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经典历史记忆之苏州河的今生前世

城市因河流而美丽,河流因城市而多情。每一座伟大的城市,必由一条伟大的河流哺育和滋养:伦敦之于泰晤士河,巴黎之于塞纳河,罗马之于台伯河,维也纳之于多瑙河……河流对城市的影响,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

在学者笔下,它是风云变幻的传奇;在作家书中,它是爱恨交织的乡愁;在摄影师镜头中,它是一坛酽厚的老酒;在导演心中,它是永远的舞台……苏州河,上海母亲河,它的故事延绵6000年。

潘思同作品 鸟缆苏州河

名称从何而来

名称从何而来?首先要确认一个事实,“吴淞江”和”苏州河”并不是完全重叠的地理名称。

上海陆地是在江海的水沙相互作用下冲积而成,历经沧桑巨变,有升有降,时坍时涨,总趋势是自西逐渐向东,延伸发展。北东——西南走向的“冈身”地带,是上海陆地生成发展的一条重要历史分界线。冈身及冈身以西地区成陆于5000~6000年前。

吴淞江最早的正源,出自今江苏省吴江县城以南的太湖口。在太湖地区成陆过程中,古有排水”三江”之说。《尚书·禹贡》中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记载(约公元前2286~2278年间)。震泽即今太湖,至于是哪“三江”,《禹贡》中并未详陈,只是后人经过各种考据,而把此“三江”称为“松江、娄江、东江”。

公元前221年的上海地区及周边水道示意图

东晋庚仲初作《扬都赋》自注“今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者为东江,与松江而三也”。娄江为今浏河的前身,东江故道并无确切查考,而松江即今吴淞江。至于“松江”这个古称又是如何演变为现今“吴淞江”的,其中说法各有不同,并无定论。一些志书中的表述为“古名松江。因古为吴郡地,故亦名吴淞江。晋及唐朝时称松江之下游为沪渎。元以后多写作吴淞江。”而有些史料认为“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松江府设立之后,已作为行政地名,为示区别,故称吴松江。”也有说法与水患有关,如明朝《弘治上海县志山川志》中有如此记述“松江一名吴淞,因水患去水从松……”。

公元1730年的上海地区及周边水道示意图

而“苏州河”这个名称的出现不过百余年,且专指上海境域河段的吴淞江。习惯上指称北新泾至黄浦江一段。但随着市区扩大,称苏州河之河段有上延的趋势。1843年,上海开埠,外国客商纷至沓来。到19世纪后半叶,外国侨民在吴淞江乘船溯江而上,可直达苏州,故俗称其为“苏州河”。

这幅1848年法文上海地图中,苏州河同时标注了“Woosung Soochow”的字样

1870年前后的苏州河黄浦江口

1848年11月27日,上海道台麟桂与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Rutherford Alcock)签订扩大英租界协定,西界扩至护界河处(今西藏中路),北界扩至苏州河(Soochow Creek )岸。这是首次在正式文本中,将吴淞江(上海境域段)称为苏州河,并沿用至今。

“黄浦夺淞”是何缘由

“黄浦夺淞”是何缘由?前文已经提及,吴淞江的历史极为悠久。相比之下“黄浦”的出现就要晚一些。南宋以后,由于海岸线向东推进,吴淞江河口段不断淤淀,下游亦几乎淤成平陆。又由于宋初太湖东筑长堤,兴建长桥,江堰来水减弱,水害加剧。明永乐元年(1403年)苏松水患,户部尚书夏原吉赴江南治水,采用叶宗人的意见,开通范家浜,上接大黄浦,下接南跄浦口;引导淀山湖一带众水改由范家浜东流,在现今复兴岛附近同吴淞江汇合折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长江。按照《上海水利志》的记述:黄浦之名,始见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高子凤为西林(今浦东三林镇西)南积教寺所作的《碑记》中。南宋时期的黄浦,乃指今闸港迤北向一段,为吴淞江的支流。元末明初,闸港以北统称“大黄浦”,清代始名黄浦江。

