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本质是看脸?丨生活中四个实用有趣的心理学tips
文:十四 太平洋海岸公路 怀小驴 小王紫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原文标题:人类的本质是看脸?骗人还不愿承认?你是不是也对这些现象好奇?|生活发现官招募
今天的tips,将会帮助大家解答如下几个生活中的小困惑:
人类到底看脸到了什么地步?
TA对我这么好,会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铁证如山,为什么人们还会否认自己做错的事?
喜欢说谎又是出于什么目的?
同时,如果你也有什么想和学堂君讨论的话题,欢迎文末或是后台留言~
人类到底看脸到了什么地步?
//人是看脸的,但......第一印象也不是绝对的!
“这个世界对长得好看的人就是异常宽容。”
“面善”的人似乎更容易交到朋友,而花臂大胳膊肘的兄弟则好像让人小心翼翼不敢接近
第一印象又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和交友呢?
康奈尔大学的Xi Shen及其团队通过研究给出了答案:人的确看脸,但第一印象可以被之后的表现改变。
研究中,参与者的任务是依靠面孔及行为来评价对象的“靠谱程度”,这些面孔事先被评估分成中立的和不值得信任的两组——果然发现参与者认为“不值得信任”的面孔更不靠谱。
那好看的人就可以无法无天了吗?
别慌,研究者又给参与者分别展示了这两组面孔的人表现出的行为——既能靠脸,也能靠日常表现去判断TA是不是靠谱,值不值得信任。发现之后的行为表现让参与者对面孔的第一印象发生了变化。例如,好看的人表现出不道德行为之后,参与者给TA的打分降低了(反之亦然)。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第一印象确实能影响人们对他人的信任程度,但是如果之后TA表现出的行为与面孔对立且足够强烈,完全可以将第一印象逆转。所以,不用太纠结自己或者别人的长相啦,我们既要学会透过现象(脸)看本质(行为表现),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你做了什么比你长得什么样更有说服力哦。
Shen, X., Mann, T. C., & Ferguson, M. J. (2020). Beware a dishonest face?: Updating face-based implicit impressions using diagnostic behavioral inform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86, 103888.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103118308503
TA对我这么好,会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善良?利益?不,更可能是道德
每个人应该都经历过帮助他人,或者被他人帮助的时刻。小到替他人拾起散落的书页,帮助老奶奶过马路,大到为了救助落水儿童而弃自己的生命不顾,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那我们,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才会去选择帮助他人,展现自己的亲社会性呢?
对此,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用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亲社会助人行为是基于互惠原则:人嘛,总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今天我帮人,下次我遇到困难人家就会帮我啦;有的学者认为亲社会助人行为纯粹出于好心:他们做好事不留名,不期望有得到回报;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帮助他人是为了维护自己心中的正义:减小不平等的差异,或者增大总体的利益。
面对众说纷纭的现状,密德萨斯大学的Valerio Capraro则提出了另一个新想法,人们展现亲社会性并不是为了追求平等或利益最大化,而是内心的道德感催生了人们的亲社会行为。
通过贴标签的方式,研究者验证的自己的观点。
在实验中,参与者作为老大有两种分配资源的方案,方案A可以使得每个人获得的资源大体相当,但是总量较少,大家穷的平等;方案B可以提升资源的总量,但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收益差距却较大,每个人富得不平等。
乍一看,两个方案各有优劣,在第一种情景下,研究者告知参与者大多数人认为A方案因为更公平也更道德正确,在第二种情景下,研究者告诉参与者大多数人认为方案B促进了资源的增加所以也更道德正确。在得知哪一种做法更加nice之后,参与者再做出自己的选择。
结果发现参与者在做选择的过程中,只有那些“被认为更道德”的说法指引了参与者作出决定——在第一种情景下,参与者一窝蜂地选择了方案A,而在第二种情景下,大多数参与者则选择了方案B。而且在不同情景下做出主流选择方案的参与者在后续的实验中也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只是给两种相近的方案打上了不同的标签,就使得参与者的偏好发生了改变,这一结果的出现彻使得人们以往对亲社会行为的认知——亲社会行为的目的并不是公平或是收益,只是因为他们单纯的认为这个决定更道德。
所以日后若在生活中碰到了让你左右为难的到的决策,尽管按照自己眼中的道德去做吧,亲社会行为没有“好”和“更好”的区分,只有“做”和“不做”的差别,因为无论选择哪种善行,都是善心的表现呀~
Capraro, V., & Rand, D. G. (2018). Do the right thing: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preferences for moral behavior, rather than equity or efficiency per se, drive human prosociality. Forthcoming in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铁证如山,
为什么人们还会否认自己做错的事?
