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129号作品】贾海:散落的“土”文化

散落的“土”文化

贾  海

今天是当场天。家乡小镇也是我工作的地方,那里有赶集的习惯,叫当场或叫赶场。上午没课,教案已备,作业已改,我无所事事。还是去赶场吧。

我一个人,顶着春日,在镇上随着人流闲逛。镇上人山人海,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卖肉的,有卖水果的,有卖衣服的……小镇沉浸在火一般的氛围中,很热闹。在肉市场的旯旯处,一阵“卖沙包哟!卖沙包哟——”的叫卖声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个摆地摊的老妇人。她卖的东西不多,但有一种用布缝制的小沙包,看上去很好玩。我好奇的走过去,问:“老人家,这沙包是你买来的,还是自己做的啊?”老妇人边卖自己的沙包,边热情的对我说:“小伙子,你喜欢这沙包吗?这是我自己晚上缝制的。哎呀,儿女都出去打工了,一个人在家里闲着没事,缝制这小玩意儿,也好卖个稀饭钱!”大约过了半个小时,除了我之外,再也没有人来过问,更不用说买了。冲着老妇人的热情,我大大方方的买两个沙包。小的一元钱一个,大的两元钱一个。我想,读初中的女儿恐怕会喜欢的,恰好她生日就要到了,我可以把小沙包作为女儿的生日礼物。

在我们农村,制作这些小玩意儿,是老人或妇女的一种爱好,也是一种文化。每逢农闲,或晚上,人们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用手不停地制作这些小玩意儿。手工鞋垫、小袜子、毛衣、小手套等出自老人或妇女之手,这些看上去有点“土”的小物件,作为农村“土”文化的载体,一直在民间代代相传。

小沙包使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段艰苦的岁月。那些年,冬天特别冷,总爱下大雪。市场上卖的鞋、袜子、毛衣等很少,而且买不起。我们穿的毛衣、袜子、手套都是三姨给我们手工做的。不仅穿着合适,而且挺舒服。每年,远在里坝农村的三姨,都要给我们三姊妹送毛衣、袜子、鞋等,分文未取。如今,三姨年事已高,眼睛花了,再也没法做鞋子、袜子、毛衣和手套了。我们都很敬重三姨。三姨把手工缝制小玩意儿的技艺传给了表嫂,也算后继有人了。表嫂开了个店,自己做衣服、做鞋等,生意还不错。

最难忘的是,邻居家的表兄有做鞋、做毛衣、做手套的手艺,虽然他是男儿身,但做起这些玩意儿来,决不亚于妇女。而且他做的这些小玩意儿挺畅销,每逢当场天都要卖出许多,因而,表兄家很富裕。做这些小玩意儿,我们都很羡慕,发誓长大后也要像表兄那样,自食其力挣钱。那个年代,人们离不开这些小物件啊!

看着老妇人的小沙包,再看看老妇人的地摊无人问津,我很怅然。如今,农村小工艺品制作已渐成规模,成为助农致富的地方特色产业。甚至,有些农村手工艺品已经走出国门,在国外消费者的赞叹声中,把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但是,也有很多农村,“土”文化的载体已经或正走向消失。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绝活儿后继乏人,地方政府保护不力,看不到“土”文化的魅力,抢救力度不够,扶持办法不多,人们还没认识到诸如小沙包之类的小玩意儿的文化意义。可以想象,老妇人缝制的小沙包无人问津,就很自然而然的了。对于散落在农村中的“土”文化,我们是否要大力挖掘?是否要让它们更好的“活”下去,走出去?这是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

“土”文化的保护需要政府有保护的意识,要引导鼓励广大民众参与“土”文化的保护。特别的是,我们还要把保护“土”文化纳入新农村建设中,使之同步协调发展。守住并发扬“土”文化,才能保护我们可贵的文化根基,才能繁荣农村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回不去的乡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