“黄浦夺淞”示意图

开挖范家浜工程于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翌年九月完成。明天顺二年(1458年),开通吴淞江宋家浜河段(今靠近外白渡桥的苏州河段),形成今吴淞江下游新道。明成化八年(1472年)东江下游出口完全淤塞封闭。范家浜一开,下游通畅,黄浦总汇杭嘉之水,又有淀山泖荡诸水以建瓴之势,“从上灌之,是以流皆清驶,足经敌潮,虽有浑浊,不能淤也”,所以黄浦得以自然扩大。范家浜浚治之后,“水势遂不复东注松江,而尽纵浦水以入浦,浦势自是数倍于松江矣”,遂形成“黄浦夺淞”的局面。原来是吴淞江支流的黄浦江,成了入海的巨流,而吴淞江则风涛渐息,成了一条静静的支流。

苏州河上有几座桥

到底有几座桥?上海开埠前,苏州河上桥梁仅有一座。明隆庆四年(1570年),应天巡抚海瑞疏浚吴淞江,在今福建路桥附近建造吴淞江石闸,以阻潮水倒灌。后闸废毁。清代,对吴淞江下游段的疏浚亦较频繁,并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在明代闸址附近建三洞石闸,闸上有桥,可通行人。此闸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又废。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迁建闸于金家湾(即今大统路桥,旧称新闸桥附近),闸上亦有桥。现今的新桥路(旧称新闸桥路)以及新闸路都得名于此。

1947年老上海百业指南行号地图中标注的“新桥路(新闸桥路)”位置

清末年间拍摄的苏州河西望视角。远处为早期的乍浦路桥

清末《图画日报》及老明信片中的浙江路桥,因为附近有垃圾码头,也被俗称为“老垃圾桥”,而西藏路桥则被俗称为“新垃圾桥”

民国十九年(1930年),鸟瞰苏州河。由近至远,江西路自来水桥、四川路桥、乍浦路桥和沿岸建筑物清晰可见

目前苏州河(黄浦公园河口至外环线段)共有各种桥30座,分别是: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四川路桥—河南路桥—山西路桥—福建路桥—浙江路桥—西藏路桥—乌镇路桥—新闸桥(大统路桥)—成都路桥(南北高架)—恒丰路桥—海防路(普济路)桥—长寿路桥—昌化路桥—江宁路桥—西康路桥—镇坪路桥—宝成桥(叶家宅路桥)—武宁路桥—曹杨路桥(三官堂桥)—校园桥(华东政法大学内)—凯旋路桥—中山(南北)路桥(内环高架)—强家角桥—古北路桥—泸定路桥—真北路中环线桥(原北新泾桥位置)—祁连山南路桥—外环吴淞江桥。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桥梁当属建于1906年的外白渡桥,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56年的威尔斯桥。最年轻的桥当属2010年建成的泸定路桥。而建于1953年的长寿路桥是上海解放之后建设的第一座跨苏州河桥梁。

注:有资料认为是31座桥梁,是因为将凯旋路桥的道路及轻轨各算一座

此外还有两座较为知名的桥梁已不复存在。江西路桥,建于1880年前后,与英商自来水公司密切相关,当时为架设给水管跨越苏州河而建,故又名输水管桥、自来水桥等。1942年被侵华日军拆毁。吴淞路桥,20世纪80年代,上海车辆猛增,经济活跃,外白渡桥车辆严重堵塞,加上当时苏州河环境整治需要,1989年吴淞路闸桥动工兴建,1991年4月完工。该桥既是公路桥,也是苏州河口的水闸,故名“闸桥”。为配合外滩综合改造,2009年10月17日该桥拆除。

2009年拆除中的吴淞路闸桥

“梵皇渡”“学堂湾”在哪里

16世纪中叶,苏州河已出现义渡性质的船渡。清末民初,随着苏州河沿岸工业的兴起,从河口至北新泾近16公里的河道上,设置渡口20余个。梵皇渡,据长宁区地名志记载,旧址位于万航渡路沪杭铁路二号桥东首苏州河边。又据《法华乡志》载,原名法华渡。因该处有范巷宅,俗称范巷渡。亦作梵皇渡。1915年建造沪杭铁路二号桥后渡废。现今的万航渡路,1964年之前旧名梵皇渡路也是得名于此。

西方传教士拍摄的梵皇渡珍贵影像

沪杭铁路二号桥建成后不久的影像,也就是原梵王渡站(长宁站)北面的那座桥(现今凯旋路桥位置)

