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六)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
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芳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沉冥道为群。
东海泛碧水,西关乘紫云。
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注:
“抱玉”四句:《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直木”句:《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沉冥:泯然无迹,意为不仕。
“西关”句:《高士传》:“老子……为周柱下史,后周德衰,乃乘青牛东去,入大秦,过西关。”
柱史:指老子。
解读: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春天,五十三岁的李白第三次赶赴长安,意欲向朝廷献纳济时之策,以期戢祸乱于未发,然而此时的唐玄宗内恃高力士、外宠李林甫、杨国忠,骄纵安禄山,无异养痈遗患,诗人陈策无门,不得已离开长安,写下了这首诗。
读这首诗,我们不难感受到,李白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报国无门的沉痛,以及无可奈何的遁世避乱的苦衷。
开头四句用《韩非子.和氏篇》献璞故事,但和氏并非“徒劳三献”,“良宝”并非“终见弃”。和氏以璞首献楚厉王,王以为诳而刖其左足,再献楚武王,又刖其右足,及楚文王即位,和氏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并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遂命名和氏之壁。李白化用这一典故并进行了改造,明代郭云鹏曾引徐祯卿的话,认为“此白自伤才不遇世,思远举以全身也”。李白改造故事的目的正是为了用以作为自身怀才不遇的写照。
李白一生三入长安,初入长安,乘兴而去,败兴而返;再入长安,仰天大笑而去,低头挥泪而返;三入长安,最后又只有“辞楚”“避秦”,故曰:“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东海泛碧水”用鲁仲连的事,“西关乘紫云”用老子事。两句均均未远举全身之意,也隐喻自己曾经三次入长安,均告失败,看来自己实在不是从政的料。
不过就在他三入长安两年以后,安史之乱爆发。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