出一系列刷爆朋友圈的营销事件而广为人知。

从生产美好的内容输出,到倡导重拾深度阅读的“新世相图书馆计划”,再到联合品牌成功试水的各种主题社会化事件,新世相,似乎越来越难被定义。

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已经具备现象级的引爆能力。

“引爆能力”的背后,是对孤独城市人无处安放内心的情绪代理和精准把握。

致力于青年文化研究的青年志则以不沉闷的严肃态度,不偏颇的个性视角和不晦涩的深度调查独树一帜。

通过内容输出、社群运营、群像研究、开放营销等内容之间的相互汲取和融合,青年志利用多维的社会化视角、浸入式的研究方法,真正进入85后、90后青年群体的日常。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混合商业模式来自消费升级。

如果将整个大的商业环境变化调整到消费场景的微观角度观察,消费升级推动的就是从功能消费到精神消费的升级。

混合商业模式,意义因你而定。

▼ 不要再逃避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