离梵皇渡不远的下游处另有曹家渡,据《上海市地名志》记载,明初曹氏家族在今曹家弄北、万航渡路西、江苏北路东形成曹家宅村落。隆庆、万历年间,曹氏于吴凇江南北岸、三官堂及长生庵间建渡亭,设义渡,名曹家渡。直至清初渡口仍由曹氏掌管。由于上海与嘉定、宝山的水陆交通多取此道,曹家渡逐渐闻名。清光绪年间在吴凇江南岸成曹家渡市。以后,因租界不断越界辟筑的极司非尔路(今万航渡路)、白利南路(今长宁路)、康脑脱路(今康定路)、劳勃生路(今长寿路)相交成辐射状,中心形成椭圆状,百姓也俗称其五角场,曹家渡成为这一区片的习称地名。20世纪20年代年代后期,在原渡口东首建木结构的曹家渡桥(亦称三官堂桥,现今曹杨路桥位置),船渡废。

早期的手绘圣约翰大学校园示意图

苏州河沿途河湾众多,从北新泾至外白渡桥有大小河湾近二十处,故有“苏州河十八湾”之说。而其中急弯有九处,“学堂湾”就是最为典型的一处。这是一个近乎180度的盘形大转弯,故又称“盘湾”。1879年圣约翰书院(圣约翰大学前身)在此建立后,该处由此得名“学堂湾”。

“学堂湾”20世纪90年代与现今的对比照

工业遗产为何如此众多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水路运输的便捷,苏州河沿岸开始出现一些仓库、作坊等工业类建筑。而在“实业救国”的理想下,上海的民族资本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而当时苏州河北岸的闸北地区,中国最早的一批纺织、面粉、火柴、化工等民族工业开始起步。咸丰十年(1860年) 英商立德洋行(Little, R. W. )在新闸桥边开设一家生产酸碱的工厂, 1875年改组为美查制酸厂,为江苏药水厂的前身。这是中国第一家由外商开设的化工厂,也是上海开埠以后第一家化工企业。清光绪三十三年冬(1907年),江苏药水厂迁至西康路宜昌路一带,药水弄就由此而来。

20世纪20年代苏州河影像,现大致梦清园河段。

可见两岸可见工厂码头仓库众多

上海近代工业中,棉纺业和面粉业是中外资本最早青睐的产业。棉纺厂和面粉厂所需的原料——棉花和小麦,以及制成品都需要通过水路来输入和输出。苏州河横贯上海市区,拥有便利的水上运输条件,于是成为工业产业发展的温床。就整个苏州河沿岸来说,又数曹家渡和小沙渡,是工业企业特别集中之地。1941年7月,曹家渡对境内的厂商进行登记时,厂商已达280家,工人人数多达12223人。“小沙渡”地块(今西康路桥两岸区域,西康路原名小沙渡路),则处在租界和华界的交界处,交通便捷,劳工成本低廉,吸引中外多家棉纺织工厂的进驻,使小沙渡成为近代上海著名工业区之一。

1928年上海特别市工厂分布图中可见,

苏州河沿岸分布着大量工厂(圆标号码)

中国第一家制造整套棉纺织机器的专业工厂大隆机器厂。

图为该厂迁至苏州河畔光复西路后的全厂面貌

上海当时最知名的啤酒厂——上海啤酒厂厂房

(邬达克设计,现今梦清园位置)

据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知晓的沿岸工业遗址50余处。包括达丰染织厂、丰田纱厂等纺织印染业14处;天原化工厂、江苏药水厂等日用化工业11处;华生电器厂等机电制造业5处;另有英商煤气公司(大英自来火房)、闸北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福新面粉厂、上海啤酒厂、上海印钞厂、上海造币厂、中华书局澳门路印刷所、江南造纸厂、白礼氏洋烛厂、英美烟草公司、华丰搪瓷厂等其他类型20余处。

还有多少被遗忘的建筑和地名

苏州河一带的地名很有特点,因为苏州河很本土化、乡土化,和老百姓更加紧密,所以很多地名都很地域化。比如头摆渡、二摆渡、里摆渡、曹家渡、强家渡、谈家渡等等,以前都是渡口;潘家湾、朱家湾,都是以住在附近人家的姓氏命名。像三湾一弄这样的名字,一说就会联想到逃难的人拥挤在棚户区的样子,很生动。

