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唐诗解读——李白之《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
五松山:今安徽铜陵的南部。
舂:舂米。
跪进:古人待客时起身奉物,表示尊敬。
雕胡饭:菰米,俗称茭白,生长在水中,叶如蒲苇,果实色白,可作饭。
解读:
诗人晚年生活清苦,但“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可在五松山下,他对一个叫荀老夫人谦恭有加,田家劳作的辛苦以及普通民众的热情,诗人感念在心,故不禁歌之颂之。
首联诗人失意于仕途,独居五松山下,身边亲朋故交寥落,他寄宿于一个姓荀的老妇人家中,置身于这样偏僻的山村氛围之中,难免感到孤独,没有什么值得欢欣的。
颔联诗人选取两个角度切入农民生活,一是秋天耕作,一是夜间舂米。“苦”“寒”道出了农家劳作的辛苦,也寄寓了诗人对民众的同情与关怀。李白生就了一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但晚年贫困潦倒,和普通民众接触越来越多,从这些普通人那里他得到最珍贵的友情。紧承颈联,面对着荀老妇人菰米饭这样简朴的招待,诗人不禁感到惭愧。老妇人出场动作是“跪”与“进”,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脚跟上,上半身挺直称为跪坐,老妇人跪下身子将饭递给诗人,这显示了她对诗人的怜爱之心。而递上的饭就是所谓的茭白饭,这应该是她们家能拿出来最好的食物了。经历过世间数不尽的冷嘲热讽,诗人早已练就了一副不为外物所动的心肠,然而就在一个小小的山村中,人间的点滴温暖,却深深地打动了他,反倒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所以尾联诗人道出了他的心声——“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荀老妇人就像当年那位漂母一样,不嫌弃自己,用最好的东西来招待自己,这让李白很是过意不去,想到日后不晓得如何报答,因此感觉受之有愧,再三推辞,不忍用餐。
中国文人一旦在现实遇到挫折之后,选择最好心灵栖居之地莫过于山水,似乎在宁静的山野丛林之间熨平精神的皱褶,在虚静中融化胸中的块垒。诗人在五松山下,阵阵松涛,声声鸟鸣,纯朴的风土人情,一豆烛光,一把锄头,几亩菜畦,邻家女子舂米的声音穿透窗户,热情的老人手托胡雕饭迎接诗人的到来,多少人生的失意与哀伤俱已消散,在对自然的观照之中,他获得了心灵的满足,清逸的田垄之歌将世事的纷繁与芜杂洗涤得纯净无比,诗产生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