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泳霞:品视觉盛宴,悟数学教学
周开教研之窗
2021年第53期
(总第533期)
品视觉盛宴,悟数学教学
开发区黄泛区南坡小学 南泳霞
2021年5月21日至23日,我参加了第十二届基于学生立场高阶导向的核心素养教与学暨名师课堂引领培训研讨会,这是一场强大的视觉盛宴,我满怀期望而去,满载收获而归。这次研讨会理念新、阵容大,吴正宪、刘松、俞正强、黄爱华、徐斌、张齐华、牛献礼……真是全国专家名师云集,课堂精彩纷呈,他们以一节节真实的课堂教学为载体,解读了高屋建瓴的小学数学教学理论,深入浅出,引发思考,给我们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打开一扇窗、指出一条路……让我们更新了理念,找到了基于学生立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路、方法。
授课的专家名师们让我认识了什么是“深度学习”,他们对小学数学课程研究深入,在课堂教学的背后,抓住了知识的“根”和“魂”,挖掘出知识的本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我眼里的深度学习就是把知识讲得透彻些,甚至结合知识点,找出联系,加以拓展,比如“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我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两边之差和第三边有什么关系,然后举例让学生发现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此我归纳板书: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从牛献礼老师的《打电话》这节课中,我对深度学习有了新的认识,认识了深度学习之“深”并不在程度的“深”“浅”,而在性质的“深”“浅”;是教师引领下引导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主动参与、深度思考,运用高阶思维(分析、评价、创新)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能够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才能够将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之中;深度学习主张“知识点”走向“知识结构”,因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不是通过零散的知识点表达,而是蕴含在结构化、关联性的知识体系之中,应该让学生在森林里认识树木,而不是就树木认识树木。相比之下我还是突出了教,而忽略学生的思维主体,是我牵着鼻子让学生向前走,而不是学生的“我要向前走”,算不上深度学习。
从吴正宪、俞正强、牛献礼、张齐华……的课例中我懂得该如何上好概念课,这些大师专家,用一些简单的图片、教具、一支粉笔,照样把一节节课演绎的活灵活现、所有的教学艺术、教学智慧、教学创新,无不冲击我的大脑,让我们老师、学生苦恼的周长、面积在俞正强和吴正宪的演绎中,竟是如此的生动、直观而又充满趣味,俞老师的“面”撕不下来,因物体而存在,从桌面、作业本的封面、到黑板面、床面、再到脸面,俞老师用诙谐有趣的语言娓娓道来:《面积的认识》这节课用三句话:“面是什么?怎么得到?得到有什么用?”来概述了这节课的总体结构,他告诉我们“面积”是种子课,是“本”是“源”,是一节课最重要的地方,我们要花大力气,应孩子给充分的时间慢慢去认识,一点一点、不断重复的方法敲出来、扣问出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他指出“创新”往往就是从这里产生的,也是造就学霸的地方。
吴老师的《认识周长》,更是别开生面,耐人寻味,她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不避讳“面”的干扰,顺着学生的思维先看到长方形卡纸的“面”,进而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卡纸的“周”,随即用绳子把长方形卡纸围一周取下来,画在黑板上,就是长方形卡纸的一周,然后去测量绳子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此时让孩子看到活生生的“周”剥出来,让看不见的、弱势的几何要素跳出来,让学生触手可及。感悟“面是面、周是周、周长是周长。”根据前面周长的认识,吴老师问孩子:“面的大小叫什么?”学生异口同声:“面的大小叫面大。”基于儿童的立场,顺应儿童的思维。我被这两位老师精彩的设计强烈震撼,如此引领学生走近概念、触摸概念、感悟概念、到最后的理解,一路磕磕碰碰,从不会说到说一点再到精确的表达,我的眼睛湿润了、为孩子的进步而感动、为老师强有力的引领而感动,我们台下的老师也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两位大师的课例给小学数学概念课指明了方向,也让我对概念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张齐华老师对《圆的认识》的教学,让我眼前一亮,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最后的解决问题,完全放给学生,让组内共学,最后针对“为什么圆规画出的圆是标准的圆?”“画好的圆的圆心位置怎么定?”和“如果没有圆规,我们该如何画圆?”三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张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互相对话、补充、交流,有关圆的核心知识逐渐浮出水面,最后两个问题更是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为学生的精彩表现点赞、更为张老师教学的神来之笔点赞!这样的教学充分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像徐斌老师诠释的那样:比知识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重要的是思想,比思想重要的是精神。我想,如此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即便这节课不做当堂检测,也足以是一节好课。吴正宪老师说:“一节好课一定是简单、朴实、深刻、丰富、真诚的。”吴老师特意说明这里的丰富不是练习的题目多,更不是PPT多,而是学生思维的丰盈……这些专家名师的课堂给我们展现的正是如此,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此刻在我心里悄悄扎根,假以时日,定会生根发芽……
从黄爱华老师的课例中,我看到了复习课的样态:黄老师以四个问题为主线:
1.生活中的“高度”和数学上的“高”是一回事吗?
2.生活中的打桩的“稳定”与数学上的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一回事吗?
3.为什么只有三边形可以叫三角形?四边形却不能?
4.数学上为什么要把两个数相除叫两个数的比呢?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问题,甚觉得自己知识的浅薄,我都不知道该如何解答,哪会引导学生有如此深度的思考呢?我一下子对这节课来了兴趣,好填补这些知识的空白,在黄老师的聊天式的课堂中,这些知识随着孩子们的交流、对话、辨析,不只是解决了孩子们心中困惑,也解决了我心中的困惑,深刻告诉我们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课的最后,提出1.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是一回事吗?请举例说明理由。2.你一定还记得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得数后面的“倍”字不写,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吗?请你写出你的主要观点。我想黄老师的这些问题定会像刚才的问题一样引起孩子火热的思考,把学习延伸的课外……
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教就应该像徐斌老师诠释的那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无痕教育,要我们做一名“暖师”,温暖学生,也温暖自己。当今互联网的时代,决不能低估学生的想法,我们老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权者,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找到学生知识的痛点,就是孩子的痛点,也是我们的痛点。像俞正强老师说的,教的出发点是为孩子的痛点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