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茶园听戏有讲究

北京的茶园,曾是这座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这里既是爱茶人汇聚之所,更是国粹京剧的摇篮。

想要了解北京茶园文化,要先从中国戏剧史谈起。

唐宋时期,戏剧艺术已经崭露头角。那时既没有戏园也没有茶园,常常只是露天演出。开始条件比较简陋,就是随便寻一块高地,就可以开展演出活动。这样的高地,也就是戏剧史上所说的“露台”。宋元时代,“勾栏瓦舍”开始兴起,瓦舍是指商业性的游艺场所,勾栏就是指在瓦舍中演剧的地方。但到了明代中期,瓦舍勾栏慢慢地消失了,戏曲演出大多在寺庙和祠堂中的舞台上,表演目的多是酬神和祭祖。例如现在北京前门外西河沿的正乙祠,原先就是供奉武财神赵公明(正一元帅)的庙宇。因为供奉的是财神爷,后来康熙年间就被票号买下来了,变成了票号业的行业会馆。正乙祠里面有戏楼,票号业聚首开会时,便在里面唱戏。北京正乙祠算是“祠堂戏”的遗存。

明代,戏曲很多时候都是厅堂演出。明朝富户的庭院园林,给予了厅堂戏曲发展的良好条件。如今张自忠路与府学胡同一带(铁狮子胡同)有明代田弘遇旧宅。田弘遇是崇祯皇帝宠妃田贵妃之父,相传其正是在厅堂演出时,将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

清代康熙中叶之后,北京戏曲又慢慢繁盛起来,皇家园囿的戏楼加起来不下十余处,不过京城老百姓想看戏,最初得去饭馆。清朝前期北京城的大饭馆里都有戏台。食客们就是一边吃饭,一边看戏,演出时台下不免划拳行令,嘈杂的环境不利于欣赏艺术。久而久之,北京戏曲的演出场所便从饭馆挪到了茶园。早年间有部评书叫做《康熙私访月明楼》,康熙皇帝从宫里面骑着一头小毛驴出来往南走奔前门,进了肉市西口就有一个月明楼。这个月明楼的位置,就是当时北京的广和楼,最早是明末大盐商“查氏”所修建,所以也叫“查楼”,清代康熙年间正式改成茶园营业。

清朝嘉道年间,单是前门外大栅栏就有:庆乐茶园、同乐茶园、庆和茶园、广德楼、三庆茶园、大亨轩茶园、中和茶园。这七家茶园让戏曲艺术兴旺的大栅栏,也成为了北京茶文化的汇聚之地。后来,同乐茶园改成了电影院,庆和茶园改成了东鸿记茶庄,大亨轩茶园改名为大观楼电影院。

除去大栅栏地区,北京的茶园还有很多。例如东城隆福寺的景泰茶园,地安门的德泉茶园和天和茶园。东安市场的丹桂茶园和吉祥茶园。西城的茶园也不少,例如宣武门内的春仙茶园,阜成门大街的同益茶园,西四口袋胡同的庆升茶园,西安市场里的人和茶园等。前门外鲜鱼口有历史悠久的天乐茶园,新中国成立后又改为大众剧场。崇文门外茶食胡同,还有一家广兴茶园。

当时北京茶园的布局也是与众不同。茶园的舞台由四个柱子支撑,前三面都可以观演,后面则是大墙,有上场门和下场门,一边写“出将”一边写“入相”。清朝茶园的茶客主要是会朋友,顺带着听听戏。台下观众席中间的条桌和舞台是垂直放置,以喝茶为主,多称为“池座”。两边桌子的位置,则叫做“两廊”,不是垂直摆放,更加便于看戏,票反而便宜。一楼最后面就没有桌子了,只有一排高凳,以求视线不被前排观众遮挡,这个位置叫“背大墙的”,价格最便宜。您先给点小费,就可以坐了。别看高凳便宜,可还专门有人抢。为什么呢?这个位置方便给台上叫好。民国以后,高凳完全取消,转而变成弹压席。茶园的楼上还有官座,也叫包厢,坐上四到六个人没问题,是相对高级的享受。

京剧史上大名鼎鼎的同光十三绝,当时便都是在北京茶园里演出。那时北京茶园里的戏曲,可谓是名角荟萃、精彩纷呈。但是当时在北京茶园听戏却不必买票,进去只给茶钱,同时给伙计小费。价格非常便宜,茶钱是十大枚,小费是两大枚。可以说,北京的茶园是上至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都能享受的休闲场所。

