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月夜聊281期:给孩子们一个清朗的天空
我今天才明白,把世界无烟日定在每年的5月31日,是因为第二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原谅我的无知,原谅我的不求甚解,今天觉醒我觉得还不晚。我要为孩子们说几句话。
看到悬挂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的巨型禁烟标志和“健康中国,无烟北京”的标语,我立即联想到昨天《人民日报》报道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对14个发展中国家烟民戒烟愿望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烟民戒烟愿望倒数第一。我国现有吸烟人数比5年前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增加了1500万人,已高达3.16亿人。那些巨大的禁烟标志是否能够敌得过烟草产业的巨大利润的诱惑?中国的控烟、禁烟是否能够真正取得成效?我很怀疑。我为孩子们头顶笼罩的层层烟雾忧心忡忡。
前不久参加一次会议时,听一位影视管理业者向我解释,中国之所以迟迟不考虑建立电影分级制度,是因为顾忌这个制度无法得到严格执行。她问:你相信电影院会不卖给未成年人电影票么?这时,我想起了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以及美国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饮料的制度。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任期间,他女儿詹娜因违反未成年人不能买酒或饮酒的法律,被法院判决强制接受8小时社区劳动和6小时有关饮酒法律的学习,并缴纳51.25美元诉讼费。我想天真地问一句:美国人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
2009年胡斌交通肇事案以后,杭州市政府下定决心推行“斑马线前车让人”的文明交通习惯。当时几乎没有一个人认为这做得到。但是几年下来,杭州做到了。“斑马线前车让人”成了杭州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受到全国人民的点赞。这说明,中国人不是天生就不文明的。只要我们去努力,那些不文明的习惯完全可以得到改变。
市场经济年代追求利益,无利不起早,孩子们自然被忽略在一边。法治社会讲究权益,每个成年人都在维护自己的权益,孩子们又被忽略了,只能靠他人给自己维护权益。他们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在这个社会上没有发言权。在家听爸妈的,在学校听老师的。控烟、禁烟不力,他们就只能被动地吸着二手烟。电影不搞分级,电视不分时段,他们就只能和大人们一起看着血肉横飞的电影和丑态毕露的电视。他们不敢跟大人说个“不”字。于是,我觉得,在这个儿童节,每个成年人该反思一下,我究竟为孩子们做了点什么?我们究竟会有一个怎样的未来?
正如我的文章标题所说,要给孩子们一个清朗的天空。并不一定总是晴朗,天空总有乌云,总有风雨,孩子们也要经受风雨的锻炼。但是我们必须用自己的力量来清除天空的污浊,给他们一个清朗的生存空间,让孩子们自由、健康地成长。总有一天,回望过去时,我们会欣慰,我们没有放弃责任,我们为孩子们做出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