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1】京剧中的归韵问题

    吐字、归韵、收音是我国戏曲、曲艺中的常用要领,是指导演唱者在唱念时做到发音准确、清晰、完整、适度,做到行腔纯正、收音正确、四声贴切而提出来的。京剧唱念对吐字、归韵、收音要求历来非常严格,不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要领,就绝对演唱不好京剧。
    一、 字音头、腹、尾与吐字、归韵、收音
    京剧中的吐字、咬字都是在唱念中进行的。特别是有些唱词句,行腔很长,一个字的声母和韵母的拼音常常不是在一个节拍中进行的,而是在几个甚至几十个节拍中进行的。唱词的每个字明显的要分字头、字腹、字尾三个部分。这与歌曲中歌词的每个字只分声和韵两个部分,有着很大的不同。从切字角度讲,一般情况反切一个字只要用两个字,比如“江”,用“几”和“羊”这两个字去切就行;但在京剧中,反切一个字必须用三个字,比如还是这个“江”,就要用“几”、“啊”、
“恩”这三个字去切了。在戏曲里,把字头、字腹、字尾及声调(四声),共称“四音素”。字的韵母亦分四个部分:一是韵头,由介母i、u、ü组成;二是韵腹,韵腹由九个元音承担,即a、o、e、i、u、ü、ê、er、-i;三是韵尾,由四个字母承担,即i、u、n、ng,前两个为元音韵尾,后两个为辅音韵尾;四是声调。字头的构成有三种情况:一是声母加韵头,例如“剑(jian)”,字头是ji;二是只用声母,例如“大(dai)”,字头是d;三是只用韵头,例如“王(uang)”,字头是u(w)。字腹由韵母中的韵腹构成。字尾由韵母的韵尾构成。整个出字的过程分吐字(发)、
归韵(放)、收音(收)三个步骤,字调(声调)则贯穿于吐字的全过程。每个字必定有字腹,但有的字可以没有字头,例如安(an)、埃(ai)、昂(ang)等;有的字可以没有字尾,例如家(jia)、爸(ba)等;有的字甚至可以既没有字头,也没有字尾,例如啊(a)、喔(o)等。如果是头、腹、尾俱全的字,整个出字的过程逞枣核形,两头尖中间大。
    二、 吐字
    “吐字”有两种含义:一是整个字的发音;二是指字头的发音。整个字的发音我们用“出字”
来表述,这儿的吐字专指字头的发音。由于字头涉及声母和韵头,这就意味着吐字决定着口齿的是否纯净、口形的是否正确。每个字要用字头来带动字腹和字尾的发音,能否做到字正的首要因素在于能否准确吐字,因此要把发音的功夫首先用在吐字上。“欲正五音,而不于舌唇齿牙喉处着力,其音必不正。”(徐大椿《乐府传声·出字口诀》)。这就要求注意掌握字头中声母的发音部位,接着就要注意吐字时的口形,“呼字十分真则其形自从;其形十分真,则其字自协,此自然之理。若不知其形,而求其声,则终身不能呼准一字也。”(徐大椿《乐府传声·出字口诀》)。这就要掌握好“四呼”的要领。京剧界常说的“喷口”,就是指的在吐字时的字头发音要有口劲,否则就会虚而不实、飘而不定。但是要注意不要过份用力,那样反而不美;也不要把字头拖得过长,造成词的模糊。梅兰芳先生讲过一段故事:“1951年夏天,在汉口和高盛麟同志合演《抗金兵》,有一场在大战前夕的'巡营’,高扮韩世忠,我扮梁红玉,对唱二黄。我唱到'拂金风零玉露已过中秋’是一个下句,'秋’字要行腔,应该很快就用'七攸’二字切成'秋’字本音,再往下行腔。我一时大意,出口时没有张开嘴,以致到字尾发音时才放出'攸’字音。当时我感到非常别扭,可见当场一时之难”。因而吐字时要避免把字头和字腹截然分开(尤其是字头由声母和韵头组成的字)无意地唱成了两个字。应当注意,既不能使字头与字腹分离,也不能使字头与字腹同时吐出,而是要有恰当的过渡,使其浑然一体,不露痕迹。零声母是以韵头或韵腹即元音开头的,要注意与前者的区别。无声母但有韵头的字,如“言” 、“汪” 、“雨”等,其韵头就是字头;没有字头的字,如“安”、“昂”、“挨”、“熬”等,唱念时开口便是字腹a、o、e、i、u、ü,这些字的吐字与归韵合二为一,要注意与其前一字的“划断”,切忌连续不断,造成吐字不清,甚至“吃字”。比如“何往”两字,容易连读成一个字“黄huang”字;又如《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唱:
“更激起我斗志昂扬”中的“志昂扬”三字,一定要在“志”收音后再起“昂”,“昂”字收音之后再出“扬”字,否则可能会唱念成“张扬”两字。
    三、 归韵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归韵不是押韵。押韵着重于韵母的韵腹和韵尾;归韵则包含韵母的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在唱念中尤其是在行腔中,充分发挥字腹发音的共鸣作用,这就是“归韵”。《顾误录》“度曲八法”中讲:每字到口,须用力从其字母发音,然后收到本韵,字面自无不准。如“天”字则从“梯”字出,收到“焉”字;“巡”字则从“徐”字出,收到“云”字;
“小”字则从“西”字出,收到“咬”字;“东”字则从“都”字出,收到“翁”字之类。可以逐字旁通,录绎而得,久之纯熟,自能启即合,不待思索,但观之反切之法,即刻之矣。若出口即此字,一泄而尽,如何接得以下工尺?这里讲的就是归韵问题,同时涉及了如何归韵以及为什么要归韵的问题。归韵是吐字之后字音归到主体韵腹的意思。韵头与声母紧紧相连构成字头,其作用是声母与韵腹之间的一个过渡;字尾的作用仅仅是完成收音;而能充分发挥共鸣作用、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最长,因而在唱念中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字腹。从发音时间的长短和音量的大小,可以把头、腹、尾俱全的字音比喻为“橄榄形”或“枣核形”:头尾短而小,表示头、尾发音较为短暂;字腹长而宽,表示字腹发音长而大。声调(指腔调)明爽,全系腹音。所谓“腔圆”,即是指演员歌唱响亮、圆润、悠扬、婉转,往往能激起人们叫好的,多半是在归韵行腔时效果。比如《霸王别姬》
“南梆子”唱段中“且(cie)散(san)愁(chou)情(cien)”这四个字,由于字腹e、a、o、e的共鸣作用,会显得激越响亮。如果演唱者在归韵上功夫下得好,就会获得“满堂彩”。再如《谢瑶环》“高拨子”唱段中“猿猴戴冠”的“冠(guan)”字,在这个“冠”字的行腔中如果能在归韵时掌握好口腔,发挥好“冠”字韵腹a的作用,就一定能有力地表现出谢瑶环忠心报国的高尚气节,从而获得良好的剧场效果。《红灯记》中李奶奶在“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刚”唱段中,高玉倩老师对“刚(gang)”、“张(zhang)”、“钢(gang)”这三个字唱得非常激越响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江阳辙”ang的归韵恰到好处,高在归韵到韵腹a时,“鼻化”成a(ng)音,接着稳健地保持在整个行腔中,到最后“穿鼻”出ng音。归韵的正确与否与四呼即口型问题有很大关系,必须明确口型与归韵的关系:四呼做为四种口型,既然是由韵头或韵腹中不同的元音决定的,这就为归韵决定口型提供了语音学的根据。(当然也存在口型对归韵的反作用,因为归韵总是要通过口型来实现的)。在归韵决定口型的基础上,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为因果。归韵决定口型,口型服务于归韵。归韵是决定口型的依据,口型是实现归韵的方法。没有离开归韵的口型,也没有不讲口型的归韵。正确地掌握归韵,才能有正确的口型,正确地运用口型才能实现正确的归韵。两者的辩证关系,科学地体现着汉语语音的客观规律。认清这两者的关系,不要把它们片面地、孤立地、绝对地分割开来,这在演唱和指导演唱的实践中,至关重要。忽视或否定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形成韵头不清或是归韵模糊,以致字韵变音,使听众对字音无从分辨,甚至带出演唱者的方言音韵,即使好的腔调也唱不出京剧的味道来。
(0)

