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调色板4–滑铁卢和基奇纳
接上篇《金总理的家和廊桥》。
滑铁卢公园紧挨着滑铁卢大学,进入公园找个停车位停好车。旁边的餐桌上有人在野餐,草坪上一些人在练着不可描述的功。
公园里这座1820年的小木屋是滑铁卢的第一所学校,一直作为学校使用到1842年,是安大略省现存最古老的木制学校之一,后来成为住宅。考虑到这座小木屋的历史地位,1894年滑铁卢公园建成开放的第二年,公园把它买了下来放在公园里。
滑铁卢和基奇纳最早的居民,是从美国宾夕法尼亚过来的德国移民。小木屋是德国风格,特点是用方木建造,靠端部的V型锁定而不需要使用钉子。木板之间的缝隙用木片塞满,再涂以石灰保暖。
来自宾夕法尼亚的德裔门诺派教徒是来到滑铁卢的第一批移民,时间大约在1800年前后,这大概是滑铁卢德裔移民为主的根源。滑铁卢镇正式成立于1816年,名字来自于比利时那个著名的小镇,1815年多国部队在那里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结束了拿破仑战争。
在那场战争之后,小镇成为德国移民的热门目的地。到1840年代,德国移民已取代门诺教徒成为人口的主要部分。
许多德国人定居在滑铁卢东南部的一个小村庄中,这个小村1833年被他们命名为“柏林”。
2016年人口普查显示,滑铁卢的104,986人口中,占最大比例的仍然是德国移民的后裔。
不知不觉中离开滑铁卢,不知不觉中来到基奇纳,来到基奇纳的维多利亚公园。
说不知不觉,因为旁人很难知道哪条街道是分开两座城市的界限,两座城市完全融合在一起。更夸张的是,两个城市的市中心距离只有3公里多一点。
因此通常谈到滑铁卢,不免会提及基奇纳,因为两个城市挨得实在是太近了,完全是不分彼此。
两市因此常常被称为“基奇纳-滑铁卢”或者“双城”,这让草根想起了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罗,也是紧密相连。
曾有几次想把基奇纳市和滑铁卢市合并在一起,但均未成功。1973年滑铁卢地区成立后,这样做的动力就小了,因此滑铁卢到现在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城市。
而基奇纳就是咱们前面提到的那个德裔村庄柏林,村庄逐渐发展壮大成镇,一直到1916年。
大家知道,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和大英帝国兵戎相见,于是德国人成为英国的敌人,大英帝国境内的“德国人”也就成了敌国侨民,很多德裔因此被关进集中营。
1916年2月加拿大国会大厦失火烧毁,一时谣言四起说是外国人搞的破坏。反德情绪高涨起来,德裔移民小镇柏林被勒令改名,改成英国战争英雄霍雷肖·基奇纳(Horatio Kitchener),这就是今天的基奇纳市。
维多利亚公园对面不远有一处历史遗址施耐德故居国家历史遗址(Schneider Haus National Historic Site)。
遗址门口的牌子上面写着因为疫情,开放的时间有所减少,入内参观需要事先购票。
事先购票显然是来不及了,并且关门的时间已经快到。刚好门口的小房里出来一位工作人员,草根问她我就屋外的院子里转一转可以不?她说转吧。
维基百科上说这座房子由约瑟夫(Joseph)和芭芭拉·施耐德(Barbara Schneider)于1816年建造,而不是如外面的牌子上写的1820。当时基奇纳还叫柏林,施耐德一家是19世纪初从宾夕法尼亚兰开斯特县迁来的,第一批宾夕法尼亚德裔门诺派教徒之一。
这座房子是基奇纳现存最古老的房子,想想奥克维尔最古老的房子是哪一座?哪一年的?答案可以在草根的奥村流水账中《最老的房子》里面找到。
看到马路对面也有历史遗址的标识,以为那边还有遗址的另一部分,草根草草转了下就出来来马路对面。结果马路对面只是这个遗址的停车场,这样安排也好,能更多地保留古老的风貌。
这是基奇纳市委市政府所在,气派吧?2016年人口普查基奇纳市人口为233,222人,比滑铁卢大一倍。
休伦自然保护区(Huron Natural Area)停车场居然一位难求,只好出来停在路边,而路边停的车已经看不到头了。
这个自然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
自然区里面有很多条徒步小路,许多人带着孩子牵着宠物走在小路上。
看自然区的介绍说这里适合徒步和观鸟,当然也有儿童乐园,或许是儿童乐园吸引了大家带着孩子来玩。
草根喜欢的还是自然风光,
特别是有水的地方,
就像这样。
这样,
还有这样。
本篇涉及的路线如下,点击可见大图:
更多请看:
秋天的调色板 1 – 圭尔夫 秋天的调色板 2 – 安省最美的小村
秋天的调色板 3 – 金总理的家和廊桥 秋天的调色板 4 – 滑铁卢和基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