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龙泉窑瓷器鉴定高手
瓷器釉色的名称。始创于南宋时的龙泉窑,其色泽可与翡翠媲美,又恰似青梅色,故名。梅子青的烧成温度比粉青釉高,是在还原焰气氛中生成的一种石灰碱釉,以铁为主要呈色剂,釉面光泽亦较强。梅子青为南宋龙泉窑最为经典、稀有的釉质。
北宋晚期到南宋早期,釉色灰黄多见,玻璃质感强,釉面有改变开始有石灰碱的感觉,釉稍厚胎开始变精细,竹口小梅村交界的上阳出土了很多这个时期的精品。龙泉青瓷的成就,与制瓷匠师掌握先进的烧造工艺是分不开的。
南宋年间,通过模仿越窑起家的龙泉青瓷最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满足南宋朝廷仿制汝窑的需求,最终取代了同为青瓷的越窑,成为一代名窑。数百年后,景德镇通过突破创新的方式,最终在竞争中击败龙泉窑,龙泉青瓷最终也与新兴瓷器的竞争中彻底失去优势,最终被赶下历史舞台。我们除了慨叹龙泉窑的兴衰之外,也要记住一件事:唯有开拓创新,方能获得新 生。
龙泉窑在南宋发展到顶峰,南宋中期龙泉窑粉青釉烧成。龙泉窑瓷器胎色灰白,釉质滋润,造型多种多样,在生产白胎青瓷的同时,还仿造官窑的黑胎瓷器。
元代龙泉窑的繁荣为明初龙泉官窑的设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详见《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一书)。明龙泉官窑器延续了元代的大器风范,将厚实雄浑的审美理念发挥到极 致,之前往往将明初龙泉窑青瓷与元代龙泉青瓷混为一谈,或笼而统之断为“元末明初”,这也在一个层面上说明了两者的相承关系。至今从处州青瓷博物馆征集到的—批明初龙泉官窑青瓷碎片及结合传世完整器来看,明龙泉官窑青瓷在烧造工艺上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巅 峰,无疑代表着龙泉窑瓷器烧造史上的最 高水准。以刻花为例,明龙泉官窑青瓷主要以刻花为饰,精美绝伦,花纹与青如翡翠的釉色融为—体的刻花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刻花是龙泉窑青瓷的传统装饰工艺之一,北宋时期的刻划花装饰曾经盛极一时,但到了南宋,由于石灰碱釉的运用和多次上釉技术的掌握,龙泉窑青瓷往往素面朝天,转向以釉色取胜。其实釉色的玉质感固然是世之所好者,但釉层一加厚,原先的刻划花很容易被厚釉所覆盖。所以到了元代,又流行露胎、贴塑、模印等装饰手法,这样玉质感的釉色和花纹图案的装饰效果就可以兼得了。明龙泉官窑器将刻花与厚釉结合得恰到好处,从而使刻花装饰工艺取得了新的突破。
龙泉窑的衰落也与政策有关。明初洪武年间开始设置官窑,洪武二十六年,《大明会典》中规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制样”,也就是说:凡是给宫廷烧造瓷器,一定要有样例,而这个样例是由宫廷定的,如果数量很多,需要计算成本,窑工就要直接到皇 城来,当时是指南京。“置窑兴工”,是指在南京附近找个地方烧制瓷器。而如果数量太多,在南京无法完成,就要“行移处等府烧造”,把烧窑处移到饶州府,也就是景德镇去烧造。
龙泉窑器物开片非常普遍,仿品也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仿制,早年的黄釉开细片仿制较多,上当的人也非常多。其表现特征为釉色黄中带青、细片、胎不欠烧,圈足露胎给人致密而坚固的感觉,此类仿品是在釉浆中加入氧化钛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