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发展激励政策 能吸引几人去基层?
近日,南京市出台了全科医生发展的激励政策。全科医生的绩效工资水平,将高出当地事业单位的10%左右,编制数额和职称评定也有一定倾斜,医学毕业生还将一次性给予大额租房补助。但是这些举措,足以撬动优质资源下沉么,能吸引到优秀的医学毕业生吗?恐怕,仍然的打个大大的问号。
7月3日,南京市政府官网发布《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称,将提高全科医生待遇,在编制和职称评定方面,予以倾斜。
1、总体上,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水平,高出当地事业单位的10%左右。
2、刚毕业的医学生到工基层工作,可给租房补助,条件是至少服务6年。比如,2019年及以后,非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毕业生,在取得执业医师证与全科医生规培合格证后,给予一次性奖励,每学年6000元(本科五年、大专三年)。
3编制数额和职称评定,向全科医生倾斜。比如,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规培合格后到基层工作,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的评定。
这是为强基层办了一件实事,的确该当为南京出台这样措施点赞!然而,一项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更多方面的改变和配合。
全科医生被称为健康的“守门人”,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是患者的第一道关口。全科医生为分级诊疗,合理引导患者就医和转诊、康复等,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发达国家比较成熟和成功的经验。然而,这一制度在中国明显“水土不服”。主要症结所在是全科医生人数不足、水平不高!
首先,国内外医学生教习的基础课内容,天壤之别。中国医学生的基础课,基本都是枯燥的知识点的罗列,学生们根本get不到这些知识点与临床的联系在哪里。反之,国外的基础课是临床老师把临床经验汇集成书,一本生化书,半本是病例,学完基础课,每人平均累积讨论了2万个病例。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来说,这种教科书、文献式的间接临床经验积累,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医生终其一生如果能亲自见到2万种典型病例,都不是易事。因此,积累了2万个真实病例的医学生,与1个病例都没有积累的医学生,毕业之后的临床经验能没有差距吗?没有病例积累的医学生,考完试时就是把基础课全忘干净之日!
其次,临床课的理念与发达国家不一样。我们的教学理念是注重掌握20%常见病,国外则包括大量罕见病,以拓宽医生的视野,更注重医生实际为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规培流于形式。我国目前全国范围内系统普及规培,意义深远,对提高医生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问题是照搬美国,流于形式的成分多了一些。美国医生规培完毕可以独立手术开诊所。我们国家的规培生,大部分工作是写写病例送送病人,干些杂活,规培就结束了。能不能独立看病手术,是否为一名合格医生,规培生自己心里最清楚。
对于医学生的培养,从基础课、临床课到规培,国内外都差距巨大。结果是,国内的医生在跨进医生门槛之时,已经被甩出了好几条街!
再说,真正跨进医院以后。由于国内临床经验分享体制的缺失,积累的临床经验的多少,多取决于自己遇到过多少血淋淋的教训。大医院患者多,积累的临床经验多,提高诊疗水平的机会就多。所以,最优秀或最有办法的毕业生,一股脑地挤进大医院不出来,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想一想,经过5+3甚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学医之路,你会为多10%的绩效工资这样一些眼前的小恩小惠,主动放弃自己业务上成长的机会吗?相信稍微有点想法的医学生都不会这么选!尽管进了大医院什么时候能有机会摸到手术刀或独立看病人,要看上级医生是不是给机会,以及自己的运气如何,但毕竟可以多看多听,拓展视野,这是小医院无法提供的。
因此,我国现有的医疗体系,5+3之后如果直接到基层,是否意味着自己本来就不多的临床经验会彻底荒废掉,这才是医生真正的担心和顾虑。
这样看来,单纯给基层配备上档次的硬件、有限的提高全科医生待遇,似乎都难以撬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无独有偶,我们医疗体系的问题不仅是基层弱,大医院也问题多多。基层是医生人才缺,大医院则是优秀医生过于密集,大量优秀医生被当成小兵兵,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那么,从制度设计上,将基层医疗这么广阔的市场向大医生们开放,让他们在这片蓝海中名正言顺地挣到阳光收入的同时,逐步带动提高基层医生的水平,不是两全其美吗?
“大医院里还忙不过来,有谁愿意去基层?”这个问题其实不是问题。只要有足够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薪酬设计,不影响大医生们的职业发展前景,而且是有利于职业发展,在哪里都是为患者服务,到基层能多挣些阳光收入,还能多培养些年轻医生,何乐而不为?实在没时间分不开身,现在网络越来越方便,都快5G了,网上协助成不成?
思路是重要的,有了思路办法会很多。我们有那么多组织大医院援藏、援非的经验,拿出个像样的“援基”长期制度方案,应该也不难吧?
南京的的薪酬和职称倾斜制度,为我国全科医生的发展开了个好头。改革在继续,如何把基层医疗变成大医生们争先奔赴的蓝海,是我们所期待的!到了这一天,基层就不会再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