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病入膏肓”的“膏肓”在哪里呢?

文字仅是我本人对老师课程的理解,您可以直接拉到文末,收看老师的授课视频,祝您福慧双增!

肾主骨藏志,其华在发。肝也主发,主生发,头发往上长。做完化疗以后当场就在掉头发,当场肝脏就伤到了。所以如果你感到人生乏味,想斩断三千烦恼丝就去做化疗,从此头发就掉了。(老师一是幽默,二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耳朵也是肾脏在管,所以耳鸣、耳聋、听力不好等通通是治肾脏为主。肾还管记忆。所以总结如下:记忆有问题,脑部有问题,头发有问题,听力有问题,骨头有问题,还有胸无大志,通通都是在肾脏上治疗。

另外糖尿病的下消(阳不举)也是治肾为主。肾主二便,不但主小便还主大便。当肾脏功能减弱时,会有一天上好几次大便的现象,而且都是稀的。

中医认为肾阳不够就阳不举;肾主水,下半身积水也是肾脏的问题。这里要区分一下:如果是平均的两条腿肿起来是肾脏问题,如果腿没有肿,就是脚踝裸关节肿起来就是心脏有问题。

所以肾的治症特别多,另外还有腰痛可以灸肾脏的位置。

气海俞:肚脐对面命门穴是第十四椎,下一椎,第十五椎下外开一寸半是气海俞穴,这些都是腰痛或痔疮的近取穴,在四肢上取穴就是远取穴。

大肠腧穴:第十六椎下外开一寸半。这些穴道重要的不是具体的位置,而是知道在督脉左右旁开一寸半是膀胱经。

比如有人说腰痛,如果痛在正中间,我们知道是督脉,不在中间,而在两边,知道是膀胱经,知道经络才知道如何选穴下针。

还有一个特殊治症,比如一个人内科、内脏没有病,就痛在十三椎,吃喝拉撒睡都很好,那就针两边三焦俞穴治疗当椎痛,加强的话就加三焦经的子穴(?)。

比如说脾经子穴:商丘,这个人脾脏很好,胃口很好,少腹也不胀满,四肢关节也不痛,也不身重,就是十一椎痛,那就脾俞穴+商丘穴,一针下去第十一椎就开始热,这也就是所谓的导引术:对一个目标下针就相当于告诉身体,我要让气血集中在那个点上,再下子穴,气血就流向目标,这就是单椎痛的治法。

大肠俞:一,在腰椎的位置近取穴可以治腰痛,二,大肠的问题,下痢、便秘都在这里治。

第十七椎下外开一寸半:关元俞穴,跟前面的近取穴一样,这个部分的穴位大部分是治妇科的病症和男人的腰痛。第十四椎以下都可以直针,直接在一寸半的位置下针。

小肠俞穴:第十八椎下外开一寸半,跟小肠有关的症,另外近取穴治腰痛、痔疮等。

膀胱俞穴:第十九椎下外开一寸半,妇科、小便、腰痛。

中膂俞穴:第二十椎下外开一寸半,针或灸,治疗肾虚,消渴症,大小便问题,女人赤白带。补充:过去女人十女九带,因为她们足不出户,闷在家里,情绪放不开,所以白带多。

白环俞:第二十一椎下外开一寸半,接近尾椎骨,治症:疝气、腰酸背痛、大小便、白带。

八髎穴:全身上下最小的穴道,跟绿豆差不多大。八髎穴分上髎、次髎、中、下髎,治症都差不多,稍微区分一下:大便下血用下髎;妇人不孕,用上髎和中髎,艾灸;所有的腰痛用上髎。八髎穴统归上髎管。

会阳穴,不常用,膀胱经到此以后会往下走。在上背部的时候膀胱经分了两条,分别是在督脉外开一寸半和三寸的位置。

附分穴:第二椎下外开三寸。

魄户穴:第三椎下外开三寸,肺藏魄,所以以“魄户”来命名肺俞旁边的穴位,这些穴位以俞穴为主。比如肺病,下针魄户穴当然也可以,但是以肺俞穴为主,再加魄户穴,加强效果的目的,灸也可以。

膏肓穴:整个膀胱经最重要的穴位,位置要找准,把第五椎分成三等份取上面1/3处外开三寸。膏肓穴:无所不疗,既然这样,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学了?膏肓穴非常好用,但是穴位不好找,要把肩胛骨打开,可以反坐在椅子上抱一个枕头(图),这样肩胛骨打开了,就可以找到膏肓穴了,平常这个穴位是藏在肩胛骨里面的。

除了治症,最常见的有膏肓痛,临床上看很多的情报(警察)人员都有膏肓痛。膏肓痛说明这个人干活很卖力,抓犯人的时候很紧张,而且出力,当时伤着了没感觉,回去休息一晚就会发现好痛,感觉就像螺丝刀钻进去那种痛。

一个援警和老师形容:痛了10年,就像螺丝刀钻进去,而且每天上班好像扛了一袋米在上班。针的效果是到不了的,针和灸都不用,唯一的方法就是放血,三0针一刺,再用火罐吸,把血吸出来当场就好了。

平常无所不疗,可以灸,灸100壮、500壮都不要紧,但是热要引导到脚上,否则达不到治疗的效果。所以再灸关元、气海、中极、石门这些少腹的穴道和足三里,把热往下引,灸膏肓的时候会听到肚子咕咕叫,说明灸对了。

脚是热的,人不会有癌症,不会有心脏病,不会中风,所以灸膏肓一定要灸足三里,把热往下导引。

膏肓穴是起死回生的妙穴,当碰到重病的人,不知道如何出手救他的时候,就灸膏肓穴+足三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