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泳春,中国农科院教授,果树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果树营养学研究。著书有《曹泳春务果论》和《果树营养循环学》。
7月20日~8月10日,是苹果晚熟品种果实的迅速膨大期,可以说在这短短的20天时间内,果个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通过长期大量的实践证明,此期早一天冲肥和晚一天冲肥,效果都不一样。苹果果实生长过程,在外部形态的变化上可分为果实发生期、萼片闭合期、梗洼形成期、色泽变化期。果实的生长和发育,需要经过细胞数的增加和细胞体的增大两个变化过程。
果实细胞数增加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果实细胞进行旺盛分裂,细胞数量急剧增加。苹果果实的细胞分裂从开花前已经开始,到开花期暂时停止,授粉受精后继续进行。对苹果细胞分裂的观察表明,开花前1个月,果肉组织已有17层细胞,开花前细胞旺盛分裂;至5月17日果肉细胞已增加至33层;6月11日果肉细胞迅速增加至65层。苹果果实分生组织中没有形成层,因此,在细胞分裂阶段,外观上果实以纵向生长为主,果形为长圆形。果实细胞体增大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容积和细胞间隙不断膨大。到果实成熟时,果肉细胞间隙可占果实总容积的20%~40%。在果实细胞膨大阶段,随着细胞溶解和细胞间隙的增大,果实横径迅速增长,果实由长圆变成椭圆或近圆形。
从果实发育过程看出,由果肉细胞数量和细胞容积决定着果实大小。因此,作用于前期细胞数量和后期细胞体积的内外界因素,都会对果实大小产生影响。
开花时,一个苹果果实约有200万个细胞,到采收时,果实内约有40000万个细胞。开花时幼果内要有200万个细胞,花前细胞分裂必须达到21次,而花后只需分裂4~5次,通常,这在花后3~4周内即可实现。因此,树体营养状况,特别是早期的营养状况,对果实大小影响很大。
作为有机营养的有机质可以促进花芽的形成,作为无机营养的氮能够促进细胞的立体性分裂,磷能够促进细胞的纵向分裂,钾能够促进细胞的横向分裂。所以,秋季9~10月份要施有机肥,3下4上要施高氮肥,5下6上要施高磷肥,7下8上要施高钾肥。
果形
果形是苹果外观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通常以果形指数来表示。苹果为子房下位花,由5个心皮组成,包裹在花托之中,一般苹果品种每个心皮有2个胚珠,充分受精后,可以形成10粒种子,但多数品种果实中,只有5~8粒种子。一个果实内种子数量的多少,对果实形状有重要的影响。无正常种子的相应部位,幼果期生长缓慢,致使果实纵切面不对称,影响果实外观。这种现象与因缺少种子导致的内源激素合成、分布不均有关。另外,花的质量、负荷量、果实着生状态、气候条件等对果形也有影响。同一植株上早开的花、同一花序的中心花果实的果形指数较高;负载量过高,则使果实变扁;果实着生时,果顶向下的果实较高壮,而果顶倾斜的果实偏斜率高,尤其是富士;花后气温凉爽湿润,有利于苹果纵径的伸长,但花后气温过低(<15℃)时,不利于细胞分裂而使果实趋于扁形,夏秋多雨则使果实横径增长较大,果形常易变化。
果色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是决定果实颜色的三大类植物色素。这三种物质显示的颜色分别是:绿色、黄色、红色,在正常成熟的果实中,叶绿素显示的颜色(绿色)褪去,或与类胡萝卜素显示的颜色(黄色)构成果面的底色,花青素显示的颜色(红色)构成表色。因为这三种物质在果皮内生成的比例不同,而形成各种色调的果子。所以,后期果树尽量控制氮肥施用。花青素的形成须有糖的积累,糖度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即可上色。在一定范围内,叶片不使果实过度遮荫的情况下,叶面积越大,上色越好,但树徒长,枝叶停止生长晚,虽然叶果比增多,但碳水化合物消耗在枝叶生长上,不利于上色。所以,在果实采摘前10~15天内,注意摘叶。日光有助于色素增加,它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使更多的糖分流入果内;还可直接诱发色素形成。所以,在摘叶的同时注意疏枝。适当低温能加速叶绿素的分解和增加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特别是夜间的低温,可减少呼吸强度,增加糖积累,可使蛋白质合成减弱,促进色素的形成。所以,脱袋最佳时间应当选择在9月25~10月5日之间。土壤水分适当欠缺,可促使不溶性碳水化合物转为可溶性糖而有利着色,所以,在后期要适当的进行控水管理。氮素过多红色变淡,减少糖向果内转移,妨碍糖的蓄积,不利果实着色。钾对着色有良好效应,能够提高果实糖分积累。磷能促进果实成熟,调节激素产生和激素平衡。硼能够促进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糖从叶片往果实或者根系输送。果实细胞分裂期,生长素、赤霉素、BPO、细胞分裂素都参与其活动;果树细胞膨大期,种子的胚和胚乳所形成的植物激素能促进果肉的发育;乙烯和脱落酸等激素能促进果实成熟;氨基酸、海藻精、芸苔素内酯能促进果实着色。在果实膨大期,果皮细胞不会增加和增大,而钙元素能够促进果皮的强度、厚度、硬度和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