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德、智慧和健康,根源就在一个字!
曾子在《大学》提出「定、静、安、虑、得」的思想。
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在《太极图说》提出「圣人主静」的思想。
清代大儒曾国藩,把静坐当成修身的日常安排,达到「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小时」,并且提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的修身要求。
静的本意是不争,不争则能知足常乐,这是内心的一种状态。
不争就意味着不贪求名利,顺守自然,无欲无求,结果就会导致心态的平和与宁静。这种静是一种安详满足的心境,是一份怡然自得的气质。静,又是一种悠远的境界。
古人说宁静可以致远,可以获得智慧灵感。
静
有利于完善道德
「诚」只有在静中求得,在静中体验,只有保持「诚」的寂然状态,才能进入「诚」的最高道德境界。
具体言之,「诚」的道德本性便是至寂的。诚是一种自我身心修养的方法。「诚」是要身心收敛,精神专一,宁静澄澈,达于极点。
「主静」思想是道德修养的立足点和根源处,而「诚」则是道德修养追求的最高标准,这两者有着相通的意思。
静坐修习是「主静」思想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道德由「静」入「诚」,至静则是至诚。周敦颐说:「寂然不动,诚也。」
「诚」只能在静中求得,在静中体验,只有保持「诚」的寂然状态,才能进入「诚」的最高道德境界。只有从「寂然不动」处,才能把握处「诚」的本质,才能体验天道的本来面目,才能了解道德的实质,而「寂然不动」其实就是「静」的代名词,可见「诚」与「静」有着密切的本质关联。
静
有助于开显智慧
明代吕坤在《呻吟语》说:「造化之精,性天之妙,唯静者观者知之,唯静养者契之,难与纷扰者道。」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宇宙最精深的道理,只有静心才能体悟,纷扰的心绪,只会浑浑噩噩。
真正的安静,是指灵魂深处得到根本上的安宁,这样方可对生命本质作出思考,领悟其中真谛,通达人情事理,对人生清醒的认识。
静坐的真谛在于思,思的目的在于一个悟字,悟的境界是追求对人生宇宙的价值和意义的把握。
悟,能给人留下最广阔的心灵空间。一个人静静的独坐、沉思,在寂静中聆听寂寞,聆听心灵最真实的回音,人世间一切庸俗、浅薄、虚伪、喧闹都被滤掉,在静思中品味幸福,在静思中洁净心灵。
内心清明虚静,道理自明,智慧自现。
人只有排除各种欲念,才能保持心灵的宁静,才能用一颗清明之心认识外界的事物,了解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因而,我们不难发现,静坐修习是开启智慧的一个特殊方式。
静
有益于体泰安康
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终日忙忙碌碌,煞费苦心。或图名利、或谋禄位,或为生存、或求温饱,一身难得清静之时,更枉论精神上的虚无清静。
随着岁月的流逝,身体要不断地遭受风、寒、暑、湿等外邪侵扰,病痛在所难免;内心又倍尝忧、思、恐、虑等情绪的纠缠,片刻难得安宁。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人体的调养,要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日月运行时间规律进行。
因为人体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它的内在节律与整个宇宙的节律是步调一致的。
擅于养生的人,必须使自身人体的阴阳平衡不致失调,保持人体的运动节律适应日月运转的自然节律。
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
人的性格、体质等生来就有差别,在「存心养性」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节制和调和,不使其过之,亦不让其不及,处于不偏不倚的中庸状态是最好的。
无论是健身还是养心,「和」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汉代董仲舒说:「君子闲欲止恶以平意,平意以静神,静神以养气,气多而治,则养生之大者得矣。」
养生的要诀就在于「平意静神」,这正是五腑六脏安和谐调的表现。和于内,安于外,身心的健康安舒离不开「和」的状态,而「和」的状态又是从静心过程中得来的。
静中有和,和谐致静,静与和是修养过程中具有同等意义的两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