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一本几十块钱的书,读出几千块钱培训班的效果?

文/小宋老师
 
01.
有一次,我去北京参加一次积极心理学的学术会议,大会请来了国际积极心理学界的泰斗马丁.塞利格曼教授。
整个会场有大概两千多人,大家都非常期待塞里格曼教授的演讲。轮到他演讲的时候,会场掌声雷动。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女研究生,她跟我说,这次她专门从外地赶过来,就是为听塞里格曼教授的演讲。
塞里格曼教授全程都是英文演讲。不巧的是,我和这位研究生会议前都没有借到同声传译的耳机,所以就只能凭借各自的英文水平来尽量领会演讲的内容。
那次演讲当中,塞里格曼讲到了他所提出的幸福2.0版本的理论——“PERMA模式”。由于之前我就对这块内容比较熟悉,所以整个演讲听起来非常顺畅,基本上没有太大压力。
而身边的那位研究生,却听得比较吃力,因为演讲中有很多的英文专业术语。如果之前没有相应知识储备的话,的确是有些难以理解的。
但是她也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会马上和我探讨。每次她提出疑问之后,我都会马上给她解释。
看到我全能听懂,她感觉有点惊讶。会议间隙,她对我说,“你的英文水平太好了,教授讲的内容你咋都能听懂?”
人有时就是这样,很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
我马上就对这位研究生坦白了真相:“其实,我的英语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好。只不过在来开会之前,我把塞里格曼教授的新书《持续的幸福》从头到尾认真地读了一遍。而他今天的演讲内容,其实大部分都是他新书当中的内容。”
“啊?真的吗?”那位研究生有点吃惊。
她接着告诉我说,她这次来北京花费可不小——来回机票将近3000元,还有两天的会务费加住宿费将近2000元,加起来差不多要花将近5000元。
她原本指望着,能够从这次会议中学到一些最前沿的研究。没想到,她想了解的那些前沿知识,只要花30块钱买一本书就能全部学到。
我和这位研究生的情况有所不同,那次我去北京开会的最要目的是为了见几个老朋友,然后争取搭建一些积极心理学圈子的人脉。也就是说,交流是我的首要目的,学知识只是次要目的。
因为单纯从学知识的角度来说,最有效、最廉价的学习方式其实就是读书。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些好的读书方法,完全可以把一本几十块钱的书,读出几千块钱培训班的效果。
02.
我自己总结的三个具体方法如下:
方法一:带着问题去读书
比方说,当你遇到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的时候,我建议你去读《搞定》、《小强升职记》、《番茄工作法图解》等书籍;
假如你觉得自己感觉有些苛求完美主义,我会推荐你去阅读《幸福,超越完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脆弱的力量》等书籍;
假如你在职业生涯方面遇到了问题,那么我会推荐你去阅读《现在,发现你的优势》、《定位》、《你的生命还有什么可能》等书籍;
只有带着问题去读书,我们才能把“被动读书”变成为“一个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才能让读书的价值最大化。
方法二:有输入,还要有输出
所谓输入,就是指读书的过程;所谓输出,就是指读完书之后,把学到的知识分享出来的过程。
大部分人读书只有输入的过程,却没有输出的过程,这一点非常令人遗憾。因为缺少输出环节,就会导致知识学得不牢、读完书之后很快就把知识忘掉。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输出所学到的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