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安全分析——生物地理安全问题
生物地理安全状况
国家生物地理系统分为耕地、湿地水系、草地、沙地、社区、林地六个子系统。有关状况如下:
(1)耕地能力建设停滞不前,保障措施乏力。
耕地能力包括耕地数量与质量两方面。2008年我国有耕地18.26亿亩。2013年完成的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现实耕地面积高于这一指数。从发展趋势看,国家每年有约300万亩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各地根据占补平衡政策,基本维持了近期总耕地面积不变状态。但问题是21世纪初尚存的1亿亩后备耕地资源已基本告罄,受土地财政思维惯性作用,未来守护耕地总量18亿亩红线必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耕地质量方面,受各地占水补旱,占近补远,占川补山,占优补劣趋势性影响,及化肥、农药、除草剂不当使用,水利建设与需求不适应,秸秆焚烧,大型养殖场动物排泄物循环路径阻断,耕作制度紊乱,荒漠化,工业化水、土、气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作用,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呈不平衡、不稳定、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近期对西部农村1251人的调查资料显示,在回答“当地土地退化处于发生阶段”、“发展阶段”的答案中,比重分别为37%、41%。我国耕地质量问题堪忧。
(2)湿地水系遭遇多重冲击,问题呈全局爆发态势。
1949年以来,我国有500多个湖泊干涸,黄河、海河、淮河等大量河流减流、季节性断流、永久性断流;全国地下水年超采量44亿方,已形成100多个漏斗区,海河流域已经形成近10万平方公里、世界最大的漏斗区;冰川消融加速,1962年至2006年间,乌鲁木齐一号冰川面积减少了14%,新疆监测的1800条冰川在过去26年内总面积缩小了11.7%;林业总局近期公布,2003年我国有湿地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2013年减少了9%。
在水源质量方面,2007年统计,全国主要河流水质超过Ⅳ类占13.5%,Ⅴ类占5.3,劣Ⅴ类占21.7%,饮用水达标率为43.4%。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大量直排偷排是造成水质劣变的基本原因。此外,还大量发生沿海地区海水倒灌、海水富营养化事件及经济发展较快地区酸雨问题。我国水资源问题及其连带的湿地问题已经暴露。
(3)草地系统遭受多方轮番切割挤压,草原文明面临崩溃威胁。
我国北方、西部地区为世界著名的游牧文化区,草地资源发挥着重要生态、生产作用。我国草地资源已经有近35年时间没有进行清查。1950年至20世纪后期,内蒙古草地面积由8800万公顷减少为7370万公顷,1980年至上世纪末,新疆草地面积减少16%;1988年至今,西藏、宁夏、青海草地面积分别减少了4.5%、1.9%、2.9%。我国草地面积呈整体减少趋势。在草地面积变化的同时,草场质量发生严重退化。
2007年新疆草地退化面积为4580万公顷,与1980年相比,退化面积扩大近10倍;1947年后的50年中,内蒙古草原退化率从18%上升到73.5%;半个世纪前,青藏高原地区高山草甸覆盖率为85%,2007年有30%发生严重退化;2005年,西藏一半以上的草场发生重度退化,1/10的草场明显沙化。近期在西部地区进行的789人的调查资料显示,61%的部分认为植被退化主要发生在土地承包之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草地总量减少,质量下降。草原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两大根源之一。今天草原文明正在陷入崩溃威胁之中的事实,令人痛心疾首。
(4)六大单元同时异变,生物地理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
第四次荒漠化公告显示,与2004年相比,200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1245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8587平方公里。但从更长历史时段考察,过去3000年中,我国北方地区沙漠面积向南扩张了约300公里。近百年间,新疆、内蒙古沙漠呈扩大化趋势。近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西南区石漠化仍在扩大,东北区荒漠化形势依然严峻。社区方面,近20至30年中,我国城市建设呈爆炸式增长趋势。重庆市近25年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近11倍,新疆、贵州近30年中建成区面积分别增加了4、5.1倍。
与此同时,工矿建设也呈增加态势。1996年到2004年全国工矿区增长量占建设用地面积增长总量的48.5%。城市化高速发展加大了资源需求,进而加大了地理环境压力。我国林地资源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大量砍伐天然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第二阶段,1978年之后至今,持续大规模人工造林,林地面积呈恢复性增长。目前存在林地建设问题为幼龄林比重高,成材林少,南方林地相对较好,北方林地存在与耕地、草地、湿地争地争水,林地经济效益低,自我循环能力差,林材国际市场依赖度大等问题。
历史地观察,我国六大地理单元同时异变,单元间关系偏紧,系统风险处于积累上升状态的事实,表明生物地理安全问题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