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与康复】现代研究证实:太极拳对人体有这些益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分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和美太极
1、神经系统
作为以运动为主的一种训练,练习太极拳必定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在练习过程中,从动作的学习、记忆到练习时对姿势的控制及其形神合一的特点,均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因此对大脑皮层活动及小脑平衡功能均可起到训练作用。同时,太极拳要求心无杂念、精神专注,且动作要求连贯、一气呵成,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招式,需要大脑皮层细胞和神经不断地进行调节,如交感-副交感神经的调节,从而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有研究表明,长期练习太极拳对大脑形态会有改变,可使右侧中央前回、岛叶、中央前沟和左侧颞上回、内侧枕颞沟和舌沟皮层显著增厚,且左侧增厚的程度与太极练习的强度成正相关,这表明长期练习太极拳可能引起大脑局部结构的改变,这或许是太极拳对神经系统作用的机制之一。
太极拳对帕金森的干预效果已得到了国际公认,特别是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太极拳干预帕金森的有效证据后,更是引发了大众练习和研究太极拳的热情。而太极拳训练对帕金森病影响的机制则被认为可能是太极拳多种姿势能在力量、平衡、伸展和呼吸等多方面带来的益处,同时也有替代医学共有的对情绪、压力的缓解等机制。目前,中风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中风后康复也一直是研究热点。Kim H等研究发现,对于长期的中风患者,常规物理疗法配合太极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平衡力、步态和生活质量。在一项关于太极对改善香港老年人睡眠和生活质量可行性和效果的单一样本群体研究中,发现太极拳能够有效改善睡眠质量较差的老年人的睡眠和生活质量(P<0.05),但在12周的训练过程中脱落率为23.5%,这可能与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和睡眠情况有关。而对于中年人,太极拳对其睡眠质量的提高并未显示出显著差异,因此对于太极拳改善失眠的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运动系统
太极拳属于有氧代谢运动,看似轻柔和缓,实则需要肌肉骨骼的力量支持,特别是下肢屈曲时支撑整个身体,上肢的姿势控制及腰部扭转时带动全身等动作。坚持练习太极拳,能明显增强身体肌肉力量,特别是下肢力量,从而改善运动功能。研究报道长期规律进行太极拳训练能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且能预防老年人跌倒,对缓解机体功能衰退有重大意义,并且效果明显优于健步走。更是有大量学者从微观层面研究了太极拳训练对运动系统影响的机制,运用肌电测量的方法,对上肢和某些特殊招式的下肢的肌电进行了测量,发现上肢太极拳运动时属于中低强度,以慢肌运动单位参与为主,起到了一定的训练效果,因此为轮椅太极健身效果提供了依据;通过对“白鹤亮翅”“搂膝拗步”等招式的下肢肌电测量,发现在做这些动作时,下肢肌电活动增加,关节压力中心活动范围较小,这或许都解释了太极拳训练增加下肢肌肉力量和提高平衡能力的原理;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若练习太极的动作不正确,还有可能造成关节、肌肉负荷过重,长期训练反而会损伤关节,需要格外注意。
纤维肌痛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骨骼肌疼痛,而在一项对33名纤维肌痛患者进行太极拳干预的研究中,发现太极拳组在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然而对此结果的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太极拳包括多种维度的干预,而这种身心合一的训练,或许能提高自信、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帮助患者克服疼痛;而且通过对呼吸和运动的控制,可能可以提高疼痛阈值、破坏“疼痛循环”等;而这些都可能影响到神经内分泌或免疫功能,以及神经化学和镇痛通道,从而改善纤维肌痛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
3、循环系统
太极拳是一项活动强度不高、时间相对较长的运动,在肢体运动过程中,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荷,因而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有研究表明,在锻炼太极12个月后,心每搏出量、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锻炼前,心率减慢则在锻炼6个月时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长期坚持练习太极能有效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在一项关于太极拳对老年人血清内皮素、血脂和其他循环激素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经过3个月的太极拳训练后,血清内皮素和甘油三酯都显著降低,而这两者亦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太极拳训练能间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可能是其改善心血管功能的机制之一。
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影响。而太极拳运动可能通过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起到良好的降压作用;而对血液中血浆NO和H2S浓度的控制则可能是血压调节的分子机制。尽管关于大多研究为太极拳改善患者高血压提供了一些证据,但方法学质量仍有待提高,仍需要更严格的研究设计方法。
4、呼吸系统
