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开沅与先导之声
先导之声
学风应成为世风的先导
先导之声原名桂子先导,定位:聚焦大学师生,关注大学教育。但为何要取这样一个名字?这就要从20年前章开沅先生的一封信说起。
1998年11月5日,《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召开“近代史书评现状与期望座谈会”。华中师范大学朱英教授专程由武汉赶到北京参加,近代史研究名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章开沅先生因故未能与会,寄来一封信说:
(向上滑动启阅)
……深感在学风与书评两方面,我们与海外均有差距。主要的问题就是抄袭、拼凑现象日趋严重,忽视学术规范的情况比比皆是,而一般书评都拉不开情面(包括我自己在内),肯定优点多而批评缺失少,甚至流于相互吹捧,近于低劣广告。学风是世风的反映,学风又应成为世风的先导。学风随世风堕落,随波逐流,乃至同流合污,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如果不嫌夸大的话,那就是哀莫大于心死。
这封信后在《光明日报》和1999年第1期《近代史研究》刊发,在学界引发强烈反响。这是章开沅先生首次提出“学风应成为世风的先导”,这句话也成了章开沅的一句名言。作为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老校长,先生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是这样做的。他一直身体力行,践行“学风是世风的先导”,大学风气要引领社会潮流。
章开沅先生的每次演讲总会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和思考。2014年章先生又成为社科界第一个辞去资深教授的学者。他说,高等教育改革要自我革命。他是“自我革命”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于是,就有了“桂子先导”这个名字。
章开沅深刻解读“爱在华师”
17年2月27日,桂子先导公众号开通,推送的第一篇文章是章开沅在华中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校友座谈会的演讲,标题为《华师至少是一个好母亲——章开沅深刻解读“爱在华师”》。
2月28日,桂子先导推送的是章先生接受《同舟共进》杂志的一篇专访,标题为《这是最可怕的,不声不响的可怕——章开沅谈当下教育》。这篇文章推出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阅读量当天就超过10000,很快30000+。目前是先导之声阅读量最高的一篇作品。这篇文章被很多公众号和一些学校官网转发,阅读量超过千万。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这就是“学风是世风先导”的最好证明!
章开沅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阅读量都很高,并且被各个平台转发。这正是先导之声的宗旨,用学风引领社会风气。
先生欣然为先导题字并寄语
2018年3月14日上午10点多,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桂公子与中国青年报社湖北站站长雷宇一起采访了章开沅先生。 采访结束后,章老欣然为《中国青年报》“我的中学时代”专栏题字。于是,桂公子也请章老为“桂子先导”题个字,章老欣然答应并说回家用宣纸和毛笔写。
3月15日上午11点一刻,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刘莉老师说,先生已把字写好。果然,章先生用宣纸和毛笔工工整整写了“桂子先导”四个字。当天,先生题写的“桂子先导”就成了公众号头像,也是品牌标志。
(先生题字)
(后更名为先导之声)
那时桂公子把公众号的品牌形象标识通过邮件发给了章开沅先生,并请他写个寄语。因为桂子先导开通半个月来,受到网友粉丝的高度关注与好评,先生知道后感到很欣慰。
2018年3月16日上午9点,先生就回复了邮件,是写给桂子先导的寄语,内容如下:
开局很好,令人欣慰。今后希望听到更多年轻人的声音,因为他们才是下一个一百年的历史创造者!闻鸡起舞,是为新春寄语。
好人章开沅 丁酉年于桂子山 年方九一
不到一个小时,章开沅先生又打来电话,说那个寄语太简单了,因为他在电脑上打字慢,就写了那样几句话。但他感觉不妥,又在纸上写了寄语送给桂子先导的粉丝们。先生的认真感动了桂公子,这种认真严谨的态度值得年轻人好好学习。章先生的寄语全文如下:
新春寄语:“闻鸡起舞”
《桂子先导》颇受各界关注,深感欣慰。今后希望能听到更多年轻人的声音。何事最令老头乐,喜听雏凤吐清音。我虽曾自喻为领着一群小鸡到处啄爬觅食的老鸡,但更期盼年轻人能够成为与暴风雨相搏击的矫健海燕。青年不能仅限于偎在火炉边听老爷爷讲故事的温驯子弟,应该努力成为引领潮流的强者。因为你们才是未来百年的真正历史创造者,理应拥有勇立潮头的胆识与明辨是非的智慧。试看历史上众多有所作为者,哪个不是在青年时代就立大志干大事,乃至成为时代先锋。
清人词云:“闻鸡起舞心还壮,造时势,先鞭不让。”现值鸡年新春,祝愿众多小桂子们关心国家大事,胸怀天下风云,在改革伟业的关键之年尽情换发青春光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释放正能量,引领新潮流!
