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张声势策略的三大要点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灵皇帝 中平六年 公元189年
董卓之入也,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恐不为远近所服。
率四五日辄夜潜出军近营,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雒中无知者。
俄而进及递苗部曲皆归于卓,卓又阴使丁原部曲司马五原吕布杀原而并其众,卓兵于是大盛。
【译文】董卓刚到洛阳时,步、骑兵总计不过三千,自知兵力单薄,担心控制不住局势。
于是,每隔四五天,就派军队晚上悄悄离开洛阳,到城外扎营,翌日早上再严整军容,大张旗鼓的开进洛阳,让人以为凉州又派来了援军,而洛阳城中没人知道他的底细。
不久,何进与何苗的旧部都归附了董卓,董卓又暗中指使执金吾丁原部下司马、五原郡(内蒙包头)人吕布杀死丁原,乘机吞并了他的部队,从此董卓实力大增。
【解析】一、材料背景
接:三国序章:耳听未必为真,眼见未必属实
何进被宦官所杀以后,按照袁绍的计划,应该是他来接盘何进的兵马,但天算不如人算。
袁绍原因为董卓只是个武夫,没什么想法,又是袁家门生,到洛阳后必定会听自己的安排。
但董卓却不这么想,董卓来洛阳的路上,就不断派出斥候打探洛阳动向,随时准备下山摘桃。
后来张让挟少帝出走,董卓成功的在北邙山脚下,将袁绍的胜利果实截胡,董卓控制了少帝,协天子以令诸侯,三千凉州精兵开进洛阳。
当时的洛阳,光是北军就超过四千人,再加上新设的西园军、执金吾的治安部队、虎贲、羽林的大内禁军、城门校尉的城防兵、司隶校尉的宪兵队、河南尹的地方部队等等
董卓的这三千凉州兵,却是是太少了点,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被联合击败。
董卓幸运的是,成功的截胡了正牌天子,再加上何进刚刚死,洛阳出现了短暂的权力真空,加之凉州军的勇猛,董卓此时也未露出獠牙。
因此各方面都不敢、或不想乱动,董卓才得以入主洛阳,但假以时日,一旦各方势力回过味来,开始联合对付董卓,那董卓是万万干不过的。
所以,时机稍纵即逝,董卓为了争取这短暂的权力真空,从凉州调兵已经是来不及,情急之下便完起了虚张声势的的手段。
最终成为了洛阳最大的军事集团,成功的控制了洛阳形势,再之后便是十八路诸侯讨董了。
二、虚张声势的三个关键点
董卓虚张声势的策略之所以能够成功,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1.保密性
虚张声势的本质,其实是无中生有、小中生大,物质的本身状态是虚无的、弱小的,而想要伪装成真实的、强大的。
其中的关键点就是保密。董卓策略的成功,参与者众多,几乎下属的部队,都要大规模的参与到计划中来。
像这种参与者众多的行动,对于士兵日常、以及行动中的管控,必定要达到最高的监管级别。
务必使大军出、入城途中无一人潜逃,确保大军驻扎期间完全的隔绝性。
否则,如果在策划实施过程中发生人员潜逃和泄密,那董卓的老底就将暴露出来。
一旦暴露出虚弱状态,则不仅无法达到原计划中的目的,反而会被对手大肆宣传和利用,从而导致项目的失败。
这是虚张声势的第一个关键点,保密,像董卓这种多达几千人参与的行动,又旷日持久。
想在保密方面做到滴水不漏,是极为难得的,这也侧面证明的董卓对于凉州军的控制力。
2.趋利性
虚张声势的目的性,还是为了获取支持和利益,因为大多数人都是从众的,他们只会帮他们认为最有可能取胜的人。
董卓要做的,就是将自己塑造成当前形势下,最有可能掌控一切的人,董卓在这种情况下虚张声势,目的是极为明确的,就是要看起来像一个能赢的人。
董卓的目的是将自己所做的这个项目,业绩吹起来。业绩吹起来了,跟投的自然就多了。
虚张声势本身,并不是为了虚张声势而虚张声势,虚张声势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单纯的为了虚荣心,或者其他利益不成正比的事情而虚张声势,是没有必要的。
3.转化性
董卓虚张声势放出的政治信号,无非就是我兵很多,你们别乱来,你们快来投靠我。
虚张声势不是乱吹的,而是要考虑到后续是否能够落实,也就是虚张声势必须具备由虚转实的能力。
说白了,虚张声势的关键点,就在于你吹的这个牛逼,未来是不是可以兑现,如果是闭着眼睛瞎吹,发布的利好到期没有兑现,那这虚张声势,反而成了搞臭信用的坏东西。
董卓虚张声势的策略,是具备由虚转实的能力的,董卓需要稳定局势,因此低调的虚张声势,炫耀武力。
而当时的洛阳,何进兄弟新死,又还有很多没有归属的是军事力量,这些军事力量,很多都不具备成为扛把子的资质和实力,继续找一条大腿靠拢。
这些军事力量就是增量,他们可能投靠袁绍,也可能投靠其他人,也可能自立门户,他们在观望形势。
董卓通过炫耀武力,本质上还是为了吸收武力。
当洛阳的大部分无主军队都被吸收进董卓阵营以后,董卓的虚张声势就真正由虚转实了,真正变得兵力大盛,之前吹过的牛逼,也就兑现了。
能不能将虚张声势的策略由虚转实的关键,就在于想要什么,就用什么虚张声势。
紧接着再利用虚张声势吸附来的增量,去将原来吹出的牛逼兑现,这样一来,虚张声势就由虚转实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