太极拳对呼吸要求较高,要随动作进行相应的呼吸吐纳,运用腹式呼吸,缓慢的吸气能使胸廓容积尽量增大,负压亦随之增大,从而加快了静脉血回流入心脏,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经过太极拳训练后,肺活量和每分通气量显著增大,从而改善呼吸功能。太极拳应用的逆腹式呼吸通过呼吸肌群的配合,练习后指温显著高于练习前(P<0.01),且指温与呼吸功能测定指标亦有正相关关系,因此逆腹式呼吸能显著促进血液循环代谢,特别是微循环,显著改善了心肺功能,以此达到健身的目标。
BODE指数,即综合了B(body-mass index,即体重指数)、O(degree of airflow obstruction,气流阻塞程度)、D(dyspnea,呼吸困难)、E(exercise capacity,运动能力)4种因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运动能力和营养状态的反映。研究表明,练习太极拳,可以使COPD患者的BODE指数降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运动能力和呼吸困难,可能降低死亡风险。除上述原理外,还有研究者认为这与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有关,特别是调整呼吸的方法。然而,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根据目前的文献分析,仅能为太极拳改善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提供初步证据,仍需要进一步的证据研究太极拳的长期效应。
5、消化系统
除了对呼吸的要求,打太极拳时还要求舌尖抵住上颚,齿轻合,以刺激唾液分泌,充分发挥唾液湿润、抗菌的作用,同时还能助消化。另外,腰身的大幅度扭转会刺激腹腔中各消化器官,配合呼吸膈肌运动增加肝脏的血液循环,增强肝脏消化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消化吸收。中医认为“腑以通为顺”,故胃肠通畅,食欲好、大便通,则消化功能良好。田氏对28例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受试者进行4周42式太极拳训练后,全部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均显效或好转,有效率达100%,尽管样本量偏小,结局指标也待完善,但仍然体现了太极拳的一定效果。田氏还认为长期练习太极拳,大脑就会处于一种良性的兴奋状态,从而使内脏机能紊乱的有关中枢受到抑制,恢复“脑-肠轴”的正常功能;同时恢复自主神经对胃肠感觉运动的调节,纠正胃肠功能紊乱,使腹痛、腹胀等症状减轻至消失。
6、其他
目前,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能全面,除了身体机能本身,更加注重心理健康的调节。而太极拳作为一项中低强度的运动,对中老年女性来说是一种心情愉悦的体验,具有积极的心理作用。一项美国的基于社区老年人练习太极拳后认知度的调查显示:尽管太极拳的种类众多,但通过对练习者的语言、学习、记忆和其他认知测评后发现,只要坚持规律、正确地进行标准训练,能显著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进而减少就医费用和提高生活质量。这可能与太极拳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有关,也可能是这种有氧运动增加了脑部代谢,从而对认知功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起到了改善作用,但确切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还有研究显示,坚持练习太极拳,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伴有抑郁症状的人数减少得越显著,表明长期练习太极拳,对改善抑郁症状有一定的作用。同样,对于焦虑患者,较长时间练习太极拳,能够降低焦虑水平,特别是在随访期效果显著,而焦虑水平的降低能够增加人的精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记忆和认知功能,同时还能减少时间压力、信息过载、消极思考和吸烟行为等。Sharma M等对1989-2014年关于太极拳对焦虑管理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发现尽管在各方面均有些局限性,如并不是所有的设计都是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较小、没有阳性结果以及无标准化的太极拳干预等,但对于焦虑管理,太极拳仍是一种有潜力的方式。
对于太极拳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研究较少,但已有初步证据表明太极拳训练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血脂、C-反应蛋白及氧化应激等指标,且能降低体重指数(BMI),但未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值,而对照组常规训练前后则无差异;还有研究发现太极拳能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相关神经症状等。然而目前的随机对照研究提供的证据还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太极拳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是否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7、小结
太极拳是一项轻、中强度的有氧运用,强调对姿势、呼吸的控制,从而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神经和呼吸调节,对心功能及循环系统亦可其到一定作用。同时作为一项身心结合的运动,太极拳对社会心理健康也十分有益处,能减轻心理压力、放松情绪,因此对焦虑、抑郁及失眠等均有效果。但目前仍需要大样本、标准化干预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太极拳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略(作者 刘宏伟,张 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