老桂子 章开沅
丁酉新春年方九一
我现在关心的都是未来的事情
都是青年的事情
章先生对青年大学生的期望颇高,也把同大学生交流看作是件有趣的事情。19年4月,先导之声工作室的小伙伴们有幸拜访了华中师范大学这位老校长、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先生。那年93岁的章先生仍精神矍铄,温文尔雅,平易近人,朴实无华。聆听着先生的人生故事与思想见解,大家如沐春风,醍醐灌顶,眼界大开。
见到我们,章先生有些感慨,感慨世事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同时也很欣喜,表示能与富有朝气的年轻生命交谈是件充满趣味的事情。
章先生说:
这人啊很有意思,没有别的可以贡献的,无非就是老一点的、快到终点的,跟生命刚刚开始不久的、起点的,终点人物跟起点人物对话。
终点人物不一定都是功成名就,有很多原因,我可能是机会好,但至少有一点,我没有浪费时间,不管是顺境、逆境,首先要充实自己。
除了做好自己,章先生还以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大学教育应该肩负的责任:“我是天生的老二,甚至于连老二都不是,我从来不想当老大的。但问题是,作为一个大学,一个层次比较高的大学,你从社会来讲,你就是要起引导作用。
大学不是以适应社会、顺应社会的潮流为满足的,有顺的也有不顺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站在潮流的前面来引导社会、引导潮流往正确方向发展,这就是大学的抱负。不是你的抱负,也不是我的抱负,是整个大学的抱负。
我们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是这样做的,一个晓庄师范就改变了整个地区的面貌。华师走的就是这条路,就是晓庄道路。”
章先生对教育的发展十分看重,他谈到了自己正快速发展的家乡,认为这与其大力投入教育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故乡在浙江湖州,他们现在搞出了一个产业,用桑叶做茶,做得很精致,是从我们村子里起步的。我当乡贤会的会长,我们两个乡协会长,一个我一个老支书,我们两几十年就是帮这个村子找致富的道路,最后选定的这个,环境保护、历史文化旅游的产业,到现在变化很大。侧重于历史文化产业是因为我们那个村子里面从晚清到民国,出了200多个名人,都是省部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部队的将军之类的。那么一个小城镇,靠什么?靠教育。我们的老祖宗连名字都没留下来,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只知道自己姓章,我们的家谱里一代二代都没有名字,一直到第三代才有名字,到第四代第五代就有点文化了,到第六代就开始有读书人或者当了军人的,到第九代一下子就起来了。因为他们但凡有点经济基础了,就会办学校。”
章先生谈到了自己对青年的很多期望寄许,他关注青年的动态和青年的品质,表示这是青年发挥力量的最好的时代,希望大家多加珍惜时间、多加思考行动。
“我当过兵,给别人打过工,所以我读大学的时候都二十岁了,你们现在二十岁进大学都算迟的了。所以不要浪费时间,珍惜每一天,都是宝贵的。你别看还有四年,其实很快。多珍惜自己这四年,这四年就大不一样。
我们那时风云变化,社会动荡,战争规模也大,决定国家命运的时期,摧毁一个旧政权,建立一个新政权。现在不追求这个了,现在相对是稳定的,我们在一个太平的环境里面,那就应该充实自己,不荒废每一分钟的时间。
光埋头读书是一个方面,潜心学术、把学业做好这当然是最基本的,但也要适当地参加社会活动。这个人就是在这个社会里生活的,你不能离开群体;这人也不能光图自己享受,只从社会索取东西,反过来要给社会提供点东西。这些根本问题多想一下,境界就高一点了。”
对于这个黄金时代,章先生想对青年们说:“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怎么样度过这一生呢,那就看自己。”
“大学不管你四年、六年、十年,这历史是自己写的,人生是自己创造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讲的这四个字最管用了,对老人小孩都管用。我现在就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到老学到死还学不完,不是别的学习,是学习怎么对待晚年,马上要进一步学习怎样面对死亡,死亡也要有尊严地死亡,这不是一件坏事。所以大家都是学生,不要把自己抬太高,什么这个大师那个大师的,太累了。有的人六十多岁就退休了,房子也卖了,干什么呢?他到处去玩,豪华游轮全世界跑,那有什么意思呢?顶多前几天有新鲜感。但是我们这多有意思啊,跟年轻人在一起,这叫接地气,不是一般的地气,是接你们青春的气息。你看我现在关心的都是未来的事情,都是青年的事情。”
最后,章先生谈了谈自己
他对教师这份职业仍然抱有高度的热情,就像对待他喜爱的文学和喜爱的华师。“我个人最欣慰的就是当了老师。大家都把我当大家、教育家,我不是大家我也不想当什么家,别人那研究教育的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我只是从事了一辈子教育。我觉得很值得,我崇拜我的老师,感谢我的老师,我自己也愿意当一个好老师,也教了很多好学生,我也希望这能一代代传下去。我有这么好的一个岗位,这个学校就叫师范大学,这不是最幸福的事情吗?
我没有羡慕过北大,我不是没有去北大或者社会科学院的机会,但是我没有去,我就在这里,华中师范大学。”
在与章先生长达一个半小时交谈中,桂公子获益匪浅,感触颇深,真正体会到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道理,同时也感受了自己肩上的责任,要沿着章先生指明的方向前进。
谨以此文
致敬章老
先生, 走好!
先导之声工作室出品
@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