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为什么叫“赤峰”
本版内容:了然斋工作室
作 者:甯 波
联系方式:扫左侧二维码
[引题]: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清政府在英金河畔的红山脚下,设乌兰哈达(汉译为“红色的石砬子”)通判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设立赤峰县……
八部十一旗
实际上,关于赤峰为什么叫“赤峰”这个问题,还得从昭乌达盟八部十一旗说起。
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古城(现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是为清太祖。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地方设省、府、道、县,而在蒙古地区则设置八旗制或盟旗制。
为了消削弱蒙古各部大汗和济农、诺彦们的势力,分而治之,便于控制,清王朝在行政区域设置上把内蒙古(指漠南蒙古二十五部)编为六盟四十九旗。六盟即指哲里木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盟是清中央政府在内蒙古设置的监督机构,设盟长;每一个盟辖几个旗或十几个旗。而所谓的“编旗”就是划定地界,分配户口与编制(编成作为军制单位的牛录),任命长官(管事贝勒或扎萨克贝勒),给予这个集团的名称——旗。比如现在的赤峰市即为原昭乌达盟,共属八部十一旗:敖汉一部一旗,称作敖汉旗;巴林一部两旗,即巴林左翼旗和巴林右翼旗;阿鲁科尔沁一部一旗,称作阿鲁科尔沁旗;克什克腾一部一旗,称作克什克腾旗;翁牛特一部两旗,即翁牛特左翼旗和翁牛特右翼旗;奈曼一部一旗,称作奈曼旗;扎鲁特一部两旗,即扎鲁特左翼旗和扎鲁特右翼旗;喀尔喀左翼一部一旗,叫喀尔喀左翼旗。在伪满时期至建国前,也就是1934年至1949年1月,翁特特右翼旗曾一度合并于卓索图盟。
蒙古翁牛特部的部长巴彦岱洪果尔诺彦是元太祖铁木真三弟哈赤温大王的后裔,蒙克察干诺彦的长子。蒙克察干诺彦的次子巴太车臣诺彦,号其所部为“喀喇齐哩克”。后来,喀喇齐哩克部也合并于翁牛特部。巴彦岱洪果尔诺彦传至图兰,号杜棱汗。最初,图兰长子逊杜棱、三子栋岱青及其部众依附于蒙古察哈尔部。后金天聪七年(1633年),眼瞅着察哈尔部大势已去,逊杜棱、栋岱青及喀喇齐哩克台吉噶尔玛率领部属归顺后金。
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清政府将归附的蒙古翁牛特部划分为左右两翼,以逊杜棱掌右翼旗,授扎萨克赐多罗杜棱郡王爵位,世袭罔替;以栋岱青掌左翼旗,授扎萨克赐多罗达尔汉岱青贝勒爵位,世袭罔替。另据《清朝实录》记载:天聪八年十一月壬戌,清政府召集蒙古各部落(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翁牛特、四子部落、阿鲁科尔沁、吴喇忒、喀喇沁、土木特)大小管事贝勒于硕翁科尔,由前遣二官员传达划定地界,分配户口之事。其中,现在的松山区大致相当于翁牛特右翼旗,现在的翁牛特旗大致相当于左翼旗。翁牛特右翼旗的地域为:东至拨尔百二十里接敖汉旗界;南至土灵格尔岭八十里,接喀喇沁右翼旗界;西至鄂拉泰阿玛百二十里接围场界;北至温达而华八十里接克什克腾旗界;东南至乌兰索墨九十里接敖汉界;西南至贺尔苏图岭六十里接喀喇沁右翼旗界;东北接卓索河源六十里接翁牛特左翼旗界;西北接扎萨哈喇古勒百四十里接克什克腾旗界。
最初,翁牛特右翼旗的驻地在哈齐呼特郎,即现在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而后又建王府于现松山区王府村。翁牛特右翼旗王府北靠蜘蛛山,南临石勒嘎河,府前是大片的平地,府后山脚下是树林,坐北朝南,围成一个砖墙大院。院墙是磨砖对缝的,里生外熟,下有虎皮石,上修垛口。墙体有1米多厚,3米多高,南北长200米,东西宽300多米,占地约50亩,远远望去,像一座小城堡。大院四周遍植高大的杨树、柳树和榆树,大院前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大道,道南又是一大片树林。解放初期,这些大树就已长到四五搂粗了。
翁牛特右翼旗王府大院又分成三个院落,中间是主院,东西各有一个跨院,共有二百多间房子。在这座王府西北5里的后山上,还有一处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有一个山洞的台地,被当地人称作“喇嘛洞”。在这个喇嘛洞的前面,有三间佛殿,内供千手千眼佛和翁牛特右翼旗扎萨克祖先的牌位,是为“家庙”。
