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急救?你可能不知道心肺复苏最早也是中医发明的!

说到急救,大多数人首先想到就是大名鼎鼎的“心肺复苏术”!目前普遍认为,心肺复苏这一技术最早由奥地利医师彼得·沙法于1957年在其撰写的《复苏ABC》一书中首次提出。然而熟悉中医,读过《金匮要略》的朋友心里应该都很清楚,“心肺复苏”这项技术,其实早在我国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就已经初具雏形了。

《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救自缢死方条记载: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须臾,可少与桂枝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好,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从这段记载中不难看出,早在东汉时期,彼时的中医就已经掌握了“心肺复苏术”中最关键的两个环节——“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

有人会说,胸外按压我看见了,上文标红的第一句话就是,但人工通气在哪呢?

“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

与今日不同,在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下,开展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极为不便的。但我们的祖先用了一种极为巧妙地办法以达到人工通气的目的,这便是通过“咽鼓管”给气。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我们耳朵的鼓室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它通过一个“密道”与鼻咽相通,而这个“密道”就是咽鼓管。虽然这种方法的通气效率较口对口人工呼吸而言比较低,而且往往需要“以葱刺耳,耳中、鼻中血出者莫怪,无血难治,有血是候(语出《肘后备急方》)”,即用葱心将鼓膜刺破,以便施救人员将空气从外耳道吹进咽鼓管,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已是中医先贤们能想到的最优解了。

除此之外,上文中还明确说到,依此法施治约“一炊顷”,也就是半小时左右,病人即有可能“气从口出,呼吸眼开”。现代研究认为“抢救人员在实施CPR时应该至少坚持25分钟,甚至延长至35分钟以上则更好”,在这点上,不得不承认这和我国东汉时期的认知是持平的。

另外,《金匮》中对于“自缢”这种颈部外伤的病人,也明确提出要“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保持颈部的牵引固定,使患者头部稳定保持在身体中线上。这无疑是科学而先进的。

当然,虽说在历史上,中医较西医提出“心肺复苏”的时间至少早了将近2000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的心肺复苏术无疑较2000年前的老办法更为规范,更为先进,成功率更高。其实在很多疾病上,中医的认识成型很早,但发展却很异常缓慢,所以,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将中医中药发挥出其本来优势,这也是我们当代中医人要面临、要思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