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树那人(左传海) | 作文模拟
教师随笔
大家一起来吧,把我们身边的教育故事写出来,写好它,既是我们教育历程的印记,也给同行们以启发,还让孩子们领略了老师们的好文采。
现将近几年所写的高考及一模作文下水文整理发出,请指教。全是记叙文(小小说),是我几年对高考写作的尝试——高考不一定非得一定要写议论文。我坚决提倡好的学生还是要多写一点记叙文的。
——左传海
【2010年上海市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那山那树那人
左传海
两山夹一河。
河边的山上是翠绿的林子。湍急的河水流到这里把腰一扭,从林子中间穿过,霎时变得不声不响,如同一个正在贪看林中美景的姑娘,格外清格外静格外柔。
左边山上的林子的叫“上林”,右边的就叫“下林”。 “上林”的主人叫李余,“下林”的主人叫张干。
两片林子隔河相望,两个主人天天见面,见面的地点就是河中心那个小小的“岛子”。
林中淡淡的雾气还未散尽,青草尖上挑着晶莹的露珠。李余赶着十几只山羊涉过浅水来到了“岛子”上。
羊儿在静静地吃着青草,林中传来鸟雀的轻鸣,他回头望望身后的林子,唉,日子真不经混呵,十几年了,人老了,树也长大了。轻轻笑了一下,他燃起一支烟。
对面的林中传来了刺耳的锯木声,李余皱了皱眉头。他向那边喊一声:“兄弟,歇会吧,喝口水,我这里有你嫂子刚泡的苦菜茶!”林中的锯声停了一小会儿,有人应道:“干活趁早呵,再锯它几棵吧。造纸厂又来收了,不管大小不论粗细,按斤收,现钱啊!”
伐树的是张干。
李余向前紧走几步:“树还小呵,别太急了,再等几年吧!”“钱上不能等呵,等几年,黄花菜都凉了!”
锯木声停了,对面的林中树枝一阵剧摇,张干倒拖着几棵小树钻了出来。“纸厂真大方呵,乱枝子烂叶子都能换钱……”他笑嘻嘻地,哗哗地趟过河水。
李余轻轻地摇摇头,换了个话题:“弟妹还没回来吗?”张干接过李余递上的纸烟,止住了笑:“别提她,提她就生气!才让她伐了十几棵树,就累跑了,跑了就不回来了。”
李余蹲下身去,把掐灭的烟头儿用力摁在泥中,慢悠悠地说:“伐树是重活儿,弟妹身子骨弱,干不了啊。”
“不经累,不过日子,这种女人,就不是我张干的女人!”
“事儿都有个分寸呵,伐树要分大小,干活要有轻重。砍光了,累倒了,都得不偿失啊!”
“分寸?分寸能当钱使呵。我就知道干活能挣钱,砍树能换钱,其他的都是他娘的扯淡哩!你说,我们包山栽树为的是啥!”
“为的是啥?”李余把眼光粘在了最高的那棵树的梢头上,喃喃地说,“是为钱,也不光是为了钱呵……咱得多往后想想啊!”
“往后想,没有钱怎么往后想?现把现的钱才是最好的,其余的……哼!”张干把手中的烟头狠狠扔到地上,拿起油锯,头也不回地又进了林子。
听着那又响起的锯声,李余怔怔的望着河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几年后,一场大水,“上林”的对面,一片乱石,寸草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