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建筑(2)

本篇要目:

**********************************************
711.慈寿寺塔 
明                                                              北京市海淀区
712.文天祥祠 
明至清                                                       北京市东城区
713.普度寺 
清                                                              北京市东城区
714.克勤郡王府 
清                                                             北京市西城区
715.蓟县白塔 
辽至清                                                         天津市蓟县
716. 天后宫 
明至清                                                      天津市南开区
717.天尊阁 
清                                                            天津市宁河县
718.李纯祠堂 
清至民国                                                   天津市南开区
719.张家口堡 
汉、魏晋南北朝、唐、明、清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
720.南贾乡石塔 
唐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
***************************************************

711.慈寿寺塔


慈寿寺塔坐落在北京海淀区八里庄慈寿寺内,原名永安万寿塔,又名永安万寿塔、八里庄塔、玲珑宝塔,仿天宁寺塔而建。位于北京海淀区玉渊潭乡。基址为明正德太监谷大用墓地。此处原有慈寿寺,与塔同建于明万历四年,神宗母慈圣皇太后出资兴建,万历六年建成。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修缮。清光绪年间寺废,仅存塔。


慈寿寺及寺内塔为明神宗之母慈圣皇太后于万历四年(1576年)所建,两年后建成,是慈寿寺的一部分,基址原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太监谷大用墓地,是仿照天宁寺塔修建的。万历皇帝登基时年仅十岁,内外政事均由李太后执掌。李太后平生好佛,在她主政期间,命人在京城内外兴建修缮了许多佛寺,慈寿寺即为其中之一。


慈寿寺塔为密檐式八边十三级实心砖塔。通高约50米。塔基为3层,上为双层须弥座,呈八角形,下面一层须弥座束腰,每面开壶门形龛6个,每龛中各雕狮首1尊,已无存。龛与龛之间雕有轮、螺、伞、盖、盘长、双鱼、瓶、花八件佛教吉祥宝物的浮雕。转角处雕瓶状角柱,上雕仰、俯莲花瓣图案。上面一层须弥座束腰上各面均开有7个长方形龛,龛中雕有佛教故事图案,描述善财童子拜师修身成佛的故事,53幅画面,刻有200多个人物像。各幅画面之间,各雕有立势金刚力士像1尊。在须弥座的转角处,雕有蟠龙角柱。塔基上面是3层仰莲花瓣拱托塔身,塔身为八角形,南向,东、西、北三面有砖雕拱券式假门,其余四面为券窗,门窗两侧原有木胎泥身金刚力士神像,已残破。


南面券门额书“永安万寿塔”,西面券门额书“辉腾日月”,北面券门额书“真慈洪范”,东面券门额书“镇静皇图”。塔身八面转角处立浮雕盘龙圆柱,上为十三级塔檐,每层檐下以砖雕斗拱承托,拱眼壁上开有佛龛,每面3龛,每龛均供有佛像,佛像内藏佛经,共供奉佛像312尊。檐角悬铜铃,共3304枚。塔刹为铜质葫芦形摩尼珠式鎏金宝瓶,下有覆莲承托,自刹顶垂铁链8条,与刹座下垂脊相连,用于加固。塔后东西两侧立有石碑,东侧为万历十五年立,正面刻紫竹观音和赞词,背面刻瑞莲赋;西侧为万历二十九年立,正面刻鱼篮观音和赞词,背面刻关圣像和赞词。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慈寿寺塔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12.文天祥祠


文天祥祠,又称文丞相祠,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是明清两代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的祠堂,其旧址为文天祥被囚于大都(今北京)时的土牢。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于1984年对外开放。


文天祥祠祠堂坐北朝南,是一座由大门、过厅、享堂组成,面积近600平方米的两进四合院。过厅为“文天祥生平展”,堂屋中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遗物和文天祥手迹等展品,院中有一株枣树,相传为文天祥亲手种植。