知名历史学者郑祖安曾强调:苏州河沿岸类似的地名众多。如现今莫干山路M50,以前叫“叉袋角”。那一带河曲南折形成一个大锐角,原本叫“沙袋角”,(因河岸多沙,“小沙渡”也来自于“沙”)1900年后阜丰面粉厂和福新面粉厂在莫干山路以北大规模兴起后,工人们每天要接触大批的面粉袋,手拎袋装面粉的袋角。麻袋竖起时,两边棱角叉开,于是开始把“沙袋角”叫做“叉袋角”。但是这个地名现在基本上已不再被人提及。

1884年上海租界城厢全图中可以在苏州河沿岸看到许多已经湮灭的地名

1913年上海市地图中标注的“大王庙”“老闸桥”等老地名。

“大王庙”建于19世纪初,是一座道观。

直至2016年,在大田路500号还可看到一块“大王庙”的匾额

20世纪90年代,还未改造前的“三湾一弄”地区。

自西向东分别是“药水弄”“朱家湾”“潭子湾”“潘家湾”

前文提及的“盘湾”“学堂湾”处,曾经还有一座已湮灭的海上名园“小万柳堂”。由无锡举人廉泉与其夫人吴芝瑛建于同治年间,大概位置在现今万航渡路华阳路口,面积约3000平方米。1929年—1932年,由李四光担任院长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曾短暂借此工作。此后渐渐荒废,成为码头。

1930年《上海指南》和1929年上海市地图中的小万柳堂旧影及位置

前文已经提到 “老闸”“新闸”,老闸地区处于水陆交通要冲,水路通太湖流域,陆路是上海县城至嘉定、太仓等地的重要通道。因此客商往来频繁,发展较早。明代已有竹、木、漆等交易活动。嘉庆年间已形成老闸市集,并有通至县城北门的道路。有闸北区地方志学者推测,这条路与福建中路相连,因为福建中路旧名“石路”,因上海话“石”和“闸”同音,以讹传讹“闸”变成了“石”。

1947年老上海百业指南行号地图中标注的“老闸街”位置

有当地老闸镇的老居民称,福建北路的前身就称为闸路。多年来该地区是太湖流域竹木器材、农副产品集散地。而江的北面也形成市集。至清末,全街商业、手工业盛极一时。街的南段有经营水果、地货行商20多家。雍正以后,老闸废,在吴淞江上建新闸及桥,沟通了南北两岸之间的交通,也是嘉定、太仓等地通行上海县城的要道之一。由于这一带靠近大王庙,有“新闸大王庙”之说,于是也形成上海县北部的一个市集,亦称为“老闸镇”。此后留下“老闸街”(东起山西北路,西至福建北路)的路名。2013年前后,福建路桥和河南路桥北岸大规模市政改造,老闸街及附近片区全部拆迁。

赛艇运动的历史有多悠久

赛艇是最早传入上海的西方体育项目之一。咸丰二年(1852年),黄浦江上就出现了外国商船船员参加的赛船会。《舢舨事务》(上海赛艇俱乐部史)曾记载了咸丰九年(1859年)至民国27年(1938年)之间在上海举行赛艇比赛的成绩与名单。在半个多世纪中,赛船活动曾是上海苏州河上一年一度的盛会。同治十一年(1872年)9月20日《申报》报导了比赛现场,“一点半,赛八人打桨之舟,共有两艘,激浪如飞,排桨连击……三点钟赛四人打桨之船,三点三刻赛一人打桨之船,胜者踊跃奔腾,西妇顾而乐之,趣多赏赉。”当时赛艇的船型为“二至三丈长,首尾锐而腰微阔……”

【大王庙赛跑船】 光绪十年出版的申江名胜图说中提到的场景

上海划船总会(SHANGHAI ROWING CLUB),约成立于咸丰九年(1859年),总会的主要成员均为英国侨民。参加俱乐部比赛的有英、美、德、丹麦、瑞士、比利时、挪威、日本等国的侨民。划船总会最早建船坞和码头于苏州河口,当地曾被人们称为舢舨厂,后因苏州河船只增多,交通日繁,总会便把码头迁到今恒丰路桥边,故该处曾称舢舨新桥。

19世纪80年代拍摄的划艇总会第一代建筑。

图左可见新天安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划船总会迁回苏州河口南岸,在白渡桥西侧建立码头,并建造4大间7小间的西式小楼1幢为会所,该处占地2.173亩,室内建有游泳池、船库、健身房等设备,由于该处江面交通频繁,比赛不便,总会在昆山青阳港和黄浦江上游闵行以东的黄家码头建有郊外俱乐部,作为比赛基地。

20世纪20、30年代的划船总会建筑(上图)

