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27日原创微头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大家的幸福感却在下降,心里疾病却在增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由西班牙备受欢迎的心理医生拉斐尔·桑坦德雷乌所写《让人生停止灰暗的艺术》中,说道
舒适不是幸福。
我们人类在进化的整个过程中,绝大多数科技发明,都是为了带来舒适和便捷。
技术确实给人们提供了舒适。但是,问题来了。
数据显示,十几年来,人们的心理健康指数一直在下降,而且这个趋势没有缓解的苗头。
心理健康的人,却觉得不幸福不快乐,越来越多。人们这才意识到:舒适并不等于幸福。
可是,人们不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还是前赴后继地追逐舒适。
比如,“站着不如躺着,好吃不过饺子。”“何以解忧唯有暴富。”“葛优躺”等等。
人们逐渐对舒适上瘾,甚至形成了依赖症。简单讲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尤其,物质的丰富可以满足人们各种感官的享受。这就让人们高估了舒适的力量,甚至认为舒适就是快乐和幸福的源头。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在向作者咨询的诸多人中,有一位叫Tony的咨询者就很有代表性。
他非常依赖安静,他觉得只有极致安静的环境才能让自己舒服。于是,他多次搬家,就因为不能忍受邻居传来的噪声。他们出去度假,也频频更换酒店,想选择那个更安静的。至于孩子,他们是完全不考虑的,因为孩子太吵闹了。
因此,他患上了安静舒适依赖症。
可是,他也从此失去了生活。他每天都在为寻找安静的环境而奔波。他一点儿也不快乐,一点儿也不幸福。
类似的依赖症还有,只有在买东西时才感觉舒服的购买依赖症;只有吃到甜点时才感觉舒服的甜食依赖症;只有睡懒觉才能感到舒服的懒觉依赖症等等。
为什么舒适是一种假象呢?
原因很简单。
一位咨询者向作者抱怨,自己每天晚饭之后必须吃一大块巧克力,如果不吃就会感觉不舒服。
而作者说:“如果巧克力从地球上消失了,你会有其他取悦自己的方式吗?”
咨询者说:“当然有的,我可以吃水果,吃酸的,吃乳酪取悦自己。”
所以说,我们对任何产品的依赖,本质上是一种假象。因为一旦它消失之后,你会发现:舒适没有那么重要,它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束缚;舒适是稍纵即逝的,很难对心灵产生影响;当舒适成为枷锁后,你就会被它控制,快乐生活就成了妄想。
看穿了它的本质之后,你应该能够得出三个结论:首先舒适跟幸福是两条平行线,你离舒适越近,就离幸福越远;过度追求舒适,你会逐渐脱敏,最终对舒适感觉索然无味;如果你不再关注舒适,而是自然健康的生活,你看待问题才不会偏执,才不会像托尼一样,一言不合就搬家。
很多人追逐舒适生活一辈子,到头来才发现舒适并不能带来幸福。所以,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在让自己不舒适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和提升,反而能带来成就感和幸福感。认清了这一点,你可能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我对于这段话还是不能完全理解。我更倾向于把这段话中的舒适理解为舒适圈,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一个环境中待到感觉很舒服,
不能再激发自己成长的地步的时候,他就要想办法让自己脱离那个环境,找寻能激发自己进步和成长的环境。
小三的征途是男人。这句话看似很对,其实是不完全对的。我看了很多关于小三的实录故事,有的小三的征途并不全是男人。
有的是借助男人往上爬,有的是借助男人学习更高端的技术。对于这种小三,她的征途是利用男人,男人不过是她的一个跳板,
而不是全世界。
这算是高段位的小三。我们看待问题也是要与时俱进的,很多年前的小三确实把男人当一切,做小三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得到男人。
可是,现如今的小三有的则是把男人当跳板。
感情很难有公平而言。处在一起的感情就像拉绳比赛,不爱的哪一方总是占便宜,爱的哪一方就会选择忍让。
待到感情起变化的时候,也是不爱的哪一方先做好准备,冷漠,利己,无情都给上演出来了;
而爱的哪一方,还往往处在感情中,企图去感化对方,让其放弃分离,即便在知道人家已经死心的时候,也会表现的更歇斯底里一些。
那种情况不再去企图感化对方,也不歇斯底里呢?那就是对方已经让其心死。
我想最初开始的时候一定是报有很大希望的,这个心理变化的历程是艰难的,痛苦的,但是,一旦经过并能重新开始的人,往后的内动力会更大。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想办法把这种内动力变为事业发展的动力。
看到赵丽颖520时淡然的表情,我发现对于现代女性,尤其是事业成功的女性,离婚虽然算不上是件好事,但是,也已经谈不上是“天塌下了”的了。
现如今的女性,对于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淡定。真说不定在他们的内心中,为离婚伤感的那点精力还不如去赚钱划得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