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幼年丧父中年入狱,与妻子叶毓芬合称“生物界居里夫妇”
生活如同海洋一般,常常翻涌惊涛骇浪,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最终抵达彼岸。
童第周便是全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绘制出了如夏花般绚烂的人生图景。
从小出生在农村的童第周,家境并不算差。
父亲是村里的私塾先生,教书育人,童第周也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知识。
整个童家的学习氛围也较为浓厚,算得上是小村庄的"书香门第"。
童第周自幼便对世界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他在门前玩游戏的时候,意外发觉家门口的石板上,竟然有一列排得整整齐齐的小洞。
童第周疑惑不已:"这是谁凿的洞?为什么凿得如此整齐?"
怎么也想不明白的童第周,急忙地将父亲从屋内拉了出来,想要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父亲看到"好学"的童第周,不免心生欢喜,打趣他道:"这并不是人凿出来的,而是屋檐上的水滴下来造成的。"
童第周见父亲如此"胡言乱语",便质问父亲:"怎么可能呢!水打在石板上不会疼么,又怎么在这么硬的石板上凿出小坑呢?"
父亲只好耐心解释道:"一滴水虽然不足以敲出坑,但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水不断地滴下来,就可以在硬的石板上滴出坑来,还能穿石呢!"
童第周对这"水滴石穿"的道理似懂非懂,他在静静地等待一场大雨,验证父亲的话。
大雨来袭,童第周搬着小板凳端坐在门前,专心看着一颗颗水滴从屋檐上落下,滴在石板上。
他这才明白,原来水滴真的可以穿石,只要不断地累积下去!
对这一微小道理的领悟,影响了童第周的一生。
但生活就是这样变幻莫测,让人无法预知究竟是意外先来临,还是明天先到来。
童第周的父亲不幸去世,没了启蒙老师的指导,童第周的哥哥们很是着急,他们希望小弟能够好好读书,将来有一番出息,不至于再回来干农活。
哥哥们将童第周送往了浙江省立的师范学校学习,但童第周却有自己的想法:他想要去排名前列的宁波效实中学学习知识。
当时的效实中学有着严格的入学制度,不走后门,考生经过笔试、面试的筛选合格后方得入学。
由于童第周幼时,均是在私塾中度过,未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离合格线有着很大的差距。
但这点差距可没难倒童第周,抱着"滴水穿石"的精神,童第周每晚学习到深夜,母亲半夜起床时还能看到他屋内闪烁的灯火。
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春秋,童第周终于拿到了进入效实中学的资格。
他满怀欣喜地以插班生的名义进入了三年级,但学习还未开始,打击便接踵而来。
童第周靠着恶补才勉强进入合格线,与那些早已受到学校教育的孩子有着显著的差距,并遗憾地成为了班级上的倒数第一。
看着成绩单上碍眼的数字,童第周留下了伤心的泪水,随即化悲痛为力量,决定用晚上睡觉的时间恶补学习。
于是,在宿舍外的路灯下,同学们总是能看到童第周的身影。
时间一长,大家纷纷揣测童第周深夜未回宿舍,是不是陷入了恋爱之中?
