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霸之首齐桓公(三)

现在我们来看看齐桓公为什么能称霸。对内以德治国,深化改革;对外,尊王攘夷,以信取胜。

深化改革

先来看内政改革。所谓内政就是国家管理。或许跟民风有关,也或许跟第一任齐君姜太公有关,齐国政治历来顺其自然,为政简明。早在周朝初期,周武王将齐国分封给战功最大的吕尚(姜太公),而将鲁国分封给自己的弟弟周公旦,周公旦因要辅佐武王和成王,故命其子伯禽治理鲁国。《史记》上说,姜太公到了齐国“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五个月后太公就向周公报告齐国大治。而伯禽到鲁国后“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三年后才向周公报告鲁国大治。当时周公就感叹道:“唉,齐国懂得变通,看来以后鲁国要向齐国称臣了。”不难看出齐鲁两个国家虽然都处在同一个区域(今山东及周边一带),但一开始就在治理方式上一简一繁,走向分化。

治国即治民,不但要让人民安居乐业,还要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这就要有正能量去教化人民,引导人民。那么什么是正能量呢?王道仁政、周公之礼就是正能量。周公之礼在哪里?在鲁国。但是鲁国的那套周礼实在太过繁复,说不好听点,一定程度上好像是为礼而礼,已经有点形式主义的味道了。打个比方,对祖先的祭祀,每个季节有不同的名称,不能搞错次序,不能把春季的祭祀仪式用到秋季去,一搞错了不但要被人耻笑,而且还要被史官记下,《春秋》里就有很多这样的记载。这么繁复的礼仪连国君和士大夫们有时也要搞错,老百姓又哪记得住呢?而且对百姓来说,只要有一个基本的行为准则去约束他们即可。于是管仲根据齐国的国情民情,从仁政礼义思想里提炼出了“礼义廉耻”四个字,把它称作“国之四维”,认为这四维乃是一个国家的纲纪,也就是以德治国之要义。所谓“礼义廉耻”的基本含义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而用“礼义廉耻”来教导百姓,不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操作简便,效果立竿见影。

内政管理上,管仲实行“叁其国而伍其鄙”政策。“叁其国”就是把“国”划分成二十一乡,其中工商乡六个,士(农)乡十五个。“鄙”为乡村之意,“伍其鄙”就是规定三十家为一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设一卒帅;十卒为一乡,设一乡帅;三乡为一县,设一县帅;十县为一属,设一大夫。全国乡村共分为五属,分别由五个大夫管理。简而言之,就是把全国管理网格化,其目的是“定民之居,成民之事”,换句话说,就是要使百姓安居乐业,在足不出境的情况下满足于现状。从国家层面而言,并不鼓励人民流动,目的是方便国家管理,当然这个是跟称霸是有密切因果关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管仲是一个道家人物,因为道家就有“小国寡民”“鸡犬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的主张。后世秦国商鞅变法在这点上或有效法管仲处,但鞅法过于严苛而为后来者不取。

中国历来就是以农为本,重农轻商,所谓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农为本的思想不管在哪朝哪代都是非常正确的,原因很简单:人人每天都要吃饭穿衣,而这些都来自土地。但农业有个天然的缺点,那就是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万一老天爷变脸导致收成不好甚至绝收,大家吃什么呢?当然齐国天然就有地理优势,即使农业收成差也能靠渔业和盐业,故齐国从姜太公开始就“重渔盐之利”,充分发展工商业,鼓励商品流通。从这点上说,齐国已经远远走在诸侯国的前列。

管仲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他改进盐铁制作方法,大大提高盐铁产量,并实行国家专营,设立盐官铁官对此进行专门管理。鼓励商贸,遍设市场,减轻赋税,分级收税。故齐国工商业始终非常活跃,其国都的商业经济非常繁荣。比如齐景公时期,贤大夫晏婴就安家在市中心熙熙攘攘的市场里,非常吵闹。

最为难得的是,管仲还开创性地设立国家妓院(青楼),其目的有二:一来解决男人生理需求问题,以此留住各类外来人才;二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故后世妓女皆奉管仲为行业祖师爷。