文天祥祠祠堂坐北朝南,是一座由大门、过厅、享堂组成,面积近600平方米的两进四合院。过厅为“文天祥生平展”,简要介绍了文天祥青少年时期、入仕后十五年间、起兵抗元、九死一生、再举战旗、兵败被俘、楚囚就义的英雄事迹。堂屋中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遗物和文天祥手迹等展品。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元军囚禁在兵马司牢房。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文天祥离开兵马司牢房,赴刑场就义。明洪武九年(1376年),按察副史刘崧主持在柴市顺天府学右侧(兵马司土牢旧址)建造了文丞相祠。1984年10月,文天祥祠对外开放。2003年,文天祥祠依照1930年的历史照片资料,恢复了原堂屋内文天祥塑像、神龛、楹联、匾额、供桌等陈设。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文天祥祠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13.普度寺


北京市普度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东侧,普度寺前巷35号。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已为军队或其他机构使用,只有山门、正殿、方丈院等保存较好,其余部分或拆或改,失去原状。建国后,中间部分为小学使用,周边进入居民,新建了大量平房。2002-2003年,政府投资迁出小学和住在寺界以内的168户居民,并且迁出了2007年开放的税收博物馆。全面修复了台基、正殿、山门和方丈院北房,其余房屋基址在取得考古资料后回填保护,进行绿化,成为居住小区内的公共活动场所。正对山门。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大式硬山顶,绿琉璃瓦,调大脊,安吻兽,墙体刷红。正面明间辟白石拱门,两次间为装饰性白石拱窗,石雕仿木菱花扇;背面出廊,金步明间装板门,两次间白石券窗同正面。室内彩画保存良好,为金龙和玺式,等级甚高,应是睿亲王府时期遗物。但建筑形制为佛寺山门,屋顶琉璃等级高于正殿,可能是王府改为佛寺后,对外观进行了改动。


正殿(慈济殿)建于石须弥座上,但殿身并未占满全座,座之比例及雕刻均有明代特征,可证此座仍是明重华宫寝殿原有台基,后建大殿缩小了规模。殿身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前出抱厦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全殿外加周围廊。主殿单檐歇山顶,调大脊,安吻兽,削割瓦绿琉璃剪边;抱厦卷棚歇山顶,绿琉璃瓦黄剪边。全殿廊内砌砖墙,正面、山面开大支窗,下肩饰六方绿琉璃砖。殿内东部隔出二间内室。外檐出檐为三层椽,无斗栱,在柱头装饰兽面木雕,雀替形式特殊,室内彩画还有不少博古题材,整个建筑具有明显的关外满族宫室特征,可断定此殿是顺治初年新建的王府大殿,抱厦用瓦等级高于主殿,可能是乾隆时新加。


抱厦内东南角有一石砌圆坑,直径4.8米,深1.5米左右,北面有石阶可下至坑底。坑口周边有八组石雕图案,雕刻水波神仙怪兽,其用途及雕刻题材尚待考证。但如果抱厦为后建,则此石坑原在室外,其用途可能是满族萨满祭祀的设施。大殿之西尚存方丈院北房五间,七檩前出廊,硬山筒瓦过垄脊。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十二月随皇太极亲征朝鲜,参与丙子之役,攻克江华岛,俘虏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兵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普度寺北侧   南池子大街东侧,普渡寺前巷35号。其址原为明代东苑(又称南城、小南城)中之重华宫,南界在今缎库胡同。明末被毁,清顺治初年改建为摄政王多尔衮之睿亲王府。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死于喀噶城。二月后追夺王爵,王府上缴。


普度寺东门.  康熙三十二年(1694年),缩小规模,将南部改建为缎匹库,北部改建为玛哈噶喇庙,供奉护法神大黑天。乾隆四十年(1755年)赐名“普度寺”,正殿名“慈济殿”,在正殿、山门两侧保留或兴建了行宫院、方丈院、小佛殿及僧寮等。据民国时张江裁著《燕京访古录》载,寺“为元代所建,正殿供奉欢喜佛”,但此说明,清文献不载,恐不确切。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普度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14.克勤郡王府
北京的胡同第85集:新文化街(上)


克勤郡王府为清代现存规模较好的一座王府,此府是顺治年间所建。原占地面积不大,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尚符。克勤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清室覆亡后,府邸的产权曾归属辅熊希龄,21世纪初,克勤郡王府修葺一新,恢复昔日风貌。府路南影壁尚存,府前部只存东翼楼。后部的内门、后寝与东西配房、后罩房均保存完整。西部跨院也存大部原有建筑。


原来的五开间的大门,早在文革时期就被拆毁了,盖了一溜平房,那原的来的大木料都让房管所拿走了.什么都看不出来了,从外面一看以为是普通的一个单位,门口的一对大石狮,在文革初期不知弄到那去了.现在一切都恢复的和原来一样,只是那狮子不是原来那样可爱,似乎有些凶狠,青砖对缝,鲜红的油漆彩画,那样的耀眼,这可是花了不少的银子才修的.