及在苏州河上训练的西侨赛艇手

划船总会曾设立俱乐部锦标赛、上海锦标赛、长距离赛等,民国27年前每年举行上述比赛,参加者除各国侨民外,还有中国各港口租界的代表队。抗日战争开始后,比赛大多停止,抗战胜利后,只保持少量训练活动。1953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英国人控制的划船总会,接收重叠板赛艇28条,桨60余支。当时利用这些器材,开始了早期的业余训练。现今苏州河口的那栋划艇总会建筑仍留存。

1937年,经历了什么

1937年8月13日,侵沪日军在上海燃起战火,遭到中国政府军队及上海人民3个月奋勇抵抗,日军终因凭借其军事的优势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10月27日,中国军队的战场形势持续恶化,大场阵地被日军突破,中国守军被迫放弃闸北、江湾、庙行等阵地。侵华日军直抵苏州河北岸一线。此时,守军第五军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一营杨瑞符营(共452人)奉命留守在苏州河北岸光复路的四行仓库里,以掩护全军的退却,10月26日夜11时,该营在团长谢晋元及营长杨瑞符率领下,奉命留守闸北掩护,且战且退。此后,谢、杨即率部向四行仓库(该库是钢筋水泥结构的高层建筑,墙厚楼高,原是八十八师司令部)集中。

在四行仓库集结的中国守军

27日下午开始,日军开始从北站方向向四行仓库外围发起进攻,守军立即还击,库内部队继续赶做工事。日军来势凶猛,并且用火烧,与守军激战2小时,日军伤亡达四五十名。待守军全部退到四行仓库时,日军又跟进,堵住仓库大门猛袭。当时守军库内工事尚未做好,所以一面派兵堵门迎击,一面派兵到房顶去投弹,发射了迫击炮弹和向下投掷手榴弹,在守军密集火力下,日军丢下80余具尸体仓皇败退。尔后虽多次进攻,均被击溃,日军遂改变战法,采取东西北三面包围(该库靠苏州河,河南对岸为公共租界)伺机袭击。此后连续四天的血战中,谢、杨所率的数百名孤军多次击退来犯之敌。日军横尸200余具,伤者甚多,毁战车两辆。而守军伤亡37人(牺牲5人)。

1937年底,从苏州河南岸拍摄的四行仓库,千疮百孔

这一胜利消息迅速传播国内外,极大的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国内外舆论热烈赞扬孤军顽强奋战的精神。而其间,有爱国女学生(童子军)杨惠敏,为鼓舞四行仓库守军将士,于29日晚20时,冒着枪林弹雨,将国旗送到守军阵地,传为佳话。10月31日国民政府统帅部认为该部已达到预期目的,命令孤军撤离四行仓库,退入公共租界。

1937年8月,苏州河西藏路桥。在相对安全的租界区域,市民争相涌到桥头去观望闸北区的战况

由于1937年,日本并未与英美开战,所以战事仅限在租界以外的华界展开。但鉴于危局,英美仍旧派遣军舰及地面部队进入上海,一是监视战局,二是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

而事实上,当时苏州河已成为分割“战”与“和”的一道脆弱屏障。河北岸的大片地区包括虹口地区在内的原公共租界东区已沦为日寇的实际控制区。大批难民通过苏州河上的各处桥梁蜂拥进入租界,投亲靠友,躲避战乱。

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四团一部

驻守在苏州河南岸新闸桥附近

1937年9月,苏州河恒丰路桥上,一辆从公共租界开出的卡车将在北岸华界中的伤员接回。这一场景被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哈里森·福尔曼(Harrison Forman)用镜头记录下来

1937年9月,设在外白渡桥北段的日寇岗哨

八一三淞沪会战中,通过苏州河上乍浦路桥涌入公共租界中区的难民

河滨大楼为什么那么醒目

河滨大楼1931年开建,1935年竣工使用。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新申营造厂承建,整体风格为美国近代公寓式建筑,外观简洁。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大楼的设计方公和洋行可算是业界赫赫有名。该洋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8年,由英国建筑师威廉·萨尔维(William Salway)在香港创立。至今仍旧以“巴马丹拿(Palmer & Turner)”的名称活跃在全球建筑市场。

