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阿姨,清肠茶吃了多年:一个肠癌,一个肠子黑了!
来源:老杜说健康
一个肠癌,一个肠子变黑
第一位阿姨姓胡。她告诉医生,她有多年的便秘史,基本上两三天甚至四五天才能解一次大便,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但因为她自我感觉身体也没有什么不舒服,所以也就随它去了,没有上医院来检查。只是自己买点通便养颜的保健品服用。
半年前,她感觉肚子时常隐隐作痛,排便也越来越不规律,她以为是大便太硬导致肚子痛,还是没有在意。直到上个月,她肚子痛加剧了,这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求诊。
医生为胡阿姨做了无痛肠镜检查,发现她的结肠内有一个肿块。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这个肿块是结肠腺癌。庆幸的是,发现的还不算太晚。
第二位阿姨姓陈。她说,自己便秘有十多年了,四五天才能排一次便,十分难受。十多年来,她断断续续吃了不少市面上的清肠茶、润肠茶等通便药物,都不见效。
近半年来,陈阿姨的便秘越发严重了,有时一个星期都不解一次大便,只好来医院求诊。医生为她做了检查,发现陈阿姨的肠子里居然黑如蛇皮!当医生后来把检查结果发给陈阿姨看时,她自己也吓了一跳:
“这么黑啊,这是我的肠子吗?”
长期便秘别乱服泻药
尽管目前便秘与结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不少争议。但根据临床观察,长期慢性便秘的患者,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的发生率还是要高于一般人的。
所以,建议长期便秘的患者,要及时做个肠镜检查,明确便秘的原因,排除可能存在的器质性疾病。
胡阿姨如果早几年做个肠镜,发现结肠内有息肉,也许在内镜下就可作微创处理。但现在变成了癌,就不得不做结肠切除手术,今后会不会复发和转移,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现在大家对健康体检都很重视,单位里一年一次体检也很普遍,但有些项目体检里是没有的,比如胃肠镜。
∆肠镜下,正常的肠道(左)和结肠黑变病肠道对比
防止便秘要牢记这些方面
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就是说,每100人中就有4—6个人有便秘。可能正是因为太常见,很多人不把它当回事儿,结果常常是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因难,就是便秘。便秘超过6个月则是慢性便秘。根据不同病因,便秘一般分为器质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和药物引起的便秘。
器质性便秘: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肠道疾病如结肠肿瘤、巨结肠、直肠脱垂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帕金森病等都有可能导致便秘。
功能性便秘:由结肠传输和排便功能紊乱导致的便秘。
药物引起的便秘:抗抑郁、抗癫痫药物也会引起便秘。
便秘有可能引起肛肠疾病,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影响大脑功能。长期便秘会使人体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从而出现肥胖、口臭、皮肤暗沉、长斑、毛发枯干等症状。
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如肉类、蛋类、油炸烧烤类等,胃肠道不堪重负,造成便秘。
缺乏运动。上班族长期久坐,缺少运动,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时间久了导致便秘。
长期精神紧张。加班、熬夜,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生活没有规律,久而久之导致便秘。
调整饮食结构。多喝水,成年人保证每天至少1500ml的饮水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不仅能刺激肠道蠕动,还能增加大便体积。全谷物、杂豆和薯类等粗粮是很好的膳食纤维来源;保证足够的食量。食物残渣有助于肠道蠕动,产生便意。女孩子要科学减肥,不能靠节食。
保证适量运动。运动可以增加肠道蠕动。散步、慢跑、爬山、太极拳、体操、瑜伽等都是愉悦心情、预防和改善便秘的好方法。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不要憋便。结肠活动在晨起和饭后2小时内最为活跃,是排便的好时机;专注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别带手机、报纸,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控制排便时间。将排便时间控制在2—5分钟之内。
如果以上这些方法,都不能缓解便秘症状,那就需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千万不要滥用药物!
作者:萧 山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