二道门(内门) 清初的八家铁帽子王有克勤、顺承两家郡王,而这两家郡王均是礼亲王代善位下的旁支。崇德元年,代善长子岳讬封为成亲王,次年降爵。死后,追封克勤郡王。从此,克勤郡王成为清初八大铁帽王之一。克勤郡王虽爵位不变,名称却换了好几次,第二代王罗洛浑被封为衍僖郡王;顺治八年,第三代王改封号为平;平郡王的称号一直用到乾隆四十三年,才复号克勤。克勤郡王一支从始封王岳讬到末代王晏森共十七代,从清初到清末,见证了整个清朝的发展、鼎盛与衰落。克勤郡王家族也是几经起落,随着清朝的覆灭,终归成了寻常百姓家。


二层东西配殿


王府前部,左西右东。西翼楼为21世纪初按原样重建


王府后照房,左东右西,西翼楼为21世纪初按原样重建。


东北转角房


西北转角房


后罩房


西路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克勤郡王府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15.蓟县白塔


蓟县白塔始建于辽代青宁四年。塔高30.6米,平面为八角形,基石用花岗条石和青砖垒砌,由斗栱、栏杆、蓬花组成。仿木结构制作,与独乐寺相近似。白塔在天津蓟县城西南隅,独乐寺正南300米。旧称渔阳郡塔,明嘉靖十二年(1533)在塔前修建观音寺,塔身白色,亦称观音寺白塔。辽清宁四年(1058)建,明嘉靖、隆庆、万历和清乾隆年间重修。


平面八角形,通高30.6米。塔基下部砌花岗石条,上部筑仿木砖雕须弥座,其壶门内浮雕舞乐伎,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研究辽代音乐舞蹈的重要例证塔。此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是中国辽塔造型奇特之一例。1976年大地震,塔身震损,通体酥裂,1983年大修加固。


塔身南面设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个侧面凸雕碑形,上书佛教偈语。八个转角处作重层小塔。塔身上出三层砖檐,檐角系铜铎。檐上置塔座承覆钵形圆肚、十三天和铜刹。素有"金峰平挂西天月,玉柱直擎北塞云"之誉。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蓟县白塔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16.天后宫 


天后宫建于1326年(元泰定三年),原名天妃宫,俗称娘娘宫,历经多次重修,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宗教建筑。建筑群坐西朝东,面向海河,由山门、牌坊、前殿、大殿等组成,属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每年天后诞辰,以天后宫为中心举行大型民间酬神庙会活动,沿河船户、周边信众亦纷纷到来,各地商贾云集,造就了天津最著名的商业街——宫南宫北大街(今古文化街)的繁荣。

天后宫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元代。由于当时海运漕粮,漕船海难不断发生,而天津是海运漕粮的终点,是转入内河装卸漕粮的码头,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宫(当时叫天妃宫)于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码头附近,供人们奉祀海神天后。水工、船夫、官员在出海或漕粮到达时,都向天后祈福求安。居家百姓没钱的也来求财,没儿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灾。这是古人无法克服海洋、江河险难而求助神灵的消极表现,也反映了苦难民众的古朴文化心态。

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这时都举行“皇会”,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百戏云集,热闹非常。现存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宫及宫南、宫北大街,全长580米,宽7米。这里的建筑大多是仿清代民间小式建筑。街内有近百家店铺,主要经营文化用品、古旧书籍、民俗用品、传统手工艺品等。著名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刻砖刘砖刻等都在这里设了专门店铺。天后宫如今已成为天津民俗博物馆,介绍天津的历史沿革,陈列着各种民俗风情实物。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天后宫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17.天尊阁 


天尊阁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咸丰八年(1858年)重修,是一座供奉元始天尊的道观。位于天津市宁河区丰台镇南村,是一座巍峨挺拔、气势恢宏、绿树红墙掩映的高大木结构建筑,是天津历史上道教三大阁之一。占地6000平方米,天尊阁坐落于还乡河南岸,由山门、配殿和该阁组成,曾为供奉元始天尊、西天王母和紫微大帝等神祇的道教场所,又名太乙观。