乌兰哈达的由来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政府实行“借地养民”政策,晋、冀、鲁等地的汉族农民开始向关外移民,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设八沟厅(今平泉)。据《承德府志》记载,当时的松山区“为八沟厅之北境”。
乾隆初期,汉族农民继续出关开垦土地,其中不乏罪犯、逃亡者等,扰乱了蒙古地区的治安。为了维持秩序,清政府从汉民中选择一些优秀分子充当乡长、总甲和排头等,或设置处理蒙汉民族之间事务的机构。之后,陆续设置了府、厅、州、县、垦务局(后改为县),进一步完善了汉族人统治汉族人的机构。比如,赤峰县和翁牛特右翼旗的建置制同在一个地区,其目的就是为了实行“蒙、汉分治”政策。
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清政府在英金河畔的红山脚下,设乌兰哈达(汉译为“红色的石砬子”)通判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设立赤峰县,其地域为:“在府北五百四十里,东西相距二百七十里,南北相距三百二十里,西至柴伙峦子接围场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启布求接围场界一百八十里;南至杜栗子沟接平泉州界六十里;北至昭苏官地一百二十里;又北至翁牛特左翼、巴林旗界三百八十里。”顾名思义,赤峰因山得名,因山而出名。从此,“赤峰”作为一个地名出现在历史的记录之中。
据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的统计:“借地养民”共向赤峰县移来六千三百二十四户,二万二千三百七十八人。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编查:“全(赤峰)县一万四千九百九十九户,十一万二千六百零四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升赤峰县为直隶州,属承德府,辖林西、开鲁、绥东,知州为朱墀生。民国二年(1913年)改赤峰州为赤峰县,县知事叶大匡。第二年,赤峰县辟为商埠,设开设局、交涉署;民国六年(1917年),日本在赤峰设立领事馆。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三月,赤峰县第六区和第七区合并成立全宁设治区,治所在乌丹;同年改为全宁县,不久划归赤峰县为第六区。自叶大匡以后,赤峰县的历任县知事为李文升、蒋文龄、王鼎彝、戚廷瑄、黎泽、费荫绶、杨裕民、吴敬民、王耀中、孙廷弼。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三月,日军侵入赤峰,直到1945年8月15日。伪康德元年(公元1934年),日伪政府成立伪赤峰县,伪县长初为孙廷弼,后来王冷佛、许福奎。伪康德四年(1937年),伪赤峰县第六区划归伪乌丹县。伪康德七年(1940年),伪赤峰县被撤消销,旗县合并为翁牛特右旗,伪旗长为色旺扎布。
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苏军于16日进驻赤峰,共产党随后派来干部夏洪文、张立文等接管赤峰。同年9月,在赤峰城区成立赤峰市,城外成立赤峰县,中共县委书记为陈光、马青年,县长李继昌,归热中专署管辖。此时的赤峰县辖七个区:一区三眼井、二区建昌营、三区桥头、四区水地、五区初头朗、六区老府、七区猴头沟。1946年1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翁牛特右旗支会和翁牛特旗右旗政府成立,旗支会主任陈庶钦、旗长杨修纯(斯钦朝格图);同年10月10日,国民党93军暂编22师占领赤峰,成立国民党赤峰县党部,书记长韩述愈,县长孙明。
1946年10月28日,赤峰县析置赤西县,赤峰县(中共县委书记马青年、县长李继昌)管理东部游击区,驻水地,辖5个区:一区三眼井、二区建昌营、三区木头沟、四区水地、五区西大西牛波罗;赤西县(中共县委书记杨浚、县长陈兴野、郝福洪)与翁牛特右旗(旗长刘春惠)辖八个区:一区大庙、二区二八地、三区官地、四区大碾子、五区初头朗、六区老府、七区猴头沟、八区新拨(原属围场县)。1947年6月6日,国民党93军暂编22师撤出赤峰,共产党重建赤峰市,又于当年11月份撤销市的建制,并入赤峰县。因此,从1946年10月10日到1947年6月6日,国共两党政权在赤峰同时存在。
1948年11月,赤西县被撤销,并入赤峰县,驻初头朗,书记刘建章、刘振华。县长刘佐斌,辖区为:一区三眼井、二区建昌营、三区水地、四区解放营子、五区 木头沟、六区官地、七区初头朗、八区大庙、九区大夫营子、十区老府、十一区城子。1949年1月,翁牛特右旗被撤销,旗政府行政事务统归赤峰县政府管辖。
