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国产剧豆瓣评分高达9.4,却鲜有人知...

中国第一视觉杂志 最受欢迎图文公号

视觉志

有一部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时,不温不火。但在豆瓣上,它的评分竟然高达9.4!

远高于最近热播的《太阳的后裔》(8.4)

甚至比近期口碑爆棚的《疯狂动物城》9.3分,都要高一点。

让人忍不住好奇,到底是怎么一部神剧,能让人有如此高评价,却又冰火两端。

纪录片的名字叫做《我在故宫修文物》。

相信很多人都去故宫参观过文物展览,但是恐怕鲜有人知道,这些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

如果没有这部纪录片,可能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世上还有这么一群样貌普通,却又个个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专家。更不会知道,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背后默默付出和坚守。

正是他们甘于寂寞,苦心技艺,才能使千年的中国灿烂文明,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而我们今天,也才有幸瞻仰古人的杰作。

正如片名《我在故宫修文物》,平淡而平常。这部剧中没有传奇人物,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有的只是一群人把毕生的精力和所学,全部用在文物的修复和保护上。

与片名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片子里件件美得令人目眩的珍奇异宝。一件件残缺的古物在修复专家的手下,改头换面,重焕新生。

但他们对于古物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修复,更是一种对千百年来传统技法和陈旧工具的传承。这大概就是日渐缺失的工匠精神吧。

王津,钟表组修复师,十几岁进入故宫工作,几十年如一日。

这次他要完成的,是通过自己的一双巧手,不断调试,让齿轮重新带动钟表上栩栩如生的小鸟、船帆、门扇,这些看起来笨拙无生命的东西灵动起来。

经过八个月夜以继日的工作,王师傅终于把这件铜镀金乡村水法钟修缮完成。

但因为故宫里面的钟表不可能天天开动,会对钟表有一定磨损。一般就是做静态展览,所以观众很少有机会能看到钟表修复好开动表演一刹那的样子。

展柜前的王津老师,背着手,站在慕名而来的人群中。他为大家没能看见摆动时的灵巧和美丽而遗憾,对着镜头腼腆一笑,说:“看着有点心疼。”

而此时此刻,从他身边川流而过的游客们恐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正是这位与自己擦肩而过的精瘦的长者,让他们眼中无比瑰丽趣味盎然的国宝钟表得以复原,犹如再生。

而他最大的愿望,也只是想能留下点什么给后来人。

王师傅的同事陈杨是纺织组的一名技师。

“陈杨要开始缂丝了,为了修复它,开门见喜春条”,这句话在片中旁白口中语气平平。可是,“缂丝”两字一出,便能体现文物修复是多么的耗时费力。

为了掌握节奏,工作的人需要光脚蹬机器。即使是熟练工,一天也只能织出几寸缂丝。

但在观展时,我们可能并不会有什么印象。因为它的作用只是一件皇家奢华版的“春联”。

就是这一件湮没在故宫数以百万计库存中的普通文物,对它的修补也是那么地精心谨慎。

《清明上河图》我们都见过,画中人物多达千人。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只为临摹一张《清明上河图》,冯忠莲女士前后花了十年时间。

一个人能有几个十年呢?青春最好的时光,又有多长呢?

这只是片中故事的冰山一角...

故宫中的文物有千万件,就算一个人终其一身,也不可能完成。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师徒传承制度,是这里不成文的规矩。

“师父”这个词,带着江湖感,让人们想起很久以前恪守地规矩。手艺人入行,得有师父带着,手把手地教。

对于新一代手艺人来说,修复工作尤其是一件寂寞的事。

不同于老一代手艺人,他们大多来自各大美院。受过艺术教育的他们,渴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但修复恰恰不需要太多的创意,它要求修复者尽最大可能的忠于原作。

能把这样一份工作坚持下去,需要的大概是一份平心静气和对文物真正的热爱吧。

片子里有人说:出了故宫,感觉像进入另一个世界。他们就在那个古老的紫禁城里,父传子,子收徒,一代代默默付出。

除了把技艺传递给后人,修复者在修复过程中,还能跟前人对话。一件文物流传至今,不知经历了多少匠人之手。看着那些修补的痕迹,上一个人的性情甚至面貌都能猜到几分。

这群人似乎一进宫,就与一墙之隔的浮躁尘世格格不入。相对于外面的钢筋水泥,故宫是绿色的。七八月份,杏子成熟。大家抻出张大纸,有人拿了竹竿,高兴地接了果子。

这些早已不知栽自明清还是民国的树,果实却被现代人甜美的享用着。

还有院子里那些猫,或许就是当年御猫的后代吧。现在被工作人员善良地喂养

着。它们也将和故宫里的文物一样,跟随时光,代代传承下去。

当然文物的意义,除了器物美之外,更多的是文化的延续和流传。我们之于文物,只是经过而已,而修复师,坚定地站成了保护的姿势。

在各种美剧、英剧、日剧充斥的今天,少看两集手撕鬼子、嫔妃宫斗的国内剧吧。花两个小时看看这部三集的纪录片,相信你会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

《我在故宫修文物》

第一集

《我在故宫修文物》

第二集

《我在故宫修文物》

第三集

看之后完也许你会知道,到底什么才是中国的工匠精神:

那是种哪怕只颜色稍有瑕玷,

就宁愿摔碎也不让其流传民间的精美瓷器。

是哪怕历经坎坷生活磨难,

相隔数年也要完成的清明上河图副本。

是哪怕一天也难织几寸却静寂地坐在织架前,

一丝一线织就完整的缂丝。

是哪怕深更半夜也要上深山验收调试,

到最接近原色的天然胶。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这种精神犹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