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读了很多书,就是在做对的事!让这份“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带你重新认识读书吧!

全文共计5263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大家都知道我开设了读书会,不仅自己喜欢读书,也经常鼓励大家多读多看。同时也在网上看到一些“牛人”分享自己的读书计划:

有的人一周读三本书,

还有的人一年读200本!

所以只要我们谈起读书,就一个印象:

只要读书,

就是在做对自己有好处的事。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没有丰富的电视节目和ipad,我每天都会捧着各种书阅读。后来上了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虽然学习紧张,却依然见缝插针的保持阅读习惯。

上次回国发现,我之前大概做了30多本厚厚的一摞读书笔记,但最后,细细回想这么多年的阅读,又有多少真正让我们从中获得想要的效果呢?

好像大多数情况下,我就是记住了内容梗概,记住了不成体系的知识碎片,一旦需要它的时候,甚至有时候都不知道从哪本书中看到的……

我最近几年读过很多关于“阅读法”的书籍,但是唯有下面这本让我觉得很有必要分享给大家,作者利用仅仅五个章节,简单明了阐述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论,无论是理工科的阅读还是文科的阅读,这套方法都是切实可行的。

这本书的书名叫做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

大家有好的读书方法也欢迎

留言和转发分享哦~

抽5位朋友送《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

作者赤羽雄二在麦肯锡工作14年,阅读了1800多本书!

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是不会阅读的。

回头想想,以往的多数阅读只让我知道到自己读了,但大部分却没让我在自我的生活指导上起到任何有效的、实质的改变。

那么,赤羽雄二说的“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下面,我将从五大块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套实用的阅读技巧。

第一,明确读书的优点

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说实话,做博主这几年,在网络上遇到了很多“喷子”。😑

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觉得自己浏览了很多新闻,看了很多消息,世界局势便了然于心,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其实,刷刷微博,看看文字,的确看起来收获了不少信息,但这信息99%都是无用的,零散的。不仅对自己生活毫无用处,夜深人静也会觉得分外空虚

但书所特有的深度和广度是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的,甚至可以说,整个世界都被凝缩在一本书中。作者在书中就提到:网络上的信息不具备系统性,无法涉及事物的本质的深层次的知识。

简单地讲,你需要了解更为本质的东西,那么还是请选择系统的书籍去阅读。唯有这样,你才能通过读书储备足够的“知识和视野”,为自己了解事物的本质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保证读书时间

对很多人而言,最难的就是这一步。

学习那么紧张,怎么还有时间读“闲书”?工作回家已经很累了,只想刷刷手机,追个剧,完全没有大段的时间来阅读提升自己呀?

别担心,下面这个方法就能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时间。

1.确保基本的读书时间,将读书的优先顺序提前,让自己形成“主动进攻式”的阅读习惯。

那么,应该如何在自身的时间分配中将读书的优先顺序提前呢?作者提出利用“2×2的工作框架”,如下:

⬆提升读书的优先顺序

在图中,把读书从重要程度“中”和紧急程度“中”提升为重要程度“高”和紧急程度“高”。

可能之前我们一直认为读书是“并不重要,也不紧急”,可以“有时间的时候再做”的事,但现在则是“既重要又紧急,必须要做”的事情,不能拖延,要严格遵守时间完成的事。

➡2.正常的规律作息,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时间表,“集中一整段时间,专注只读一书”。

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我们都要尽量提前安排读书和工作的时间,然后按照时间表推进,不要荒废任何闲暇时间。

总之,千万不要把读书看成一种爱好或消磨时间的手段,而应将它视为一天中工作的一环。同时,读书不要求多,而是沉浸在一本书上专注阅读。

关注我的好多朋友都说过,“你推荐的每一本书我都想读“,但是每一本具体讲了什么,吸收了多少有效知识却糊里糊涂。也可能有人读了很多书,但是到头来一本书都没有对自己产生任何实质性改变。

➡3.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习惯/时间段。

例如,如果有孩子,那么可以选择孩子入睡后和起床前的时间段去阅读,这是一天中最有效率的(我基本就是在床头摆上一本书,孩子睡着后在旁边开着床头灯翻一翻,顺便等孩子睡熟。当然要确保你孩子不怕光哈!)。

如果自己早晨早起1小时效率更高,那么可以选择早起1小时阅读……总之,自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习惯/时间段,尽可能减少外界的干扰。

时间表的制定,可以参考下面这个表格:

一位职场老母亲的时间表

➡4、限制自己的阅读量,只在有需要时读书。

如果你已经阅读了很多书籍,或是每年的阅读量已经在50本以上的人,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1) 适当减少读书时间,是否能够做一些更重要的工作?

2) 是否有其他方法收集信息?(网络,学习会,与人会面等)

3) 是否能参与一些丰富情感的活动?

4) 是否能让自己的私人时间变得更加充实?

书中一个观点我很欣赏:“读书过量会适得其反。不要被‘读书是一件好事’这个既定概念所束缚了。我们都应该从根本上重新审视对于书的态度。”

有时候盲目的追求读书的数量没有什么意义,更无需打卡攀比,要不怎么说有的人“越读越傻”呢?

