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清华颜宁,后是北大许晨阳,为什么人才难留住?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人才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自古以来,人才培养都是个国家的重中之重。尤其对于正处在急速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时下社会更是需要人才的涌现。而一个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还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稍有不慎,苦心培养的人才就可能去往他国。
很多人都听过清华颜宁、北大许晨阳的事迹,身为中国较高学府的天之骄子,为何会背叛祖国远走他国?而有些人才为何在学有所成回国之后又再次跑到他国奉献自己?这是怎样的一个怪圈?
学有所成,远赴他国,原因发人深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颜宁和许晨阳的事迹,许晨阳原本是北大数学系的研究生,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学业后,去到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有所成之后回国工作,在2012年加入了北大的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获得了众多奖项、受人敬重,然而后来的他还是选择去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工作。
再来看一下清华的颜宁,颜宁自幼聪慧好学,凭借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医学系,后来去往普林斯顿学院攻读了博士后。30岁的她回国贡献,曾获得多种奖项,10年之后,40岁的她返回了普林斯顿学院工作。
他们二人在国内数学行业、医学行业的地位有目共睹,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他们应该都是满足的,为何回国之后再次出国?
通过参考相关史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四个原因,个个发人深省!
第一:环境浮躁不安
科研人员需要一个极为安静的环境专心专研,然而,在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各个行业利益至上,很多人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这种浮躁氛围直接蔓延到了科研行业。
一些科研人员打着科研的幌子做着造假的言论,让一些具有“真才实学想要一心一意搞科研的人才”感受不到祖国对科研的重视。
原本应当安心钻研的环境变成某些居心叵测之人“勾心斗角”的职场算计,一些人因忍受不了这样的环境,所以选择出国。科研一旦掺杂了利益成分,必定走不长远!
第二:福利不同
学子寒窗苦读数年,学有所成之后自然希望建功立业、功成名就,他们选择出国发展,这不是因为在国内找不到合适的发展机会,而是国外给出的待遇实在诱人。
人才出国,我们并不能说他们不爱国,在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中,国泰民安让人才们的民族荣誉感逐渐减退。
和平年代,很多人才更加注重科研知识的提升,国难如果当头,想必这些人才也会义无反顾地回国、奉献自己。
同等条件下,在国外可以获得更高的待遇,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人才更愿意去到发达国家。
第三:物价原因
国家给予的科研经费是极高的,但在一些不知名的暗箱操作中,一些科研人员的生存都面临困难。
如今物价飞涨,很多科研人员拼尽所有都难以买到一套房,中国人讲求落叶归根,在地广人稀的国外,房子乃是常有之物,与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无家可归,不如在舒适安详的氛围内专心科研。
一些人才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终究向现实屈服,面包和理想在国外可以同时实现,为何不选择去往国外呢?
第四:科研效果
国内的环境给不了他们想要的科研效果,如今的中国虽然科技实力雄厚,但在一些方面依然存在短板。
对于一心进取的科研人员来说,去到国外学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回国之后的人才看到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愿意屈服于一些行业潜规则,也不愿意按部就班地如此生活,便想去到国外开创一片新的天地。这种离去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更强的进步。
小结:
虽然有人背弃祖国,但大部分人才是知恩图报、心系国家,华夏儿女身上始终烙着深深的中国印。在任何时期,只要国家有难,相信国外求学的游子都会回归祖国。
有人说科研人员去到国外大多是因为国内的造假现象层出不穷,科研行业的风气应当整顿,不然国家将会流失更多人才。
也有人说人才应常怀感恩之心,背信弃义之人永远不会珍惜国家给以的帮助,走或留都取决于个人。你觉得国内难以留住人才还另有他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