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出轨、离婚背后,外嫁新娘是爱情的“出口”吗?|专访导演李京霖

《外嫁新娘》

“贞女不嫁二夫”,汉代才女班昭在她的《女诫》一书中这样写道。在她看来,下堂求去(女子再婚),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悖理行为。然而,这样的口号在当时的汉代却不被认同,人们对恋爱、婚姻持自由和开放态度,妇女离婚、寡妇再婚颇为流行。

但是,十几个世纪后,中国离婚妇女仍然面临着社会接受和再婚的艰难困苦。她们中的很多人说,“我在国内真的是努力了,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好好爱我、对我孩子视若己出的男人,那我就向国外求助”。于是她们的目光投向大洋彼岸,在那里,感情需求似乎更容易得到满足,获得更好生活的机会也似乎更高。

《外嫁新娘》这部纪录片,带我们聚焦“外嫁女”这一群体。不同于以往认知的高知女性,她们大多人到中年,却选择背井离乡前往一片未知的国土。

这是一个跨大陆的故事,桥接东西方,讲述了四名离婚的中国女性试图在美国寻找丈夫。虽然她们以前从未去过美国,但她们尽力克服文化障碍,渴望开始新的生活。

故事开始于波士顿。Jany,通过Match.com为她的“客户”——那些在中国离婚或丧偶的妇女寻找美国爱人。对她来说,这项工作是私人的、神圣的,也是对朋友的一种救赎。

“我在交友网站上收到了将近一万封邮件,见了两百多个人。我是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我有着自己的一套小测试,很严格的,这种小测试帮助我看清这些人,全部合格了才能入我的法眼。” Jany在两个国家,结婚四次,这给她带来了超乎大多中国女性认知的婚姻感悟。

导演李京霖跟随Jany,记录了离婚女性在寻求美国伴侣关系时所面对的希望、失望、沟通时的文化障碍。这样一个沉默,担心流言和污名,可以为了孩子牺牲,同时仍渴望被爱的群体,在李京霖看来,复杂又令人着迷。

相恋,嫁娶,礼成,生子……似乎是一个完整人生该有的样子,她们也曾经义无反顾,满心欢喜地在婚姻中寻找爱和未来。却未曾想过,“离婚”二字如影随形,成为她们和孩子继续生活、寻找新出口的枷锁。她们的唯一诉求,是找一个可以爱她们,也可以像亲生父亲一样爱她们孩子的人。

故事结尾,和Jany预想全然不同的结局,这段努力和尝试终究给予她们或多或少的慰藉。

凹凸镜专访了《外嫁新娘》导演李京霖,听她讲述影片背后的故事。

以下是采访实录:

外嫁新娘,是爱情的“出口”吗?|专访导演李京霖

采访撰文:李雨函 沙丘

编辑:张劳动

在国内努力了,但找不到一个爱我的男人

凹凸镜DOC:作为你的毕业作品,当时怎么想到要拍摄这样一群人?

李京霖:2016年我上一个纪录片课,期末作品拍摄的是华人参政。那个时候有一些华人开始参与到政治当中去,开始呼吁大家去投票,因为你不投票就没有话语权。你会发现,你不投票的话已经影响到了你孩子的升学。我从中找到第一个拍摄对象,后来通过她认识了《外嫁新娘》里面的Jany,跟拍摄Jany的过程当中,她跟我说起她是怎么到美国来的,我就发现她有这么一段经历,发现这群之前完全不知道的人。

凹凸镜DOC:此前我们只对越南新娘比较有概念,其她嫁到国外的都属于高知女性,但《外嫁新娘》里呈现的是为了小孩或为了家庭,想要去外面的一群女性,你当时为拍摄做了哪些调研?

李京霖:其实在知道Jany这件事之后,我在网上做了一些调查,发现那个时候评价这一群人的非常少,而且大部分都是负面看法,觉得这些人崇洋媚外,不愿意在国内受苦,要去国外过荣华富贵的生活。

但是,我通过接触Jany,还有通过Jany接触到一些其他的已经嫁给美国人的女性,发现她们不全是这样的人。通过了解她们的故事,就发现她们有自己的诉求:我在国内真的是努力了,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好好爱我的男人,那我就向国外求助。而且在国内之前的婚姻,包括离了婚之后,整个社会对她们的一些看法,让她们没有办法,也十分想得到男性的关怀,以及她们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还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凹凸镜DOC:Jany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件事的?

