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月夜聊196期:把小说当小说读
因为是热门小说,书店都卖断货,所以急于找来看。借了几次,图书馆都没有,直到上一周才借到,还是一本破破烂烂的书。小心翼翼地看完了这本王跃文的小说《大清相国》,想说一句话:还是把小说当小说读,不要把它当课本,也不要把它当历史,它就是一本小说。
我们这个民族崇尚文学,多少年来,总是给文学家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古代的皇帝给诗人提鞋子,到现代的全国人民读一本小说。所以,当年恢复高考以后我首先填写的报考志愿是中文系。其实,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志愿。开学典礼上,那些进了政治系、历史系的同学都抱怨说他们填报的根本就是中文系,进不了中文系才被强制分配到政治系、历史系去的。那个年月,诗人、小说家相当于今天“土豪”的地位,全民仰望。毛泽东就很瞧得起文艺作品。他要求全党读《红楼梦》,读《金瓶梅》。他也说过“利用小说反党,这是一大发明”这样的话,把一部小说打进十八层地狱。其实,依我的看法,文学就是文学,既不要抬高,也不要贬低它。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小说既无力兴邦,也不可能亡国,它仅仅就是一部小说而已。对《大清相国》也同样应该如此。王跃文只是用文学的笔法描述了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僚,讲述了乾隆年间清朝官场的故事,仅此而已。这是一个在历史的基础上作了很多虚构的故事,这是一个文学人物,不能拿来当课本。
作者王跃文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陈廷敬曾被康熙皇帝赞为完人,但我并不相信世上真有这样的人。不过世人好为尊者讳,隐恶扬善又是古风,陈廷敬即便真有瑕疵,也无史料可供探觅。我们的祖宗并没有那么好,祖宗的家国也并没有那么好。可面对现世红尘,人很容易沉溺于古往。古人评价历史人物,多流行朴素的民间思维,不是大忠大善,就是大奸大恶。中国古典小说就惯用这种民间思维,刻画人物多走极端,曹操大奸,诸葛大智,张飞大勇,关羽大义。我写所谓的历史小说,不自觉地就落了这个窠臼。我其实是自愿陷入这种古典审美范式的,与其说是写了历史上真实的陈廷敬,不如说我希望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人物。”
可见,王跃文自觉不自觉地刻画了一个他心目中的完人。在这本《大清相国》里,触目可见都是贪官污吏,唯有陈廷敬完美无缺。于是,我们的领导同志就好心地推荐这本书,希望大家向陈廷敬学习,掌握“等、稳、忍、狠、隐”五字诀,出污泥而不染,成为一个清廉、稳重、耿直、坚定的好官。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好的主意。第一,小说中的陈廷敬是不存在的文学人物,“等、稳、忍、狠、隐”五字诀是矛盾的产物,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存在,更无法学习。第二,时代走到今天,如果我们还要膜拜300多年前的古代人物,那么不能不说是倒退了。第三,做人做官没有一定之规,需要每一个人自己去琢磨,而不是盲目模仿古人,机械学习他人。我曾经和朋友说过,读书不要盲目跟着人家推荐的书目去读,而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去阅读。这样才会有收获。把小说当做好的课本或者坏的课本都是不妥的。
《大清相国》的背景是康熙年间的宦海沉浮,人物是真实存在过的陈廷敬等一群大臣,但是请注意:这不是历史,只是小说!小说主要有两类,大部分是虚构的作品,也有根据真实事件或者历史添加虚构故事情节的作品。《大清相国》和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一样,都属于后者。这些历史小说虽然有着基本的历史骨架,但却虚构了很多内容,与真实历史有着很大的差距。比如二月河写雍正皇帝着力于他的干练、大气,而隐藏了他的残忍一面。王跃文写陈廷敬也是如此,从21岁中进士开始就完美无缺,一直到老死,而明珠、索额图、徐乾学、高士奇等俱皆贪墨蛮横、猥琐卑劣,显然不符合历史。这样极力的美化和丑化,既违背了历史真实,在文学写作中也是不允许的。如果想了解历史,那还不如看看《明朝那些事儿》和《绍兴十二年》之类的通俗历史读物。因为这些通俗历史读物只是语言文字的通俗,而涉及的历史事实都是有依据的。想从历史小说了解历史,无异缘木求鱼。
归结到一句话,《大清相国》之类的历史小说只能姑妄一看,不要当做课本和历史,那会贻笑大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