王府的兴衰
伪满初期,赤峰曾一度实行“旗县分治”,县为伪赤峰县公署,旗为伪翁牛特右翼旗公署,伪旗公署仍以多罗杜棱和硕亲王衔郡王色旺扎布为伪旗长。当时,伪翁牛特右翼旗公署设在现红山区二道街,即后来的第五小学校址,也叫“王爷局子”。
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四月廿四日,逊杜棱初封多罗杜棱郡王,是为翁牛特右翼旗第一任扎萨克。民国元年(1912年)十二月廿三日,翁牛特右翼旗第十三任扎萨克咱赞巴勒诺尔布去世,色旺扎布承继爵位。
翁牛特右翼旗的末代王色旺扎布,于民国元年(1912年)十二月承继王位。在一份资料中,日本人对他的评价非常的低,说他是“所表现的无能近乎白痴,因曾患精神病,以致糊里糊涂。”色旺扎布约生于1897年前后,虽在日伪时期仍任伪旗长,但实权却由日本人宫内参事官掌握,正如一份日本资料所说的:“(色旺扎布)只是一个空壳而已。”为了将“甩手掌柜”进行到底,色旺扎布连王府的事情也撒手了。因此,翁牛特右翼旗王府实际掌权人是色旺扎布的三叔和四叔。至于府内的具体事务,则由霍勒金大老爷掌管。色旺扎布的具体工作也就是爱好,除了抽烟、喝酒、打牌就是玩女人或泡戏班子。
在公元1891年前后,翁牛特右翼旗王府办起了大戏班,不久又办起了子弟班,演职人员200多人,其中有许多演员是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用重金聘请来的,演出剧目多达百出,民国元年以后还曾到北京演出,受到袁世凯的赏赐。这两个戏班子待续维持了二十五六年,色旺扎布有时还要亲自“串戏”,因与女演员“大红”和“二红”鬼混,曾和他的四叔鲍四爷发生过争斗。后来,王府败落了,解散了子弟班,大戏班则被当时的领班于德成带走,到各地进行商业演出。
色旺扎布的福晋是北京人,满族,为某官家的小姐,只生了一个儿子叫鲍音乌力吉,汉名叫鲍静远。鲍静远于伪康德七年(1940年)被送到日本留学。后来,色旺扎布又娶了第二位侧福晋,叫鲍玉华,是喀喇沁旗梅林沟人,婚后未育,抱养一女叫鲍清华,养子原姓陈。鲍清华解放后出国留学,与一个匈牙利人结婚。除了这两位福晋而外,色旺扎布还有一外室夫人。这位外室夫人是一个汉族人,有人说她是距王府三十多里白音波罗的有夫之妇,年轻貌美,被色旺扎布强行霸占了;有人说她是王府的丫鬟,被色旺扎布收入房中。因不堪福晋的打骂,色旺扎布只好为她在哈达街另设“公馆”,生有一子二女。
鲍静远从日本回来后,娶一沈阳女子为妻,生一女。1946年,国民党占领赤峰时,这位少福晋与一名国民党军官私奔了,不知去向。1952年,鲍静远因组织武装叛乱,被人民政府镇压。
在翁牛特右翼旗王府西8里的地方,还曾经有过一座贝子府,为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9)所建;还有一座喇嘛庙,是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建设的。伪满时,这座贝子府里住着色旺扎布的叔叔,也就是贝子宝彦博克。宝彥博克原是公爷,后提升为贝子,精通蒙古、满、汉三种语言,有三位夫人,只生育了两个女儿。宝彥博克是一个开明的绅士,时至今日在当地还流传着他的佳话。伪满初期,日伪当局曾一再敦请他出任伪旗长,但都被婉言谢绝了。宝彥博克为人宽厚,对下人也很好。有一次,他发现有人偷他家的庄稼,不但不生气,还亲手帮那个偷庄稼的人把庄稼捆好,还叫那个偷庄稼的人快跑,免得被管家看到就不好办了。因居家无事,这位宝贝子致力于培养果树,封山育林,修筑水渠,劝农劝牧。所以,土改前的贝子府村,有果园,有柴山,有大片树林,还有大片能灌溉的土地。民国年间,他还热心于教育,遇到资金不足,竟主持拆了自家的庙,盖了一所学堂,自任校董,动员蒙古族子弟上学,对学生不仅不要学费还补助了部分伙食费。到了伪满时,这个学堂已成为优级学校,宝彥博克任校长,培养出了很多蒙古族的知识分子。正是由于宝彥博克的这些所作所为受到了当地人的称赞,在解放初,蒙古族佃户们也善待于他。土改时,他主动到区政府要求献出土地,有的人分了他家的东西,也要偷偷地送回去。1956年,宝彥博克被选为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于1959年去世。
在王府西30华里,还有一处“老府”,那是在雍正年间,贝子乌其力继续承了王爵,为他建的新王府,而原来的府宅则由他的二弟居住,被称为老府。传至12世时,咱王也无子,又过继了其二弟的长子色旺扎布为子,所以老府也叫“二爷门”。伪满时,二爷门有兄弟四人,老四当家,人称“鲍四”。老府也是高大门楼,三进大厅,东西跨院,共90多间房子,府外还有一座喇嘛庙叫普庆寺。
据说题图即为“王爷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