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古桥(41)——支边桥
虞山公园后坡上有一座单拱石拱桥。1959年,一批常熟热血青年响应号召,自愿奔赴新疆支援边疆建设,其中一百多名城区支边青年,集训时在虞山公园山脚下建造了这座桥,故命名支边桥。据张军(常熟子煜)先生考证:该桥原位于北门外桃源涧下天龙庵前,跨桃源涧,名香花桥,四根望柱上雕刻着神态各异的狮子,桥面龙门石上雕刻有“双龙戏珠”图案。
支边桥虞红亭
李笛
虞山公园山脚下有一座小型石拱桥,建国后出生的常熟人应该对它有点印象,每年春游秋游或清明祭扫烈士墓,学生们都会排队走过这座桥。建造在虞山公园后坡上的这座石拱桥是座旱桥,桥下的山涧终年断流。这座桥的历史并不久远,虽然它的构成大部分是老石料,如桥面中央的龙纹镇桥石,但是这座桥不能被称为古桥,它只是一座老桥。
这座桥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那是一段风云变幻的岁月,当时特定的历史事件有: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支援边疆、……。1959年,一批常熟热血青年响应号召,自愿奔赴新疆支援边疆建设,其中一百多名城区支边青年,集训时在虞山公园山脚下建造了一座“支边纪念亭”。有说这座桥就是同时建造的“支边桥”。桥下的一段山涧也被人工驳岸,过支边桥沿山路向上不远就是支边亭,其象征意义是,渡长江跨黄河踏上支边的征程。再后来,山上的支边亭给支边人回来砸掉了,觉醒后的怨愤难以言表,过激的行为可以理解。混乱年代,蒙蔽式的灌输宣传与艰难现实大相径庭,支边、上山下乡等一系列运动,给生于建国前后的一代人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于是,这座桥也逐渐被湮没了,文史资料中没有,虞山公园最详细的介绍中也没有。余先生说:“去档案馆翻老报纸,或许能查到它的出处。”但是,被人为遗忘的历史背后,都有难言的痛楚和苦难,我又何必让这座桥的历史重现呢。
没想到支边桥的图片和解说,引起了孙永兴和余信两位先生的兴趣,讨论焦点是支边亭到底有没有被砸掉。孙先生回复:“支边亭就在上面山坡茶室旁,是个石亭,至今可能仍在,砸是砸过的,只毁坏了匾额和石狮吧。”据虞山公园资料,支边桥上山坡只有砖木结构的忠王碑亭,和建于1960年的一座石亭即虞红亭。我认为,在即将吃不饱饭的年代,在同一处山坡上,不可能同时建造两座石亭。但余先生却说:“细节上尚缺乏坚实的依据。”那么,当年支边亭有没有被砸毁?虞红亭会不会就是支边亭呢?
为此,我和余先生都特地跑了一趟虞山公园,在后坡半山轩茶室前看到了虞红亭,还有那副豪气万丈的亭联:“旭日东升虞山分外多娇,持续跃进琴川遍出英豪”。1958年“大跃进”开始,1959年末又喊出了“持续跃进”口号,这与支边桥、支边亭的建造时间基本吻合。在那热血沸腾的火红年代,广大虞城儿女一颗红心报效祖国踊跃支边,支边亭又名虞红亭也合情合理。
苍天不负有心人,前天翻阅《常熟文史》第二十八辑时,我在《虞山公园》一文中发现了这段记载:1998年4月总投资35.8万元,对虞山公园后山南坡山林景区进行了改造,利用黄石裸露的大片天然石坡为主景,建造石亭,重建支边亭,铺设步行道554米。
既然是重建,就是说支边亭已经损坏到无法修复。综上,时间、地点、过程、主体完全吻合,现在的虞红亭就是重建的支边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