相关推荐

  • 古诗押韵究竟压什么?附真题

    文学鉴赏:秋兴八首(其一) 文学鉴赏:恩高人品<登高> 近日,"文学鉴赏"系列推送在收心斋引起热议.网友高度肯定1703班学子文学鉴赏水平的同时,还耐心地指出了文章中的 ...

  • 【转载2】京剧中的归韵问题

        四. 收音     在京剧的吐字咬字中,很容易被一般人忽视的问题是收尾,即收音.在演唱中,适时适度地把韵尾交代清楚,以求把字的音韵唱得完整,叫做收尾,也叫收音,如:"来至在督察院,举 ...

  • 详解京剧中的归韵问题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吐字.归韵.收音是我国戏曲.曲艺中的常用要领,是指导演唱者在唱念时做到发音准确.清晰.完整.适度,做到行腔纯正.收音正确.四声贴切而提出来的 ...

  • [转载]关于京剧中的上口字 第一部分

    原文地址:关于京剧中的上口字 第一部分作者:雅聊 凡京剧爱好者,都知道京剧有个上口字的问题.什么是上口字?简言之,即凡是京剧语言中与普通话声.韵(声调除外)不同的那些字,就是上口字.换句话讲,上口字就 ...

  • [转载]关于京剧中的上口字第二部分

    原文地址:关于京剧中的上口字第二部分作者:雅聊 三.上口字的运用 上口字主要在京剧传统戏韵白和上韵的唱词中使用. 1.用于合辙押韵. <天女散花>中天女唱[西皮流水] 观世音满月面珠开妙相 ...

  • 【京剧知识】京剧中的归韵问题(下)

    四. 收音 在京剧的吐字咬字中,很容易被一般人忽视的问题是收尾,即收音.在演唱中,适时适度地把韵尾交代清楚,以求把字的音韵唱得完整,叫做收尾,也叫收音,如:"来至在督察院,举目往上观&quo ...

  • 【京剧知识】京剧中的归韵问题(上)

    吐字.归韵.收音是我国戏曲.曲艺中的常用要领,是指导演唱者在唱念时做到发音准确.清晰.完整.适度,做到行腔纯正.收音正确.四声贴切而提出来的.京剧唱念对吐字.归韵.收音要求历来非常严格,不掌握这方面的 ...

  • [转载]京剧中的板、眼

    原文地址:京剧中的板.眼作者:『河间』★ 板,是强拍.眼是弱拍或次强拍. 1. 板和眼,通俗地说就是中国式的音乐节拍.比如西皮.二黄系列的"一板三眼",--就是在一个四拍小节中(4 ...

  • 京剧中字的声和韵

    什么叫京剧音韵,杨振淇先生在其<京剧音韵知识>一书中是这样表述的:京剧音韵是在<中原音韵>(或"中州韵")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以普通话为主体,又保留了某些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