军事上,管仲开创了寓兵于民的方法,即把军事组织与乡村组织结合起来。十五个士乡的行政组织是:五家一轨,设一轨长;十轨一里,设一有司;四里一连,设一连长;十连一乡,设一良人。与此相应的军事组织是,每家出一人,一轨组成一伍,由轨长率领;一里五十人,组成一小戎,由里有司率领;一连二百人,组成一卒,由连长率领;一乡二千人,组成一旅,由乡良人率领;五乡一万人,组成一军,立一元帅。这样十五个乡可以组成三军,从而扩大了兵源,增强了军力。事实上这个方法就是全民皆兵,其特点是农忙务农,农闲训练。这样的好处是:一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二来保持了经常性的军事训练。更主要的是,士卒之间都是同乡同村的,在作战时可以做到互相照应,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还有个问题,民兵多了,武器不够怎么办?更确切地说是制造武器的铜铁等金属不够怎么办?这也难不住管仲。全国有那么多罪犯,只要是够不上死刑的,都可以用车马铜铁等作为赎金来赎罪,罪越重赎金也就越高。罪犯哪个愿意坐牢?有条件的纷纷交纳赎金。这样国家就收取了很多金属,质量差的用来做工具农具,质量好的自然用来建造兵器了。

上述政治经济军事一系列改革措施实施数年后,齐国民心安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兵精粮足。齐国的国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盛。

国既治,然天下尚未平,接下来,“平天下”也就成了齐国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了。

(0)

相关推荐

  • 接了请帖,人不到、礼不到,后果有多严重?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是齐襄公三弟. 齐襄公与妹妹文姜私通,灌醉谋害妹夫鲁桓公(见本号历史文章"上报九世之仇的齐襄公,被猛夸又被痛贬"),还欺侮大臣,坏事干 ...

  • 原来你是这样的礼仪之邦

    [驴打滚]50×30 纸本水墨|河夫作品(已在微店上架,阅读原文可进) 曹沫出手前,谁也没想到,鲁国会在齐鲁盟会上放大招. 春秋多CP,齐鲁如秦晋,一对欢喜冤家,在一起的时候恨不得为你而死,分了就亡我 ...

  • 春秋战国的那些人和事儿(二)打字整理不易,请点赞评论收藏谢谢

    齐桓公‬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黍离>是东周士大夫行役途经宗周故都看到原来宏大气派的宗庙宫室变成一 ...

  • 齐鲁两国治政风格缘何不同 | 陈正宏讲《史记》

    上一节我们讲了<史记>世家的第一篇<吴太伯世家>.这一节要讲<史记>世家的第二和第三篇,<齐太公世家>和<鲁周公世家>. 为什么要把< ...

  • 孟子日课212丨五霸之首齐桓公的五条公约

    今天是经典日课第712讲,孟子日课第212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 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 三命曰:敬老慈幼 ...

  • 五霸之首齐桓公(一)

    虽然儒家正统历来对春秋五霸不屑一顾,比如孟子就说过孔门子弟羞言齐桓晋文事,但是套用一句话,你赞成也好,反对也好,春秋五霸就在那里.一定意义上说,春秋五霸对于维护周以来的仁政礼义还是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的 ...

  • 五霸之首齐桓公(四)

    取信诸侯 管仲认为,要成为方伯(称霸),就要取信于天下,而取信于天下首要的莫过于取信于王室.王室虽衰,却依然是天下共主,如果带头尊王,将主动把齐国置于道德制高点上. 也就是说,带头去朝见周天子就是个良 ...

  •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一生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而且是第一个出现的春秋五霸.齐桓公在位期间,姜氏齐国空前强大,但是在齐桓公却没有一个好结局.本文介绍下<史记>中关于齐桓公的记载.(本文是<齐太公世家>的 ...

  • 齐桓公简介 春秋五霸之首诸侯盟主齐恒公生平

    2014-01-10 11:22:05 齐恒公简介:齐恒公,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首,在位与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春秋时代齐国 ...

  • 为什么管仲能够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呢?

    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担任齐桓公一朝的国相近四十年,对内进行全方面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得齐国成为当时富甲一方的强国: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得齐桓公成为名副其实的 ...

  • “千古第一相”管仲,靠什么辅佐齐桓公,成“春秋五霸”之首

    首先,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管仲,管仲出生于公元前723年,在所有百家思想之前,比老子都要早100多年.管仲成名当然不是以其思想,而是政治成就,他被誉为是"千古第一相",他辅佐了齐桓公 ...

  • 齐桓公:缘何能成为“五霸之首”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在群雄并起的年代首开霸业先河.成全他这一霸业"功名"的,内少不了管仲等文臣武将的忠心耿耿,外离不开各诸侯国的真心诚服.而这一切,都源于齐桓公的机敏睿智和交际中 ...

  • 【心境如水】“春秋五霸~齐桓公”

    "春秋五霸-齐桓公" 文/心境如水 诸夏亲昵因炎黄, 桓公霸业有忠良. 鲍叔举贤美名扬, 管仲助齐到辉煌. 尊王攘夷旗帜亮, 葵丘会盟镇四方. 老来昏庸子似狼, 尸虫爬窗太荒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