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八佾篇(15)

一原文八佾第三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试解】孔老师年少之时便爱好礼,年轻时已颇有名声,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博学而精通礼仪的人。一天,孔老师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询问,都要请教。有人便说:“谁说鄹邑大夫的这个儿子懂得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发问,似乎一点儿也不懂礼仪。”孔老师听到后说:“我在太庙中看到的事,求教于先辈,是因为做事必须依礼而行,要让存乎于具体礼节背后的那颗仁德之心得到彰显。对于自己不知道的礼仪,我要向先辈请教学习,明白在具体的礼节背后的道理,能让自己在行为上守职守分,不僭越礼,从而保证有序地践行礼。对于自己已经明白道理的礼仪,我要问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做到了真诚恭敬,以防止自己万一有所不知而产生的失误。我每事问是为了让自己不迷信、不盲从,从而端正自己,使自己小心谨慎地行事,这些正是礼所要求的做法啊。"二释字孰《说文》:孰:食饪也。从丮𦎫声。《易》曰:“孰饪。”《玉篇》:孰:《说文》云:食饪也。《尔雅》云:谁也。汉字“孰”字形象一人带着煮熟的香肉拜祭于宗庙之前,向祖先问卜,求解疑惑。引申出表示疑问或反问的含义。是《说文》:是:直也。从日正。凡是之属皆从是。𣆞:籀文是从古文正。《洪武正韵》:是:是非之对,又正也,直也。“是”字从日正,籀文日下有一直画,表示立竿之形,日正则竿影正,本义为直,为正。三素说在前一章中,老师说出了自己作为一名商人的遗民,没有死守商人的礼乐传统,而是选择了比商人礼乐制度更完美的周礼。周礼是借鉴了夏商二代的礼而逐步趋向完美的。从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倡导的是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看到的是择善而学,择善在而从。这章讲述了老师为学的态度。老师年少之时便爱好礼,年轻时已颇有名声,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博学而精通礼仪的人。一天,老师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询问,都要请教。有人便说:“谁说鄹邑大夫的这个儿子懂得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发问,似乎一点儿也不懂礼仪。”老师听到后说:“我在太庙中看到的事,求教于先辈,是因为做事必须依礼而行,要让存乎于具体礼节背后的那颗仁德之心得到彰显。对于自己不知道的礼仪,我要向先辈请教学习,明白在具体的礼节背后的道理,能让自己在行为上守职守分,不僭越礼,从而保证有序地践行礼。对于自己已经明白道理的礼仪,我要问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做到了真诚恭敬,以防止自己万一有所不知而产生的失误。我每事问是为了让自己不迷信、不盲从,从而端正自己,使自己小心谨慎地行事,这些正是礼所要求的做法啊。"本章告诉人们老师的博学多能,对周礼的精通,对礼制的熟悉,这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不懂就问,谦虚好学问来的,是自己在具体的实践中,认真恭敬的践行而得来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的治学态度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正是这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成就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卓越。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本章有不同的解读,有学者认为是孔子感叹当时祭祀之非礼,诸候王僭越礼制的行为,因而孔子一入太庙就诘问不符合礼制的每一件事,意在期望能回归正常的周礼。此解释似有道理,但是仔细分析文本,后面的“鄹人之子知礼乎”一句,告诉了我们,此时孔子尚是青年,决不是已“知天命”的孔子,也不是"耳顺"的孔子,更不是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孔子,因而此说似有不当。本章其实是表述了孔子的谦虚谨慎,对每一件事都能保持问一遍以求得确认,印证自己的所知和未知的修养。在《论语》当中“入太庙,每事问”出现了两次,另一次在《乡党篇》中,不过在那篇之中的意思应该是对诸候王僭越礼的诘问。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