李京霖:她最早是因为教英语接触到了这么一群人,开了一个培训班,不光教英语,也教一些美国习俗之类的。其实不是给外嫁女当中介,是类似于像帮她们翻译,或者教她们怎么样去跟美国人相处。她说其实就是介绍她身边不错的朋友。因为她在美国之前是做医疗翻译的,考了资格证,现在退了休,在做一点自己小生意之类,她不把这个当做生活来源。

凹凸镜DOC:那你知道有没有成型的这种经纪公司?

李京霖:我做调查的时候发现广州有一家,你从网站上可以搜到什么中国新娘,外国老公这种。她们不只是嫁到美国,还有其她国家。

我们后来去南宁一个英语角,然后发现很多老外长期在南宁,找了南宁的老婆。那个地方,他们说气候很好、很宜居,生活的成本也不是很高。很多人可能在美国退了休也就一两千美金的生活费,在美国可能过不了很好,但是把那一两千换成人民币在中国,他们在南宁那个地方就能活得很好。

她们其实是自己可以独立的女性

凹凸镜DOC:《外嫁新娘》中这三个女性都是结过婚的,年龄比较大,因为照顾不了自己,也照顾不了小孩,然后才想着嫁到美国。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李京霖:首先我不觉得她们是照顾不了自己。因为像丽华她自己有一份收入。虽然离了婚,其实生活过得非常好。她是一个非常有计划的女性,家里收拾得非常干净,生活很有趣,她自己完全可以让自己过得非常好,只不过她觉得想找一个人来陪她。

她离了婚没有告诉其他人,但是她所在的小城市还是风言风语的,这些风言风语让她没有办法坦然进行第二段婚姻。她妹妹和妹夫都是中国人,因为定居在美国,他们了解到可以嫁到美国去,所以才这么去办。

小洁她自己本身家境就非常好,她自己也在做一点自己的小生意,完全可以支持自己。只有波波可能家里比较困难一些,但其实她有两套房,她其中一套房在南宁地段很好的地方。其实这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她们不是完全就活不下去了,一定要找一个男人去依附,她们其实是自己可以独立的女性,但是她们还想这样去做。

凹凸镜DOC:她们对国内这种婚姻或爱情失望了吗?或者对国内男性失望了吗?

李京霖:波波会这么想,片子里面也会谈,她也会直言不讳地这么说。但是其他两位其实没有,只不过她们想去尝试。

小洁尝试找过中国的男朋友,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因为她长得很漂亮,但只能找个非常年老或者找的人没有办法对两个女儿非常好。实在没有办法了,觉得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需要有一个父亲角色,所以才去找外国男性。

丽华她离婚都不敢跟朋友讲,但她有这样一个情感的需求,她所在的城市没有办法满足她。

我更理解为是她们的一个选择,一个情感上的需求。

我比较着迷她们的复杂性

凹凸镜DOC:跟她们共处这么久,作为一个女性应该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拍摄中,有没有特别感动的瞬间或者场景?

李京霖:其实挺多的。有一天晚上小洁在跟我聊天的时候,她孩子在床上已经睡着了,有可能是听到了我们在说什么,孩子就在床上喊爸爸。我之前是没有特别能感觉到,这么大的孩子,可能还不懂事,父亲对她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拍波波的事情,她的丈夫还没有去世,她就开始找下一任老公了。她当时跟我说自己现在想找另外一半的时,她15岁的儿子就在她旁边。我就想孩子当时该是个什么感受,这边人还没去世,母亲就要再找下一任老公了,感觉挺残忍的。我再去拍的时候她丈夫去世了,我就问波波要不要回避一下你儿子,因为怕爸爸刚去世他心情不太好,她说没事,我儿子都知道。

其实,我觉得她们几个人,让我比较着迷的一点是她们很复杂。没有办法去说任何一个人是完全的好或者是完全的不好。

哪怕是波波,即便她自己想要出国,想缓解一下压力,想少奋斗这,但她也有对孩子的爱。

凹凸镜DOC:这个片子作为你的处女作又是毕业作品,拍的时候最大难度是什么?