不要单纯将读书视为目的,而应该把它视为成长的契机,运用书中学到的知识改变自身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我读一本很厚的书,可能其中对我来说有用的部分就几千字。那我一般就将这部分字保存下来,以后只看这些笔记就好了。

如果是电子书,我就是截图下来;如果是纸质版的书,我就拍照,转化成文字保存在相应的文档里。

所以必须将“只要读书就好”这种意识,转变为对工作和人生都有益的“战略性主动读书”。限制自己盲目阅读过多书籍,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

第三,学以致用

这点就和我上面提到的类似,就是读书不在于读了多少页,而是把自己有用的部分提取和整理出来。

1.将书中内容转化为数据库。具体做法:

1)在书的扉页上,注明“日期和评价”。记录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阅读这本书的时间和感想。

2)在书中,用荧光笔对重要内容做标记,并折起来方便日后回顾。书中的重要内容有以下几种:

✅言之有理的内容。

✅表达出色的内容。

✅体现作家洞察力与智慧的内容。

但记住,不要过度沉迷于做笔记上和在不理解的地方上重复读,这样反而大大降低了我们的效率。这种方式也可以用在日后的写作输出上哦!一定也会对自己有不少提升。

➡2.读完立即整理笔记,不要拖到明天。具体做法:

阅读过后用2~3分钟或者7~8分钟做笔记。归纳要点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 将想法直接写在纸上,不需要思考内容和措辞

2) 直接整理内容,不要去不断翻书浪费时间

3) 即使一分钟内无法写完要点,也要控制在一分半内

4) 按照脑中浮现想法的顺序写下笔记的主题

5) 写完几页后,将笔记摆放在桌上审读

6) 将写好的笔记归纳整理放入文件夹中,3个月后会拿出来快速浏览一遍,6个月后会再次确认。

➡3.带着目标去阅读。

在开始阅读前明确两个问题:

1)我想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

2)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只要做到这两点,专注程度和理解程度就会大幅提升,关注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做到恰当的取舍。

我们将会更高效的读完一本书,并且能更好的获取书中的知识,抓住要点并记住书中所带给我们的启发。

第四,将书中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

好了,读了那么多书,这部分开始到了从输入输出的过程。

➡1.用更多的时间输出,提升自我表达沟通能力。

用输出带动输入,只有输出的知识,才是自己的,同时也提升了你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及时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输出知识有以下几种方式:

1)写作。将自己阅读过的书整理输出,最好让别人看到看懂,以此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发微博,朋友圈,其实都是输出的过程。

你看我读完书后写的这篇文章,不就是典型的输出法吗?

2)演讲。简单来说就是复述自己的阅读所得,通过自己的嘴巴讲出来。

这点我挺喜欢,我看到一些很精彩的段落,自己都会不由自主的讲出来。有时候假象有一个对手,以辩论的形式。有时候想象自己在当众讲课。会一直重复到这个观点足够完善。哈哈哈,但小心别被人看到,不然神经兮兮的。

➡2.建立“读书档案”,写明目标且付诸行动。

“读书档案”由4个部分构成,如下:

图:读书档案

在阅读一本书后,应该立即着手写下今后的行动计划。

特别是档案中2,3,4的项目,在填写时要尽可能写的具体。

每周花几分钟回顾档案内容,回忆和书友们的讨论、读后感,以及自己读过书后的感受。决定要做这件事的背景也会鲜明地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整理心绪、即刻付诸行动。

同时,每3个月一次,在读书档案的右侧第3项和第4项中写下评价,做好反馈:

◎非常好

○勉强完成目标

△不太好,没有成果

×完全没有做好

最后,半年之后,我们再将自己读过的优秀的书籍,再重启阅读,这样的收获会更大。(记住:好书值得反复去阅读,带给我们的收获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

第五,提高信息敏感度

➡1.正确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

我平时也喜欢在网络上快速获取各类信息,但永远不要认为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可以代替系统的书本阅读。对我来说,网络上的信息只是为了帮我迅速找到应该阅读的书籍。

比如,我最近经常在网络上收集有关人工智能、个人成长、社会环境问题等信息,就能够发现当前的问题是什么,今后将会发生怎样的事,下一步将选择读什么样的书……

这样一来,当有这些领域的书籍上市时,我就能快速判断出必须阅读的书籍,以及不需要阅读的书籍。

那么如何收集这些有用的信息呢,下面几点也许可以帮你参考一下:

1)我自己会在社交平台关注那些权威人士的分享

2)每天早晚各花30分钟在家阅读相关报道

3)订阅4~5个优质电子杂志

这样,会让你的信息收集更多样、更可靠。

毕竟在今天这个信息过载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可靠的信息也是一项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能力。

➡2.阅读优秀作家的全部作品。

我的阅读习惯就是看到一本非常精彩的书籍,往往在读完后意犹未尽,会把作者相关的作品都抱回家。

但是!!!

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长期有倾向性的阅读,会让一个人产生思维定势可能愈发的偏激狭隘。

所以最近两年,我会主动去关注自己之前并不关注的领域,利用问题意识可以去读一些自己之前并没有多大兴趣的书籍。比如我先生给我推荐的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类的书。

当然还要补充一点,比如我会时时关注身边有读书品位值得信赖的前辈和朋友的书架,可以通过观察他们所阅读的书籍与我自身的兴趣、爱好是否存在相似之处来确认自己要看什么书。

有时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阅读会让我们省力不少哦!

写到最后,让我想起来龙应台的那句名言: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想来,阅读亦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