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宪问篇(十一)

01

   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11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02

   释  解      

老师说:“孟公绰是个恬静寡欲的人,自律廉洁,作事有条理。当年崔杼在齐国专权,为扩张自己的权势,曾率师攻伐鲁国,孟公绰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其攻伐态势,作出了'齐师之来不会为患’的正确判断,展现了其大夫应有的才智。当今,如果孟公绰在世,让其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宰长老,其仁德足以让人敬重为正身表率,其才智足以治乱安民使人敬服,因此让其施展才华,发挥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这样有德有才的人即使做了滕国、薛国的大夫,也不可以扭转小国綦亡之势,不可以尽到一个小国大夫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03

   释  字     

优(優)
《说文》:優:饶也。从人憂声。一曰倡也。于求切。段注:食部饶下曰:“饱也。”引伸之,凡有余皆曰饶。《诗˙瞻卬》传曰:“优,渥也。”笺云:“宽也。”《周语》注曰:“优,饶也。”《鲁语》注曰:“优,裕也。”其义一也。引伸之,为优游,为优柔,为俳优。《商颂》“布政憂憂”、《小雅》“既瀀既渥”,今本皆假优为之。……一曰倡也。倡者,乐也,谓作妓者,即所谓俳优也。
《广韵》:優:饶也,亦优倡。
汉字“优(優)” 从人憂声,憂字上从頁、中从心、下从夂,会心有所思现之于面部、缓步徐行之意。《说文》“憂,和之行也”,指行步从容不劳之貌。今专用为忧愁义,是其引申义。从人,表示缓步徐行怡然自得之貎。《说文》:“优,饶也。”指物的充裕,富余。本义指人在某一方面宽裕有余,也指对所从事的事能胜任有余。引申指出众的,美好的。

04

   素说     

前一章通过“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让人们把握仁德君子的行政难易之处,期望行政者从惠民富国的“富之、安之”的行政开始,使民众安居乐业后再施以仁德礼乐教化的行政次第之要。本章通过对孟公绰的德行才干的评说,让人们从其可为和不可为中,体悟仁德行政者施展其德才需要君臣上下一致从仁向善的通力协作,把握行政的顺道的可为和逆势的不可为。
老师说:“孟公绰是个恬静寡欲的人,自律廉洁,作事有条理。当年崔杼在齐国专权,为扩张自己的权势,曾率师攻伐鲁国,孟公绰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其攻伐态势,作出了'齐师之来不会为患’的正确判断,展现了其大夫应有的才智。当今,如果孟公绰在世,让其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宰长老,其仁德足以让人敬重为正身表率,其才智足以治乱安民使人敬服,因此让其施展才华,发挥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这样有德有才的人即使做了滕国、薛国的大夫,也不可以扭转小国綦亡之势,不可以尽到一个小国大夫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本章需要注意“不可以为滕薛大夫”不是指孟公绰不能胜任藤国、薛国的大夫,而是指在霸道为王的时代,象藤国、薛国这样的小国,必然会面临小国綦亡的局势,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即使仁德君子也无法逆流挽救的。本章如果是指孟公绰不能胜任大夫之职,那么其何以为鲁国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齐崔杼帅师伐鲁。襄公患之。孟公绰曰:'崔子将有大志,不在病我,必速归,何患焉!其来也不寇,使民不严,异于他日。’”可见,孟公绰在崔杼率师伐鲁之时,是尽其大夫职责的。牛泽群在《论语札记》中说:“'不可以为’良非《集解》、《集注》所云'小国政烦’之故。夫弱国无外交,附庸小国亦近于政无。而春秋五霸有晋,三家分晋有赵、魏,此当时重卿之宰,尚'优游而有余裕’(《论语义疏》),焉'不可以为’小国大夫?”程树德在《论语集释》的别解中引《四书翼注》:“孟公绰非一味无能人。齐师伐鲁,将求救于晋,公绰曰:'崔杼将归弑君,必不纵暴于我。’齐师果归。谓之智士可矣。区区鲁大夫,何至不能胜任?夫子之言,别有所指。鲁至定哀间,晋卿将篡,,赵魏之家,不可以董安于、尹铎之徒附益其势;滕薛之国,非得管仲、子产亦不能救其衰矣,非为公绰言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