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终于不再执著于改变一个人的内心了
文/小宋老师
01.
在上幸福课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总是很容易让我的心情瞬间变得沉重。
这件事情就是——当我十分卖力地在台上讲课的时候,偶尔会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底下聊天或者是窃窃私语。
这个时候,我会感觉自己的授课水平受到了质疑,美好的心情会在瞬间瓦解。
要知道,我把“上好幸福课”这件事情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把太多的成就感都和这门课捆绑在了一起。如果有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听课不认真,我就会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我知道:羊羔虽美,众口难调。同时理性也告诉我:几个学生不认真听课并不能说明这门课我上得不好。
但是,我把“上好幸福课”这件事情看得太重了,以至于每当我在生活中感到压力的时候,晚上做梦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这一类梦境:
“我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上课,拼命地想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听课的学生却在大声说话,有的人甚至会随意走动。有时候我还会梦到,学生们纷纷都走到另外一个教室去上课了,讲台上留我一个人孤零零的身影。”
每当从这种梦境当中醒来的时候,我浑身都充满了无力感。
02.
学生忍不住在课堂上说话,和学生的自制力有很大的关系。同样的授课内容,遇到学风好的班级,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倾听。遇到学风不好的班级,就会有学生忍不住窃窃私语。
除了正常的课堂讨论之外,当有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的时候,我也曾尝试去制止。但是我所用的方法却是——执著于去改变学生的内心。
比方说:我会去讲一大堆道理,然后期望学生听完道理之后,就不再课堂上随便讲话了。
例如,我会说,“希望同学们活在当下,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再例如,“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身上都会散发出一种禅定的美。”又例如,“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然而,这种方式并没有什么效果。因为改变一个人的内心,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不是瞬间就能完成的。
要知道,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向自己打开的心门,除非自己想要改变,否则别人很难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其做出改变。
况且,我的这种提醒学生的方式,显得有些拐弯抹角、很不直接。很多学生在听完我所讲的道理之后,依然无法体会到我是多么希望他们在上课的时候不要窃窃私语。
直到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选择直接告诉课堂上正在说话的学生:
“请不要在课堂上讲话了,我现在感觉自己很不开心,很生气!我希望说话的同学在课堂上能克制一下,并且适当地表示出对老师的尊重!”
没想到,说完这番话之后,教室里马上就安静了下来。因为我发出了一个明确的行动指令:“不要再说话了!”而这句话所达到的效果,远胜过我讲千万道理。
更加重要的是,我感觉原本压抑在心底的一团郁闷情绪终于给发泄了出来,心里很舒畅。
03.
要知道,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感情细腻、总是考虑别人感受、害怕伤害别人感情的人来说,说出上述一番话还是需要勇气的。
因为我总是觉得用命令的方式去禁止学生的某项行为,显得一点都不和善,一点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心理学老师。
但是如果我为了“表现出和善”而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反而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因为这不仅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没有界限的人,也会让自己的心情感到持续地压抑。
布琳.布朗曾在《脆弱的力量》一书当中说过,我们一定要具备“仁慈心”。这里的仁慈心,并不仅仅指对别人仁慈,还包括对自己仁慈。
所谓对自己仁慈,就是善于维护自己的界限,当自己的边界受到侵犯的时候,能够敢于维护自己的边界,不让自己持续受到伤害。
作为一名老师,当我努力备课、用尽全力去上课的时候,理应得到学生的尊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侵犯老师的边界,我有充分的理由禁止学生的某项不合理行为。
04.
想通了上面这些道理之后,后面无论是给学生上课、还是受邀做讲座的时候,只要遇到自控力比较差、喜欢在课堂上不停讲话的学生,我都不再想继续做一只温顺的绵羊了,我会明确地发出一个行动指令:
“请不要在课堂上说话了。”
当然为了让这个行为指令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我喜欢运用沟通心理学当中的XYZ法则来表述上述的指令:
“某些同学在课堂上不停的讲话(你做了X),我感觉没有受到尊重、很不开心(我感到Y),希望你们不要在课堂上讲话了(我希望你能做Z)。”
当我严肃地说出这番话之后,通常课堂上都很容易安静下来。
我开始慢慢惊叹于“直接改变行为”的重要性。因为在此之前,我总是想要去改变一个人的内心,然后再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但是地球人都知道,改变一个人的内心,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
05.
后来在读《带人的技术》这本书的时候,我的一些想法在书中得到了印证。日本作者石田淳在书中明确指出: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行为,而不是心。”
他还在书中表达了很多类似的理念:很多管理者总是执著于去改变员工的心,然后再去改变员工的行为。但是,这个过程往往是漫长而低效的。况且,管理者通常每天都会很忙,哪能抽出那么多的时间用来改变一个人的内心?
于是,他建议管理者通过改变“行为”的方式去进行公司管理,进而提高管理的效率。
虽然作者的观点稍显极端,但是当今心理学对“认知主义”(先改变内心,再改变行为)的过分强调,导致了人们对“行为主义”(通过强化的方式直接来改变行为)缺乏必要的重视。
虽然说,如果改变了一个人的内心,就更加容易引起一个人在行为方面的持续改变。但有的时候,改变一个人的内心太慢太难,我们不妨先从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开始,倒逼他内心的改变。
正如曾经有心理学学家所证实的道理: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开心而微笑。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微笑而开心。
对于课堂上总是忍不住和身边人聊天的学生来说,当通过一个外力使他不再乱说话、转而认真听课之后,也许他会慢慢发现静下心来听一门课的好处——可以学到一些有价值的知识、拥有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等等,从而在今后对听课的态度变得更为积极。
当我通过行为主义的方式制止了课堂上有学生乱说话的现象之后,我卸下了心理上的一个很大的负担。
现在的幸福课上,即使是学风不好的班级,也很少有人会不停地说话了,我也因此而显得元气满满、更为自信。
当改变一个人的内心太难的时候,不妨先去改变他的行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