当时北京茶园在门口把门儿的人叫“坎子”。别小瞧这份工作,干好了很不容易。一方面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且还得跟这一带地面儿上的人熟识。进了茶园大门,给客人提茶壶的人叫“茶房”。虽然不卖票,但是好的座位茶房都给熟悉的客人占上了。北京的茶园里,一直没有实行对号入座。一直到了前门外西柳树井第一舞台开业以后,北京城才慢慢有了对号入座的概念。

在老北京的茶园看戏时,主要流行喝香片,花色品种大致就是茉莉双窨、茉莉小叶、茉莉大方、珠兰香片等几大类。除去喝园子里卖的茶叶,客人也可以自己带茶,交给茶房去冲泡。到时候茶房把茶壶端来,把茶叶的包装纸往壶口一插,就表示是您带来的茶叶了。当然,虽然是自己带茶,茶资还是照付。(张永和  、杨多杰)

(0)

相关推荐

  • 占据宋朝音乐主流的宫廷乐舞,为何会被市民俗乐'挤下'舞台?

    中国历史发展到宋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壮大,市民阶层兴起,中国的市民音乐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此前中国音乐史上一直以宫廷乐舞占统治地位,在宋代,民间音乐不仅大兴,甚至取代宫廷乐舞成为社会主流,是中 ...

  • (新书推介)宋常立:瓦舍文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

    <瓦舍文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宋常立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5月版.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等通俗叙事文学作品的产生,是瓦舍勾栏中的说话.杂剧等口头叙事伎艺文本化的结果.可以说, ...

  • (转)我很喜欢晋剧_屈照

    ​(转)我很喜欢晋剧_屈照 我的兴趣爱好,听戏看球和饮酒品茶,前不久,写了巜浅谈品茶>和<谈谈饮酒>,同时,通过看全国女排超级联赛,还对排球比赛谈了些自己的看法,今天再谈谈自已对听戏 ...

  • 齐如山谈编剧:剧本如讲义,观众听戏像上课,如此戏园非关门不可

    欲论编戏,须先论戏的原理.当初为什么唱戏呢?是为的自己取乐,因为不但唱的取乐,且听的也很欢迎,所以才有人组织班子,排练戏曲,一来供众人取乐,自己又可取财,以后慢慢的越来越发达,就成了专门的行道了.大致 ...

  • 农村留守老人去邻村庙会听戏,中午不回家,有的躺倒舞台上休息!

    午饭后,豫北某农村庙会戏台前,二三十位老人等待下午的好戏开场.(王子瑞 摄) 初夏的太阳很是毒辣,温度足有30度,个别老人打伞遮阳. 有几个老人索性睡到了戏台上. 戏台前方约50米处,几个空凳子的主人 ...

  • 雪小禅 | 听戏

      四时长忆 惜君如常 辛丑三月三十 扫描二维码 关注 小禅同名公众号"雪小禅" ↓   周 二 散 文  听 戏 文:雪小禅 图片:圆光 ♬ 点击聆听 主播韩枫为你播读 从前我总 ...

  • 喝酒、听戏、写草书,人生三大趣事!

    京剧人物 关良 20世纪初,观众公认的余叔岩.梅兰芳.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五位京剧大师,在为京剧声腔艺术发展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同时潜心翰墨,就被传为佳话. 其中梅兰芳先生书法功底深厚.清雅俊秀,以行 ...

  • 临涣沈家大院里听戏

    在临涣老教堂那边的破院子里平整出一个民俗集合体,搭建个戏台出来,逐步形成一个以听戏为特色的露天茶馆,总感觉这种创意和设计是不大靠谱的事情.依旧修旧整理那么大的院子,还要添个老戏台,投钱进去也不是个小数 ...

  • 梁实秋:听戏

    听戏,不是看戏.从前在北平,大家都说听戏,不大说看戏.这一字之差,关系甚大.我们的旧戏究竟是以唱为主,所谓载歌载舞,那舞实在是比较的没有什么可看的.我从小就喜欢听戏,常看见有人坐在戏园子的边厢下面,靠 ...

  • 百看不厌| 跟侯宝林听戏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可以说,很多人是从听相声开始了解和喜欢戏曲的.戏曲和曲艺五百年前本 是一家,五百年后,相声从戏曲中吸收了大量营养,又为戏曲的普及做了大量贡献.有人曾说,关于京剧的基本原理.技巧. ...

  • 侯喜瑞:跟萧先生听戏(刘连群)

        对于演员来说,有时一次成功的演出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那么听戏呢,是否也会有奇迹发生?      誉满梨园的一代名净侯喜瑞,始终忘不了年轻时的一次听戏经历,这可以从他暮年口述 ...

  • 柴俊为:听戏的忌讳

    多年前,报上爆出上海京剧院在温州唱<挑华车>的奇事.说是当地高家庄观众,因主角高宠与他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坚决不许演他被铁华车压死的戏,演员只能改为挺立结束.大宋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