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岛”札记16:《金翅雀》所引发的争论
昨天是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杭州虽说有些热,但还算过得去。午后30℃左右的气温在杭州的初夏属于正常值。节日里的浙江图书馆依旧川流不息。我和书友们又来赴一场关于书的约会。这次“读书岛”活动的主题是美国小说《金翅雀》分享。
昨天为主分享的是一位普通的读者,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景海敏。她的网络昵称叫山鲁佐德,就是世界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的主人公,那个给阿拉伯国王讲了1001个故事,最终感动了他的阿拉伯女孩。分享结束,参加活动的读者们才发现,人如其名,景海敏就像那位神奇睿智的阿拉伯女孩那样,侃侃而谈,为大家推荐和分享了一部有趣的小说。
唐娜·塔特
《金翅雀》是美国作家唐娜·塔特写于2013年的长篇小说。出版后获得普利策小说奖、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等荣誉,版权出售到32个国家、地区,销售超过300万册,登上世界各国畅销书榜单。《金翅雀》讲述的是纽约男孩西奥和世界名画“金翅雀”经历的曲折故事。
卡雷尔·法布里蒂乌斯油画:金翅雀
景海敏把《金翅雀》称为“交响乐般的小说”。她介绍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着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小说主人公西奥的情感依恋模式以及写作手法,并作了延伸阅读引导。然后参加活动的读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翻译出版的中文版《金翅雀》厚达661页,在当今的长篇小说中属于罕见的“大部头”。但这本“大部头”却引人入胜,用一幅名画和一个小孩的历险讲述了人生的哲理。小说值得称道之处,主要在于灾难的主题和人物刻画的深刻丰富。
“911”事件以后,各种各样的恐怖袭击事件此起彼伏,从未间断,给无数平民百姓造成了无尽的伤害。《金翅雀》虚构了一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恐怖爆炸事件,讲述了劫后余生的小男孩西奥和小女孩皮帕的人生经历。突发的巨大灾难对一个小孩的持久和巨大的影响,是在阅读过程中对我最强烈的震撼,放下书本后还久久难以忘怀。它提示我们,突发灾难后的心理救治和人文关怀是多么的不可或缺。
作为一本悬疑见长的畅销小说,往往忽略了人物性格的塑造。紧张是紧张了,但看完之后难有回味。比如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比如约翰·格里森姆的《失控陪审团》《鹈鹕案卷》《杀戮时刻》等。《金翅雀》跳出了这个畅销小说的窠臼,不仅情节紧凑、悬念丰富,而且主要人物性格复杂、生动、感人。西奥从依恋母亲和“金翅雀”的小男孩长大成人的曲折过程,鲍里斯复杂人生经历磨练出来的玩世不恭却并未泯灭善良的性格,还有精于修复古董家具却不谙世事的霍比、自恋又倒霉的西奥的父亲、善良高贵的巴伯太太、可怜无助的安迪以及同样劫后余生却依旧可爱、阳光的皮帕。这些活灵活现、生动丰富的人物令《金翅雀》在悬疑之外增加了更多的厚度,让读者有了许多思考和回味。这是非常难得的。
昨天分享讨论的有趣之处,在于引发了关于这本《金翅雀》是否适合中国年轻人阅读的讨论。一位老者在讨论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金翅雀》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尤其不受中国的年轻人喜欢。他认为,当今的年轻人喜欢的是网络文学,而不是《金翅雀》这样的纯文学小说。
老者的发言立即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阐述自己对《金翅雀》的看法,对阅读品味的看法。多数人认为,《金翅雀》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纯文学小说,值得所有年龄段的成人阅读,不管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人的阅读品味、阅读爱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多样的。阅读和喜欢纯文学与阅读和喜欢网络文学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