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养浩然之气是养生的根本?

文丨南鸢 · 主播丨涂山

在古代齐国的临淄县以南十里有一座山,叫牛山。山上树木青葱茂盛,看过去生机勃勃,很秀美。这时候如果用斧子日日夜夜地砍伐,山就变得越来越秃。当然,树木被砍了,还有嫩芽,但如果此时,再往山上放牧,牛羊把那些嫩芽都啃光了,那牛山就再也绿不起来了。

如果一个人,自小灵气逼人,眼神闪烁,但不进学,那股聪明劲儿就逐渐消失。加之为俗气习染,渐渐地,灵气尽失,连眼神也失去了光彩。

就算是一个成年人,白天忙忙碌碌,夜晚又颓丧怠惰,不知修养,亦不懂得收敛养气,那不仅身体逐渐被损害,随之,精神也会萎靡不振。

人们知道山间有草木是为美,却不知人心有良善,待人以温情,亦是美。

人们知道树木是吸养雨露、阳光,经历风霜、曝晒,才有了筋骨一般,屹立于林而不倒。

却不知人的身体、精神同样需要天地之气来滋润、养成,才能屹立于天地之间。而这种气,是充斥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也是在夜间修生养息的“夜气”。

01

精神之气

“气”是中国古代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中医里,“气”是运行在体内的极其精微的物质,气不仅是人之身体的生成物质,它还推动、调控着人体的新陈代谢。

如《医门法律》一书中写的:“惟气以成形,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人就是由气形成的,人形由气而生成,并且还蕴含于体内,就有了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等的区分。

除此之外,还有“气脉”、“气象”之“气”,这个“气”则指的是一种运行、循环的力量。这些“气”都是物质之气,除此之外,在中国古代的修心养性中,“气”指的是精神之气。如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文天祥的《正气歌》中的“天地有正气”;曾国藩所谓的“凡事非气不举,不刚不济”。

在中国儒家思想中,养气最主要指的是养精神之气。

02

养气先养心

孟子认为人心有浩然之气,所以,养气,先要养心。

人都有一心,有的人的心一直是蓬勃向上、追求善、美;有的人则不然。在儒家看来,后者的心乃是被私欲蒙蔽了,一旦被蒙蔽,人们就会一心只专注于自己,而看不见、容不下其他人。受私欲的蒙蔽并非无可救治,正是因为人心容易被私欲侵扰、动乱,也才有了养心的必要性。

养心,则要做到“求放心”、“存心”和“不动心”。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此处“放心”指的是丧失了的本心。就像放养的鸡鸭一样,懂得赶回笼子,丧失了的心灵也要懂得收回。

这种释放又不同于现在所谓的“放飞自我”。“放飞自我”是现代人追求真实自我的途径,是一种类似于“放心”的表现方式。即一个人将注意力从别人身上,转到关注自身。于他人而言,会看到他与原本日常表现的巨大反差。但这种反差又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即过犹不及,这时候就需要 “求放心”。

在儒家思想中,人的本心存有仁义礼智的本性,求放心就是要将这些丧失了的内在品性重新找回。所谓“养性”,即是养人心的善与美。

03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在实际工夫中即是“养气”。

孟子道:“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精神之气的浩然之气不仅在人心,它也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间的“义”之气,这种气是至大无外、流行天地之气,人人可拾而得之。

但是要用什么来养气?孟子认为浩然之气要“配义与道”。即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都能坚守心中的道义和原则。一个人要如何证明自己是有道义的?它不是通俗意义上而言的,为朋友两肋插刀,更不是所谓的道德至上的卫道士。

真正的道义是“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所言的“义”。一个人只有在真实的人生际遇中遭受考验——无论窘困,抑或腾达,始终坚守内心的道义,既安详自得,又无愧于他人,如此才能说坚守了内心的道与义。

04

夜气和平旦之气

这种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又如何落实到人的身心修养?

孟子说要“养夜气”。“夜气”按其字面意思即是夜间之气。也是人在夜间生长出来的清明之气,是一种与日间利禄无关的精神状态。

“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孟子·告子上》)

夜气,落到实处,即是好好睡觉。熬夜不仅对身体有种种危害,同时,它也损耗人的精气神,一个人丧失了精气神,就会眼神无光、浑浑噩噩,一个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即像孟子说的“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不懂得养夜间之气,离禽兽也不远了。

这并非危言耸听,我们大致可以从身边人的黑眼圈、倦怠的眼神看出——夜间气的耗损直接就表现在外在形体上。

由此我们也可知,平旦之气的“梏亡”是怎么一回事。平旦之气,即夜气在日间的释放,有了夜气才有了平旦之气,日间的活动实际是对气的损耗。这种损耗,是人的生命力的外在表现,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如果输出过多,而没有输入,即损之又损,终将“夜气不足以存”而至于“梏亡”。