有人担忧童第周的学业荒废,向班主任陈老师打起了"小报告"。
陈老师很是看重童第周的身心发展,决意一探究竟。
夜晚,陈老师走出宿舍楼便看见路灯下瘦弱的童第周,他悄悄地靠近童第周,却意外地发现童第周不过是在借着灯光演算数学题目。
陈老师的疑惑变成了满满的心疼,他开口让童第周早点回去睡觉,明天再学习也不晚。
童第周却略微带着哭腔的语气说:"不行,我不想要倒数第一,我一定要把功课赶上去。"
见童第周如此地坚决,陈老师也不再三劝说,他心里充满了骄傲,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刻苦学习的学生感到自豪。
天道酬勤,童第周的辛勤学习,最终换来了各科成绩平均分七十以上的好成绩,其中几何还拿到了接近满分的成绩。
靠着这股韧劲,童第周继续拼搏,在高三的时候更是拿到了班级第一的好成绩。
这两个"第一",增强了童第周的自信。
他开始明白,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努力,就能达到和他人同等的水平,甚至超越他人。
所谓的天才,也不过是那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组成的。
凭借着优越的成绩,二十岁的童第周可以直升上海圣约翰大学。
命运却在此时,又与他开了玩笑:家里的顶梁柱大哥意外病倒,急需人回家照顾。
想到大哥在父亲走后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童第周果断放弃了直升大学的机会,回家照看生病的大哥。
照看病人的期间,童第周的学业仍旧没有荒废。
家中长辈亦鼓励童第周继续深造学习,不可中途而废。
带着家人的期望,童第周先后报考了北大和东南大学,但均未被录取。
不气馁的他直接跑到上海复旦大学做起了旁听生,不久后便考入了该校的哲学系。
进入哲学系的童第周四年默默无闻,学业上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倒是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朵桃花:叶毓芬。
叶毓芬与童第周同为浙江老乡,读书生涯也颇为相似。
只不过童第周顺利迈入了大学,而叶毓芬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
两个人惺惺相惜,互通书信,表达着自己对于人生、科学的看法与认知。
童第周学成毕业之后去了浙江桐庐任基层公务员,与素未谋面的叶毓芬成功"面基"。
叶毓芬
见面之后的二人并不尴尬,倒像是多年未见的好友,有着源源不断的话题。
叶毓芬鼓励童第周去追求自己心中的热爱:生物学,而不为这五斗米而折腰。
思虑再三,童第周决意采纳叶毓芬的建议,辗转于复旦校友之间,拿到了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助教的举荐信。
把自己安排好之后,童第周为报答叶毓芬的激励之恩,打算拿出部分工资,以资助的名义鼓励叶毓芬进入复旦大学生物系就读。
一来一往,童第周与叶毓芬之间的感情越发地浓厚,学术上的惺惺相惜最终迸发了爱情的火花。
随着童第周在南京中央大学稳定下来,叶毓芬也向复旦提交了转学手续,申请调往南京中央大学继续学习。
二人结束了异地恋,本以为幸福美满的生活就要到来。
可谁知,童第周因为担任助教时成绩优异,得到了该系稀缺的出国留学的机会。
一旦出国,童第周与叶毓芬便是异国恋。
童第周既担心叶毓芬孤身一人在国内难以支撑生活,又舍弃不了对生物学的热爱,做出了惊人之举:与叶毓芬结婚!
在宁波的小旅馆中,二人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随后,童第周前往比利时学习,新婚夫妻就此劳燕分飞。
留学生活异常地艰苦,童第周寄生在一间小阁楼中,靠着面包干和白开水勉强度日,奖学金申请的结果迟迟不下来,让童第周很是焦心。
而远在国内的叶毓芬情况同样不大明朗,刚诞下两人爱情结晶的她正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风险,童第周又没有多余的钱财接济她,陷入了困境之中。
峰回路转,当时南京中央大学的蔡教授得知叶毓芬的情况,千方百计给她找了份大学助教的工作,及时地缓解了叶毓芬的经济危机。
叶毓芬这边的情况有所好转之后,童第周的生活越日渐愈下。
当时国外对中国留学生并不待见,以至于童第周申请的奖学金迟迟不出结果。
童第周的生活费经不住国外高消费水平的考量,钱包很快就见了底。
刚稳定下来的叶毓芬不忍心看丈夫饱一顿饥一顿的生活,拼命节省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费,还四处投稿,将微薄的稿费和积攒下来的生活费全部寄给了童第周,只求童第周在国外专心学习。
大洋彼岸的童第周感受着妻子的情深意重,为了不辜负妻子的厚望,他常常在实验室呆到深夜才回去睡觉,专心攻克当时的科研难关。
天有不测风云,还未拿到好成绩的童第周,却惹下了"大祸"。
当时正值国内爆发"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消息传到童第周的耳中。
他无法按捺住自己那颗躁动的心,决意以实际行动表明对日本侵略行为的反抗。
童第周带头发动中国留学生,前往日本驻布鲁塞尔的大使馆进行抗议。
但这一抗议并没有产生任何效果,反而被当地警方以扰乱社会治安为名,逮捕了带头人童第周。
逮捕之后,布鲁塞尔政府在中国与日本两国之间,拟保持中立的态度,便判处童第周两个星期的徒刑,缓期执行。
遭受这一巨大屈辱的童第周意识到,光是自己的强大仅仅可以保护家庭,但倘若国家不强大,又何来保护家庭一说?