原由山门、配殿和大阁组成,后多数建筑在地震中被毁,仅存大阁。大阁建造在高大的台基之上,通高17.4米,是三层木结构建筑,最下层是天尊阁,中层为王母殿,上层名紫微殿。楼阁结构严密合理,装饰美观大方,在唐山大地震中居然安然无恙,这一经历,使其为研究京津唐地区房屋的抗震方面提供了实物资料。天尊阁建造在高大砖石台基之上,为三层楼阁式,通高17.4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阁内以八根12米长的大柱通连三层楼板,大柱之外又辅以檐柱、山柱、廊柱,并用3种斗拱和不同规格的榫贸卯,把木构件连成一体,结构异常牢固。下层称天尊阁,面阔5间,进深4间前出廊;中层为王母殿,面阔5间,进深4间;上层名紫微殿,面阔5间,进深2间前出廊。


阁顶为青瓦九脊歇山式。阁内分布8根均长12米、直径0.6米的通柱为支撑,通柱外侧又辅以檐柱、山柱和廊柱,并通过斗拱、榫卯与三层纵横梁枋和两层楼板连接,另有密布的粗大柏木为桩基。如此形成合理的结构设计体系,此阁的结构造型也十分考究,各层出檐之下和木柱额枋之上,均有各式斗拱为饰。正脊砖雕二龙戏珠纹样,刻工精细。两端的大吻和脊上的走兽也都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此外,每层檐角下还悬挂铁铎一只,每当微风吹拂,方圆数里均声震悦耳。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天尊阁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18.李纯祠堂


李纯祠堂,也称“津门庄王府”,坐落在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南丰路附近。现辟作南开人民文化宫。是天津市规模最大的仿古建筑。李纯,民国初年曾任江西都督、江苏督军,利用搜刮的民财,将北京西直门外原明代大宦官刘瑾的府邸买下,拆卸后运津重建。因整座建筑与紫禁城中路相似,为掩人耳目,称为李家祠堂。自1913年起建,历时10年建成。占地2.56万平方米。前建3进庭院,后辟花园,由照壁、石牌坊、石拱桥、大门、前殿、中殿、后殿、配殿和回廊组成。中殿是主体建筑,建有石狮、石坊、屏壁、华表、长廊、殿宇、戏楼、拱桥等。整座建筑色彩绚丽,碧瓦朱栏,宏伟壮观。


整座建筑的照壁虽然还在,但已经被一些后来兴建的平房遮挡住,看不清本来的面目,只有把守大门的两尊石狮依然蹲在那里。摸着光滑的石狮,魏克晶告诉记者:“这两个石狮是明朝留下的,想必是庄王府承袭刘瑾的住宅时一并收纳了。没想到几百年后又到了天津。”魏克晶先生说,第一代庄亲王是努尔哈赤的亲兄弟,清军入关后,庄亲王的王府就是明朝大太监刘瑾生前的住宅。


过了一进门的牌坊,后面便是驮碑的赑屃,偌大的汉白玉石碑竟然没有一个字刻在上面,俨然一块无字碑。驮碑的动物叫“赑屃”,传说龙生九子,它是其中的一个,因其寿命长而且擅于负重,所以古人在建筑中大多用它来驮石碑。还流行着“摸摸头,什么也不愁;摸摸背,一辈子不受累;摸摸牙,想啥就来啥;摸摸尾,一辈子不后悔”的说法。


中殿左右有配殿陪衬,东西有厢殿相对。


南面是戏台,戏台顶部有“玉龙戏珠”的大浮雕。第三道院的布局与二道院相同。两道院的四周,皆有游廊环绕,两道院之间,有夹道通连。庭、堂、殿宇皆为古典形式的砖木结构。殿顶覆以彩色琉璃瓦,重檐斗拱,五脊六兽,顶板描金,方砖铺地,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垂花角门


银安殿


后殿


后殿外侧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李纯祠堂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19.张家口堡