05

不动心

除了夜晚所做工夫,日间的养气是“不动心”。

与孔子所说的“四十而不惑”相对应的,孟子所说的是“我四十不动心”。

这里的“不动心”就是“不动气”。而气之根源又在于心的细微动静处,这细微动静即是念头,念头即是心之志。

志与气的关系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气,体之充也”, “气”即是人之体,是物质性的;但它是由”志“来领导,即“夫志,气之帅也”。

人的内心在很多时候是脆弱无力的,这种无力在于我们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念头的影响,这些念头会让我们的情绪起伏不定,就会因此“暴其气”,随意发泄、滥用情感,将己身之喜怒妄加于人。此时我们的意志即为情感所控制,人心就失去了自主性。所以要“正心”,正其心则正其念。如此,心也就有了操与守,有了操与守,人的意志才能统领心和气。

06

结语

身体的养生容易实行,难的是精神上的“养生”。精神上的养生要认识到,何为人之性,要学会如何持守人之心,才能做好养心。同时,认识了夜气,才知道如何养气。而这种气又不局限于平旦之气与夜气,它更是充塞宇宙间的浩然之气。

所以,善养生者,善养其气,善养气者,即善养浩然之气。人心要懂得存养,又要学会收放自如,同样要做到宠辱不惊的“不动心”。所谓的养生,最后都是养心,而心之志又无时无刻不作用在人的日常行为当中。

·end·

(0)

相关推荐

  • 死亦我所恶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如果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即使因此忧虑(死亡),也不能逃避. 赏 析 这是孟子讲生死是小,道义为大的一句话. 这个世界没有谁不怕死,可是为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七:仁义之心,贵得其养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②于大国③也,斧斤④伐之, 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⑤,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⑥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⑦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⑧焉,此 ...

  • 大道无道,大养无养。道家养生的真谛!

    人生在世,一切顺其自然.如果为了刻意追求长寿.健康,就去各种养生.食补,比如你非常不喜欢吃枸杞,偏偏要泡枸杞茶,这已经是违背了你生命的本质,生命又怎么可能健康的呢? 话再说回来,即使这样使你长命百岁了 ...

  • 养浩然之气 做合格党员 履岗位职责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 ...

  • “人活一口气”,养浩然之气,中医无处不在的“气”

    大家好,我是贺医生, 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这些词语,比如:有气无力,中气十足,精气十足,精气神,浩然之气,元气大伤.这些我们经常听到用到的词语,很多都和中医有一定的关系.像气足的人,坐如钟,站如松,精气 ...

  • 治愈系海南:养眼 养心 养生

    ■ 海南日报记者 赵优 随着北方多地气温明显下降,10月下旬起,"候鸟"老人便开启"年度南北大迁徙".携程相关数据显示,三亚成为2020"候鸟&quo ...

  • 夏天没有精气神?记住这个“七养诀”,养生先“养气”!

    本文专家: 吴中朝,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 陈陆泉,北京同仁医院传统疗法中心副主任医师 彭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学博士 很多人天气一热,就没精神头了.如何唤醒精气神,元气满满?不妨学学元朝邹铉 ...

  • 养脾就是养生,常见的12种脾胃病,资深医...

    养脾就是养生,常见的12种脾胃病,资深医师都这样联合用药! 1.胃溃疡--'联合用药'--雷贝拉组钠肠溶片+双金肠胃胶囊. 2.十二指肠溃疡--'联合用药'--康复新液+铝碳酸镁颗粒. 3.浅表性胃炎 ...

  • 清点最合适冬季养9大养生粥

    第一.扁豆粥 做法: 粳米250克.白扁豆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扁豆粥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夏季中暑所致的吐泻.食欲不振等病症. 第二.鸡蛋花粥 做法: 新鲜鸡蛋花10朵,粳 ...

  • 【节气养生】夏天没有精气神?记住这个“七养诀”,养生先“养气”!

    很多人天气一热,就没精神头了.如何唤醒精气神,元气满满?不妨学学元朝邹铉所撰<寿亲养老新书>一书中的"养生诀". 01少言语养真气 少言语是指说话要戒急.戒快.戒喋喋不 ...

  • 【养十二时辰养生时刻表】1、子时(23:...

    [养十二时辰养生时刻表] 1.子时(23:00--1:00)胆经    常见症状:头晕目眩.口苦.善叹息 2.丑时(1:00--3:00)肝经   常见症状:胸闷.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烦躁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