回到学校的他,更加奋力地学习。
1934年,童第周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了布鲁塞尔博士学位,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童第周与同事在商讨研究事项
这时,有人以丰厚的报酬劝童第周留在国外继续深造,被童第周坚定地拒绝了。
与亲人、祖国阔别多年的童第周,一心只想回到祖国大地,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一番贡献。
他也想回到苦苦思念的叶毓芬身边,承担起一个丈夫应当承担的责任。
几番折腾,童第周再次踏上了回国的游轮之上。临近码头,他望着那片模糊的故土,望着码头上那熟悉的身影,不怎么爱哭的童第周潸然落泪。
叶毓芬与女儿一道来码头迎接童第周的归来,三人满怀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
叶毓芬这多年的等待与守候,最终酿成了甜蜜的酒,滋润在她的心头。
与家人们短暂温存之后,童第周立马投入了工作之中。
他应山东大学生物系的邀请,带着一家人前往山东就职。
没想到,板凳还没有坐热活,国内就爆发了全面抗日战争。山东大学整体南迁,童第周一家人也来到了四川宜宾。
由于战争的爆发,物价飞快地上涨,实验条件极为艰苦。
这一切的困难都没有吓倒童第周夫妇,他们心里始终悬挂着"科学救国"四个大字。
这日,童第周夫妇在街上买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却意外地看到了一台老旧的显微镜。
二人激动不已,想要买下显微镜回家做实验。
可谁知,老板却开出了天价:六万块。
六万块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童第周夫妇二人,要不吃不喝攒两年才能攒齐。
回到家中,童第周始终念念不忘那台显微镜。
叶毓芬见他如此惦念,便鼓励道:"不如,我们明天就去把它买下吧。"
听到妻子支持的话语,童第周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劲,连忙说:"好好好,谢谢妻子!"
第二天,二人一大早就来到旧货摊,打算掏出全部家当买下显微镜。那老板却坐地起价,开口便是六万五。
夫妇二人斥巨资买下的显微镜
这可把童第周夫妇为难住了,要知道这六万块都是二人拿出了所有身家才筹齐的,又去哪里弄出多的五千块。
他们万般恳求老板以六万块出售,但老板铁定了心一定要卖六万五。
无可奈何,童第周夫妇只得留一人在摊子旁边留意显微镜的动态,另一人火速赶往朋友家借钱。
东拼西凑之下,夫妇二人勉强凑够了六万五,成功地买下了显微镜,但也因此欠下了不少外债。为了科学,童第周夫妇心甘情愿。
拥有显微镜之后,解决了实验的部分问题。
但由于家中光线不大好,影响实验的照明,二人决定由童第周做实验,叶毓芬在旁边用手电筒或是煤油灯照明。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之下,童第周夫妇却做出了大成绩。
经过周密的实验操演,精密的数据演算,二人在关于鱼卵的发育能力以及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之上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
论文手稿
夫妇二人接连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当时国外的研究者纷纷称童第周夫妇为中国的天降紫微星。
童第周夫妇名声大噪,但并没有为名声所困。
建国前夕,童第周被美国耶鲁大学邀请任客座研究员,并以高薪挽留童第周留在美国工作。
童第周那颗赤子之心,依旧未变。他执意拒绝了美国的邀请,回到百废待兴的国内,希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再次回到国内的童第周找到竺可桢,提出了建设中国海洋研究机构的设想。
竺可桢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童第周的请求,并以负责人的名义给童第周拨了巨款。
童第周建立海洋研究所
带着这笔巨款,童第周组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海洋研究团队,奠定了国内海洋研究的基础。
这一切,均离不开叶毓芬的支持。
叶毓芬不仅是童第周生活上的帮手,更是科研事业的好助手。
研究文昌鱼产卵的时候,叶毓芬就一心陪伴着童第周在实验室观察、记录、解剖以及实验,一呆就是几十天。
童第周偶尔因为实验数据产生差异而感到心烦意乱的时候,叶毓芬也会强忍着自己接连工作的不适,尽力安抚丈夫的情绪。
由于童第周在海洋研究所身兼多职,行政工作也由他负责,往往会因为怕人背后说闲话,而否定掉叶毓芬提交升任教授的材料。
而童第周的光明磊落,却也导致叶毓芬几十年来仅仅是副教授的名头,与她优越的科研能力、丰富的科研成果不大匹配。
但这一切,叶毓芬都无怨无悔。名利并非她所在意的事情,只要能与丈夫一起工作,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一份贡献,叶毓芬便很知足。
人生难遇知己,更难遇与自己灵魂相通的人。
幸运的是,叶毓芬恰好碰上了童第周,童第周也碰巧爱上了叶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