李京霖:因为拍摄地方太多了,又横跨两个国家,尤其是自己大部分时间在美国,所以国内有些发生的事情,没有办法第一时间捕捉到。

另外,对待不同的观众,你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理解自己的片子,我在班上放我研一纪录片课的作业时,亚洲的同学都看懂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同学全都没看懂。那个时候我是第一次真正地感觉到了文化差异,以及目标受众的一个区别。

现在需要有更多、更集中的方式为女性发声

凹凸镜DOC:我在影片里看到女性的年龄焦虑、对离异或丧偶女性的刻板印象、亲密关系、教育观、中美对性的态度差异等很多议题,你最想探讨的是哪一个?

李京霖:其实这些我都想到了,我把这些展现出来,让大家去议论,我不想回避当中的任何一个。女性面对这么一个复杂的社会,我就把这个复杂性摆在观众面前,包括年龄问题、重男轻女问题,人们面对的就是这样复杂的问题,而不是面对其中一个。

凹凸镜DOC:在国人语境中,女性嫁给外国人的争议肯定比男性娶外国人要大,你怎么看待这种性别差异?

李京霖:一方面我觉得这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现在一点点变好。比如说在我小时候离婚可能是一件不能说的事,或者一味把责任全推给女性,现在肯定也有,但是至少整个的环境或舆论会轻松很多。

我在刚拍这部片子的时候,包括我妈,包括我一些认识的人,她们都跟我说家丑不可外扬,不要把中国的这些不好方面给外国看。她们自己作为一个女性,都觉得这件事情是不好的。我觉得这就是问题本身。女性在自己受到这些歧视、压迫,她们自己其实似乎认定了这件事情,同意这件事情,然后她们再去传递给其她的人。

我不是很同意她们的这种想法,比如大家可以从影片中看到这些女性的一种反抗精神,但是她们可能并不是平时网络上接触到了这些反抗的理论,然后再去运用到我的现实当中。她们自己在生活当中是没有这些理论作为支撑的,她们是在生活当中一点一点发出来的,社会推着她们去做这些反抗。

凹凸镜DOC:拍完这部片子,你对婚姻、女性、或者情感是不是有不一样的理解了?

李京霖: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跟我妈说为什么这个世界上男性就要让着女性,就要护着女性,女性为什么不能护着男性?我非常小的时候就有这种想法。所以,我妈会觉得我太独立了或者太强势了,男性会受不了,上一辈的人都会有这种意识。

为什么当女性做到社会很高的位置的时候,男性会伤自尊。如果男性伤自尊了,在她们看来,就好像男性就不愿意娶你了或怎么样。等到再大一点,比如家里也会催婚,说有一种女性的价值要由男性来体现,你一定要嫁一个好老公才能怎么样。我一直没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可能拍完这个片子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

其实不用太去管别人怎么样,你只要清楚自己想要的幸福是什么样,再耐心地去跟你的家人说你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他们会理解你的。可能一开始不理解你,但是对于人来说自己的幸福最重要的。

凹凸镜DOC:你怎么看待女性电影,创作中会强调女性视角吗?

李京霖:我挺开心之前入围了台湾国际女性影展。我觉得现在需要有更多的、更集中的方式去为女性发声,尤其是这些经过思考的、比较成熟的作品。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包括说话的方式,都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男性视角,像之前讨论的性侵,有人分析一个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其实也都体现了习惯性上的男性视角。

我觉得大家提供这样一种女性视角,对我来说可能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一个新事物本身,而是学习到另外的一种思考的方式。

[1]刘厚琴.儒学与汉代婚姻制度[J].孔子研究,1996(02):25-30.
[2]谷景志.从刘兰芝再嫁看汉代的婚姻法律制度[J].兰台世界,2014(06):25-26.

关于导演:

李京霖,2019 年研究生毕业于美国 Emerson College 电影与媒体艺术专业,主要致力于 社会纪录片的创作,对人文、社会议题有着敏锐的视角。希望通过讲述个人、群体与社会 的联结与故事,能够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外嫁新娘》是她的第一部记录长片。

关于影片:

导演: 李京霖
主演: Jany Murphy / Jessica / Bobo / Lihua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中国大陆
语言: 英语 /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0-10-01(美国)
又名: Export My Love

在中国,离婚或是丧偶的女性并不容易找到下一段幸福,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的女性,这一过程更是难上加难。这些女性依然渴望爱情,她们希望得到陪伴,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父爱的沐浴下长大。随着中国的开放,她们开始有机会接触异国男性。《外嫁新娘》聚焦“外嫁女”群体,跟随她们的外嫁之路,讲述她们人到中年背井离乡开启新生活的选择与勇气。

凹凸镜DOC已经入驻爱发电APP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