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丽老师和她的越剧往事
吴燕丽老师珍贵采访视频
吴燕丽老师在弟弟(右一)家中
吴燕丽原名叫吴雪娟,1923年出生于嵊县圳塍村,如今这个村属于嵊州市三江街道。1937年小学毕业后,她与妹妹水娟进本村科班学戏,拜在金铨师父门下,改名燕丽,工生。吴燕丽机灵聪慧,在启蒙戏《绣鸳鸯》中扮演蔡文华,又在《三看御妹》《双珠凤》中分别扮演封加进、文必正,奠定了她的台柱基石。1938年夏天,吴燕丽加入王湘芝戏班,拜王湘芝为师,人称“小湘芝”。王湘芝非常赏识吴燕丽,看到她娇小玲珑,由于请她改演花旦,处处指教提携,培养她与自己配戏。吴燕丽对王湘芝尊敬有加,虚心好学,所以进步很快。王湘芝、吴燕丽虽是师徒,但情同姐妹,吴燕丽先后在《毛龙作吊》《盘夫索夫》《碧玉簪》中扮演刁刘氏、严兰贞、李秀英,王湘芝扮演毛龙、曾荣和王玉林,姐妹珠联璧合,很快在温州、台州走红,被誉为“浙东越剧皇后”。
吴燕丽老师早期剧照(图:的笃越剧)
1949年4月,嵊县“月峰”和“风虎”两个越剧戏班在宁波一带演出。解放大军渡过长江后,宁波时局动荡,人心惶惶,人们哪里还有心情看戏?戏班老板为了赚钱,带着戏班避开战乱来到舟山群岛继续演出。以魏水红、葛少华为首的月峰剧团和以李琴飞、张丽云为首的风虎剧团的姐妹,大多是嵊县人,也有新昌宁波人,看着时局如此动荡,很想回到家乡,可是舟山至宁波的海上交通中断,只好流落海岛。正当剧团难以生存之际,驻守舟山大横岛的国民党八十七军第六团团长的史国元,是一个很喜欢越剧的人,于是他将月峰剧团收编。此前不久,风虎剧团也被第五团收编。越剧姐妹虽然不愿意与他们为伍,但流落他乡有家难归,为了生存只好当了唱戏的“姐妹兵”。之后,月峰剧团和风虎剧团被调到沈家门,两个团进行了整编,重新命名为风虎剧团,邀请号称“浙东越剧皇后”吴燕丽为艺术指导,归八十七军军部直接领导,首演于沈家门剧院。
1950年春天,国民党部队从舟山撤退,大批嵊籍越剧姐妹跟着也到了台湾。不久,风虎剧团奉命在台北市美都丽戏院进行首次演出,剧目是《卧薪尝胆》。当时逃离大陆到台湾的许多国民党官员对蒋介石政权已经丧失信心,此时上演《卧薪尝胆》意在鼓舞士气,有朝一日反攻大陆,但这只是黄粱美梦而已。不料《卧薪尝胆》登台演出时,却是观众的一片唏嘘声。剧团离开舟山时,由于战事紧张,一些行头戏具箱子都没有带上船。现在马上要演出,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重新制作,艺人们只好应付登台。《卧薪尝胆》演的是“路头戏”,台上一桌二椅,演员自行即兴创唱,唱的是老调老腔,穿的戏服也是奇出怪样。在戏中扮演西施一角的张丽云,穿着长衫便裤就上台了。大陆去的老观众紧锁双眉,连连说这哪里像是越剧。台湾的新观众第一次看越剧,想不到如此乱七八糟,一片喝倒彩之声,越剧在台湾地区的首次演出以失败告终。
栖身于风虎剧团的越剧艺人,心情很不愉快,生活也不安定,艺术上难以发展,经过一番争取,1952年她们离开国民党军队系列,建立了以吴燕丽、葛少华、刘宝宝、俞少芳为主的中华越剧团,推选嵊县人钱秋卿为团长。朱凤卿、吴彩英、宋天飞、东方珠为首组建凯歌越剧团,并请女子越剧的花衫鼻祖施银花前来站台。姐妹们回归民间,犹如鸟儿出了牢笼,大家齐心协力,自筹资金,购买服饰、置办布景、排演新戏,赢得了台湾省越剧观众的认可。
中华越剧团成立后,吴燕丽主演的《红娘》轰动宝岛,为越剧在台湾省打开局面立下头功。吴燕丽文武基本功扎实,身段动作敏捷灵活,嗓音圆润优美,念白口齿伶俐清晰,唱腔韵味浓郁,咬字正,喷口有力,不用麦克风也能字字送到剧院每个角落的观众耳里。
来源:的笃越剧,剧照:凯凯, ”周浦大宝贝“分享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