河滨大楼的投资方则是当时沪上的地产巨擎沙逊洋行。河滨大楼的设计非常有讲究。由于所用地块面积很紧,像一把手枪。设计者巧妙地设计成“S”状平面,呈带状,在枪把处划出一个弯式,既解决了通风采光的问题,同时“S”形又是沙逊英文字的开首字母,深得沙逊洋行的赞许。大楼建成后,因其便捷的通勤条件、独特的造型、绝佳的地理位置受到沪上各界追捧。

1947年,从百老汇大厦(上海大厦)眺望河滨大楼

它南临苏州河,隔河与光陆大剧院、新天安堂相望,过河往南走不远就是繁华的南京路。东首紧靠邮政总局大楼,四川路桥、外白渡桥尽收眼底。1949年之前,河滨大楼保持着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最大公寓记录。而且,河滨大楼还是名副其实的 “水景住宅”,而它的英文名称 Embankment building也印证了这点。公寓大楼第一批住户以西侨为主,二战前夕,大楼还收留过大量落难的犹太人。1945年之后,美国许多知名电影公司在楼内办公。现如今的河滨大楼,仍然是中西合璧的混搭,高端与低端和谐相处的神奇所在,80年过去了,大楼的许多建筑细部仍然保留这原貌。

由污变清的背后有多少努力

苏州河的水质恶化起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当时的河两岸借助水路交通便捷的优势,工商业蓬勃发展。工厂建起了,又吸引了当时江苏、安徽、山东一大批难民,他们划着小船来到苏州河两岸,搭起危棚简屋,去工厂打工。再加沿河上大片石库门里弄的建设,于是,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苏州河,这些都超出了河流本身的自净能力。

1949年后,上海工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苏州河两岸建起了更多的工厂,也容纳更多的居民。污水被大量地排放到苏州河里,到1956年,苏州河黑臭到北新泾。1964年,黑臭延伸到闵行区的华漕。至1978年,苏州河全线黑臭。

20世纪80年代航拍的苏州河黄浦江口水域。

两种颜色两种水质,泾渭分明

1979年航拍的苏州河河南路桥至外白渡桥段

其实对苏州河的治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在不断尝试各种方法。1995年,市水利局完成《苏州河综合治理预可行性研究总报告》。1995年4月,市环保局牵头组织成立由市水利局、市市政委、市航道局、市建委、市环卫局、市市政局派员参加的“上海市苏州河污染综合整治管理办公室”,加强对苏州河污染日常监督管理,并进一步筹划苏州河的综合整治工作。

苏州河整治总共进行了三期。第一期工程是1998年到2002年,投了大约70亿元,目标是消除苏州河干流的黑臭。第二期工程,最主要的是重新设计黄浦江和苏州河交汇处的一个闸门。苏州河的黑臭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它是一条潮汐河流有关。它每天涨潮落潮导致了一个问题——排到河里的污水最长需要20天才能流入黄浦江。为什么?因为污水刚刚要排出去,黄浦江就涨潮了,又把它推了回来。建了这个闸,就可以人为干预,通过这个办法,苏州河由原来东西方向往复流动,变成由西向东的单向流动,增加了水体流速。第三期工程,就是将沉在苏州河底上百年的淤泥清理掉。工程部门采用最新的技术,于2012年完成了河底淤泥的清挖。

1979年的苏州河乍浦路桥河段,图中可见各类码头与船只

1983年西藏路桥附近苏州河面,可见污染非常严重

1999年,“三湾一弄”地区开始改造,中原两湾城开工。图中所示,苏州河对岸是上海啤酒厂厂房

与此同时,随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的转变,苏州河内河码头的功能逐步减弱,而下游两岸码头周围道路拥堵,噪音扰民,环境脏乱差。随着上海城市国际化程度提高和整个生态环境发展需求,苏州河水域及其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日显必要。1997-1998年,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集中对苏州河长寿路桥以东的49座码头实施搬迁或撤除。2002年4月,苏州河长寿路桥以东段的货运和废弃码头已全部搬迁和拆除完毕。2010年4月28日,丹巴路游船码头和莫干山路游船码头完工,苏州河水上巴士观光游船正式开航。从丹巴路码头到昌化路码头,游程约10公里。

而今的苏州河两边建起23公里的绿色走廊、65万平方米的大型绿地。每年端午节,苏州河上都有龙舟比赛。今天的苏州河,生态系统也得到了恢复,河里有45种鱼类。水质稳定在五类水的标准。

2016年航拍的苏州河黄浦江河口水域及周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