//我不要面子哒!不能旁敲侧击告诉我吗?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歧视,外貌、性别、学历、学科···
很多时候,它只是不为人所知的想法,但如果告诉你,有科学的数据可以反映你是否出现了歧视的念头,你会在客观事实面前坦白吗。
研究证明:你更可能不会承认,即使你真的有「歧视」。
实验是这么做的:
一开始,参与者需要看照片猜年龄,照片上是一些罪犯,有白人有黑人。
完成此任务后,参与者们被告知:有些人在看到黑人罪犯时,会有更强烈的威胁感,这个实验希望找到这些人,从而更好地理解种族间关系。
这段话的目的是引起参与者的反思,但在说完这段话后,证据组的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已经被记录下了皮肤电数据,可以反映他们客观上感知到的威胁。
另一组对照组没有被告知任何事情,两组参与者在完成上述流程后均进行了 10 分钟的无关任务,最后进行了威胁感的主观测试。
结果发现,证据组的,比无关组的参与者,整体上更容易否认自己在看到黑人照片时产生了威胁感。有了证据就会让人承认自己的念头?事实恰好相反,人们在面对证据时会有做出否认、防御自我的倾向。
所以,当我们发现别人有一些歧视倾向,与其当时直接指出、听他否认,不如旁敲侧击,给他一些反省的时间,让他自己承认吧~
Burum, B. A., Gilbert, D. T., & Wilson, T. D. (2016). Caught red-minded: Evidence-induced denial of mental transgress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5(7), 844.
喜欢说谎又是出于什么目的?
//心理学家可能读不了心了......
小时候看过《木偶奇遇记》的人一定知道,里面的主人公匹诺曹撒谎的时候鼻子会变长。那么,什么叫做撒谎呢?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将撒谎、欺骗、不诚实三者等同,认为故意陈述错误的事实就是撒谎。不过,近期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则发现:不诚实行为可以被视为更上位的概念,能进一步划分为欺骗、撒谎和激进的不诚实。
研究者们分别邀请参与者到实验室或者在网上玩抛硬币的游戏,只能抛一次,如果正面朝上,可以获得5美元,但如果反面朝上,只能获得1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参与者自己有权利告知研究者游戏结果,并且研究者依据参与者报告发放费用。但是,参与者们并不知道,即便研究者们不清楚游戏的真实结果,但游戏后台还是会有相应记录。
研究发现,参与者报告正面朝上的概率远高于随机水平50%,也就是说部分参与者并不诚实,而这种不诚实行为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欺骗者(cheating nonliars):ta们违背规则多次抛硬币,直到正面向上才向研究者汇报
撒谎者(liars):ta们只抛了一次硬币,反面向上,但是却向研究者汇报正面向上
激进的不诚实者(radically dishonest):ta们根本没抛硬币,直接向研究者汇报正面向上
为何存在欺骗者?为了更多的金钱而报告一个不真实的结果很容易被上升到道德层面,而多次抛硬币最多被当成游戏中的“老赖”,两害相权取其轻,同时,最终自己抛出正面会给人“我还是很厉害”的错觉,也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为何存在激进的不诚实者?事先预料到自己可能抛出反面,要靠撒谎才能获得5美元,不如最初就不抛。
为何存在撒谎者?这个问题,请撒谎者自己来回答!
了解了这几种不诚实的类型,小编想追问一句,你觉得其中哪种最不可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