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读《东方》顾准纪念专栏致编辑部 2024-04-23 23:26:32 收到《东方》第二期,即刻读了纪念顾准专题的四篇文章。徐、刘两篇着重于学理阐释的文章固多胜解,而李、朱二文更令我感动。同龄人的反省,后来者的景仰,同样凝结着对思想和负载思想之人格的崇高礼赞。多少年来,一个吊诡的陈述摆在我们面前:中国思想家很多,什么人的思想都在被研究;中国的思想家很少,没什么人拥有独自的思想。我也曾在酒酣耳热之际口出狂言:“中国这几十年只有思想史家,没有思想家;只有哲学史家,没有哲学家!”读罢《顾准文集》,我悲欣交集──我们毕竟拥有过一位思想家!顾准以他的笔记证明,他真正在进行着富有成果的思想。套一句名诗:在没有思想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思想者。《顾准文集》的发掘,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史考古重大发现。它为我们补上了现代思想史令人羞愧的空白。当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他“以一人之力撑起了1957年以后大陆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断层”(朱学勤语)的历史结局,也许是由“文献不足徵”造成的。可能还有其他抱着同样信念,进行同样思考的人,或遗稿未发现,或根本未形诸笔墨,以致思想之流无声地汩没于时间的忘川。《顾准文集》的发现,不仅激励我们每个人应该作为思想者存在,更提醒社会应该为思想及其表达营造一个自由的空间。这一旦成为现实,我们就不难期待千百个顾准的出现。这是显而易见的。可是要实现这一点看来还任重道远。时下流行的口号是“统一思想”,而思想是纯属个体的行为,“我思故我在”,一旦“统一”就等于取消了思想。如今不但要统一,还要统一到什么什么上来,无异于人人装个Windows’95,还有什么思想可言?再套一句名诗: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命题都没有内容,一切思想都在心里,一切信念都在梦中。我相信,顾准若生活在今天将不会成为奇迹,可《顾准文集》是否还要等待二十年后的思想史考古,那就难说了。读诸文有感,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写上与同志共参。蒋寅1996.4.16 赞 (0) 相关推荐 深研儒佛之道——梅约翰教授访谈 人 物 简 介 梅约翰(John Makeham),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著名汉学家,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拉伯筹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国哲学>(Modern Ch ... 历史学家侯外庐的信条,那便是鲁迅先生所倡导的那个伟大的字—韧 "大半生来,在我追求.研究的不平坦历程中,鞭策力是共产主义拯救中国的理想,但是具体实践中,也并非时时都靠宏大口号的支持.坦白说,相当多的时候,我的信条几乎只有一个字,那便是鲁迅先生所倡导的那 ... 每日一书 || 顾准:《顾准文集》 顾准:<顾准文集> 顾准的书网上有很多,我这本<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是很早以前买的,那时敬佩他的思想,也为他的遭遇惋惜难过. 青年出版社在2002年出版了< ... 晋如曰(二十五)| 孔孟的思想是对立的? 内容来源:本文为晋如曰(ID:jinru-yue)首发,国学正典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进行授权. 主讲嘉宾:徐晋如,著名诗人.词人.古文家,<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度青年领袖.著 ... 丸山真男:《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序言 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 作者: [日] 丸山真男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 区建英 出版年: 2017-8-1 页数: 320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新史学译丛 IS ... 宁稼雨|感恩李泽厚著述对我学术思想的哺育影响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感恩李泽厚著述对我学术思想的哺育影响 宁稼雨 听到李泽厚先生逝世的消息,尽管感情上十分悲痛,难以接受.但作为细读过他很多著作的读者, ... 蒋寅|读长沙窑瓷器所题唐俗语诗录札记 <中国诗学>第五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所载周世荣辑录长沙窑瓷器所题唐诗,可以说是继敦煌文献后唐人写唐诗的又一重要发现,其价值决不低于敦煌写卷.因为这些诗作大多为浅显的口语诗,使用许 ... 《东方杂志》1934年元旦发行的第三十一卷第一号,也即三十周年纪念号上,有一栏“个人计划”,共有马寅初、顾颉刚、茅盾等72人出现。其他人均侃侃而谈,展望未来,惟有傅运森称:“不闻上帝有何计划,鄙人凡夫,更有 楼培 | "学术史上的失踪者"傅勤家日期:2021年03月26日 20:23:18 作者:楼培葛兆光教授在<中国(大陆)宗教史研究的百年回顾>一文中将20世纪上半叶的宗 ... 蒋寅|谤声易弭怨难除——说陈恭尹《读秦纪》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广东顺德(今属佛山)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以布衣终其身.诗文兼工,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为&quo ... 蒋寅|学术史·思想史·批评史——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读后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是张伯伟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于1989年,其中有关"推源溯流"和意象批评的论述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写成,从大学论文到博士 ... 蒋寅|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读龚自珍《咏史》 咏史 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 ... 蒋寅|新见王渔洋暮年事迹重要史料——读王士骊《幔亭公漫录》札记 2011年2月,我在山东图书馆查阅资料,翻卡片看到一种王士骊撰<幔亭公漫录>.王士骊是王渔洋亲族中感情最亲密的从弟,此书印象中未见人提到过,急忙调出阅览.原来是一册巾箱本大小的青丝栏钞本 ... 蒋寅|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读赵执信《甿入城行》 赵执信(1662-1774) 字伸符,号秋谷,山东益都(今山东淄博)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授翰林修编.康熙二十八年(1689)因在佟皇后国丧期间观<长生殿>,以"国恤张 ... 蒋寅|继往开来的学术总结 ——陶敏、李一飞著《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读后 陈寅恪先生曾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 ... 蒋寅|文献整理与唐代文学的学科建设── 读《唐才子传校笺·补正》札记 八十年代以来,唐代文学可以说是古典文学研究中一个成就卓著的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之所以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与一批学术带头人始终致力于学科的基本建设,具体说就是努力从事基本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是分不开的.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