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学:中庸和谐经世致用一、
解读国学:中庸和谐 经世致用(图)
南华工商学院易江教授是我国第一位行动理论专家、行为经济学专家。
撰文南华工商学院易江教授
什么是国学?国学是相对于西学、新学而言。上个世纪,我们从西方引进的一些学问叫西学,新文化运动又有一些新的学问从国外引进称之为新学。相对于西学和新学,中国的学问称之为国学。我所理解的国学概括为:一核心,两功能,三层次,四相态,五要端。
国学核心
崇尚中庸 讲究实用 注重和谐
国学的核心是表现为一种思维模式。即“中、用、和”。“中”是价值取向,“用”是行为规范,“和”是思想境界。
(一)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天下之本来自于中。“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致中和”,一个国家能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各安其位,万物就能够生育发展。国学思维模式,最重要是“中”。从“中”可以引申出“不偏不倚”、“公道”。“正”又引申到“直”。孔子说“以怨报怨,不对;以德报怨,也不对”,应该“以直报怨”。实际上这逻辑线索是从“中”走过来的。
(二)用:中国崇尚“中庸”。庸,很多时候是用的意思。经世致用,学什么东西,都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用,构成了中国核心的思维模式。
(三)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仁”,是指两个人之间的和谐,推及更高。此外还有:人与内心的和谐、人与约束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国学功能
1
价值传承
中国对“中、用、和”的思想传承是“晓以名与利”。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非常讲究一个人的价值传承,别人记住你靠的是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中国人让孩子读书、赶考……以光宗耀祖来实现价值传承。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就是利。
1.用教化传承。教化分三种。第一求仕。通过科举传承。如考公务员。第二,求修为。价值传承是人,人和动物不一样,人是有道德修养的,人要求修养,求为人的一些行为,求修为。修为包括哪些东西?包括弟子规、增广献文、菜谭根、六艺。
2.术用,价值的传递是靠术用传递。有一些私塾教人考状元,有一些地方教武术、医术、匠术(木匠、铁匠)、艺术(绘画、唱歌等)、乐术(即器乐)。
3.体验,比如说墨家、兵家。为什么曾国藩搞团练成功,有赖于兵家的思想,团练就是老百姓体验兵家的教导、体验保卫家乡的感觉。而乡规,民约、家规,就是把自己这一家人过去的一些经验教训,用体验来传承,大家身体力行。
4.外王,即治理能力。“王”就是管理的意思。中国以前的王,上面是天,中间是人,底下是地,把天、人、地结合起来,把它拢在一起,是治理能力。
道,孔子《论语》中写的“道千乘之国”,道即治理,治理一个国家,需要“敬事而信”,自己一定要专心致志把事做好,人家才会相信你。不少人在网站上说,自己很委屈,不受重用。笔者以为,你发点牢骚没关系,但首先,你自己要把工作搞好,你考试成绩是否及格,会计的规则是否清楚。你说你是管大事的。但孔子说,要外王先要敬事,把自己的事做好。现在总经理总是关心副总经理干什么事,副总经理总是关心中层干部干什么事,中层干部总是关心员工干什么事,员工只好关心国家大事。其次“节用而爱人,而后使民以时”,使人民有休息时间、工作时间。孔子还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这就讲了两种方法,第一种用政、刑,老百姓会怕,但是他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不对,不知其所以然。如果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又知道不对,而且自己会规范自己。中国的外王,治理能力也就是在“用”上起作用。
国学功能
2
文化浸润
通过追根溯源感受到文化的底蕴。是中国国学的第二个功能。我们说通其源流,明古今之变而知所以然。追根溯源,通其源流,你才会明白。“吾从周”,周朝,氏族社会做得比较好。我们经常讲“古人云、圣人言、老人言”,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都是文化浸润,耳濡目染。所以这些都是追根溯源,找到一些源头。
1.内省。
孔子说“ 行为发乎人性,不靠外力”,孔子的观点是我们很多东西都是发自内在的东西,追根溯源。“三年之丧”,父母亲死了,小孩要守丧三年,即使当官的也要回来。然后大家就说守丧三天太浪费了,能不能不搞?孔子说不行,为什么呢?三年之丧的原因是什么?“因子生三年然后免于三年之怀”,小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够脱离母亲的怀抱,母亲一把屎一把尿给你养了三年,你还不报恩,三年时间不报恩,你对得起父母亲吗?所以这就是发乎人性,并不是说一定要这样做,而是说你不这样做,自己觉得难受。后来我们又研究过,三年之丧,是二十五个月,两年零一个月,这个时间正好和现在的母亲生小孩后发出来的本体荷尔蒙时间一致,也是二十五个月。就是母亲生小孩后,会有本体荷尔蒙,这就是亲情荷尔蒙,离开小孩半天,心里就会难受,心都不会归位,这就是因为她的本体荷尔蒙起作用。正好二十五个月后,两年零一个月,所以中国古代守丧三年也是二十五个月。可见孔子是发乎人性的经验总结。
朱熹理学及王阳明心学都是属于内心的。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心学主要是讲良知,每个人都有一个良心。有一次他的乡里有人抓到一个小偷,天不怕地不怕,偷了一个老人的东西。有人说你这个家伙偷东西没有良心,老人的东西也偷。那个小偷说,什么叫良心,良心是什么?拿给我看看。王阳明过去说,什么叫良心,我告诉你。你把衣服脱掉,把裤子脱掉。小偷就把衣服、外裤脱掉了,穿了一个短裤。最后王阳明说,把短裤脱掉。小偷说,这可不行。那为什么不行?这就是你的良知在起作用,短裤你不敢脱,证明这就是你最后的隐私。这就是内省的办法。
2.感悟。
文化传承中国很多是靠感悟,像成语、诗歌都是感悟。这些感悟首先来自于诗经,它在感悟中国周朝及以前的文化。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一种感悟。
如对联就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传承,我们看到北京很多胡同里,经常有这样的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有一家,父亲春节前去世了,他写了一副对联,表现了哀伤,又表现了哀又怒“年在严不在,春回椿不回”,年来了但是“严”(严父)不在了,春天已经回了,“椿”(父为椿,母为楦)没有回。有一种悼念之心,写得相当好。这就是民间闪光。中国这样的一种感悟,跟西方国家不一样,它由实而境,进而由境而美。
由实而境:
取境,雨中山果落,灯下草丛鸣。
造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源境,情多而不暗,才瞻而不疏。
由境而美:
探美,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审美,踏花归来马蹄香,虫声新透绿窗纱。野渡无人舟自横。
追美,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