张家口堡(当地读bǔ):俗称堡子里,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中部,是张家口市区的“原点”和“根”,是张垣大地历经近600多年历史沧桑岁月,是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驻军城堡,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随着“北方丝绸之路”——张库大道的日渐兴盛,张家口堡的军事功能逐渐被商业贸易功能所代替,鼎盛时期张家口堡内票号、商号达1600多家,最高年贸易额达1.5亿两白银。张家口堡现存文物古迹达700余处,其中极具价值的重点院落93处,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明清建筑博物馆”。但是,尽管如此,存在着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张家口堡却一直鲜为人知。

近年来,张家口桥西区对鼓楼东西街、南北街、马道底街等8条街巷实施了改造,保护修复了文昌阁、玉皇阁、抡才书院、财神庙、康熙茶楼、定将军府等重点景点院落,新建了大型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服务实施。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张家口堡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20.南贾乡石塔 


南贾乡石塔位于河北省邢台县南石门镇南贾乡村南。现仅存石塔1座,由塔基,莲花座,佛龛,七层出檐的塔身,葫芦形塔刹组成。塔基为一方形石块,青石质,边长1.4;莲花座为方形,边长1.05米,雕覆莲纹1层,上为石塔主体,佛龛所在,正面为佛龛,高0.36,宽0.29米,龛口上有火焰状石雕装饰,两侧有力士,但头均以被砸。佛龛进深0.55米,内高1.05米,内为一佛二弟子。塔身现存原石雕出檐共7层,村民们后加1层及葫芦形塔刹。塔体通高4.6米。佛龛所在的塔身处四面均有题记,但多已看不清楚,在塔身正面佛龛的左侧有“天启”字样,但根据该塔形制及内中造像推断建造时期应为唐代,明代续有题记。据村民讲,南贾乡所在地俗称双塔岭,在北侧原还有一座塔跟此塔对应,但现已无存。如今佛塔最有价值的塔身佛龛部分被盗走。


2013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南贾乡石塔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昔日镇边定远营 今日文化传承地(图)

    北方周末报 10-13 17:53 大 定远营构成之一延福寺 资料图片 定远营构成之一延福寺资料图片 本报特约记者张杰 灵魂匹配,我在另一边等你 广告 发自阿拉善 在25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定远营一直 ...

  • 走进那些古建筑,徜徉在历史文化之中

    此次甘南旅行返回的途中, 在山西河北地界儿, 我们留意了那些古城  古寺  古塔等古建筑, 流连其中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巧夺天工的建筑技艺. 山西临汾尧庙 临汾史称平阳 ...

  • 泗泾古镇,好似人间烟火中一抹仙境

    松江历史悠久,被称为"上海之根",而位于松江区东北部的泗泾镇,距今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素有"百年上海,千年泗泾"之说. 在大家纷纷涌入朱家角.召稼楼.枫泾镇等 ...

  • 江西这座古镇 是文天祥的故乡 罕见明代祠堂被誉为“江南第一祠”

    江西省吉安市,是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宜人,自古有"江南望郡"."金庐陵"的美称.提起吉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革命摇篮--井冈山,其实不仅如 ...

  • 晋阳 --- 文瀛遗迹(一)

    [四美琉璃塔]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号称具有2500年建城历史的山西省首府太原,就开始策划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将近20年了,这期间没少花钱.如果严格按照<中华人 ...

  • 【独家揭秘】| 一枝塔影认通州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和我的领导.战友一起游览了通州的燃灯佛舍利塔. 世界保留至今的古塔有数千座,中国古塔也有数百座,而矗立在京杭大运河北端通州的燃灯佛舍利塔,在中外古塔中绝无仅有.燃灯佛舍利塔,是中国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1)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共计795处) 本篇要目: ************************************* 703.良乡多宝佛塔  辽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要目: ***************************************** 721.佛真猞猁迤逻尼塔  辽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要目: **************************************** 731.金山寺舍利塔 元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 732.天宁寺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要目: ************************************ 741.蔚州古城墙 明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 742.故城寺 明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要目: ************************************** 751.宣化柏林寺 明至清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 752.卜北堡玉泉寺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要目: ********************************* 761.衡水安济桥 清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 762.凤山关帝庙 清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要目: ******************************** 771.闾原头永兴寺塔 宋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 772.张村圣庵寺塔 宋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要目: *************************************** 781.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 宋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78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10)

    本篇要目: ************************************* 791.高平嘉祥寺 金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792.尹西东岳庙 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