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糖耳朵

老北京的小吃太丰富了,得有百十种吧!这些小吃以回民制作的居多,老北京人称之为“清真食品”。例如西城的“年糕张”,南城的“南来顺”等,都是制作清真小吃的著名字号。

我小时候爱吃的小吃有很多种,其中之一是“糖耳朵”,也叫“蜜麻花”。形状似人耳,颜色红中黄,手掰拉糖丝,软糯焦脆香。据传有一位公子请心仪的小姐吃美食,点的佳肴中就有一种当时市面很少见、只有有钱人才吃得起的食品,端上来一看,把小姐吓一跳,此物竟像人耳朵。公子忙不迭给她介绍,此物叫“糖耳朵”,也叫“蜜麻花”。小姐一吃,芳心大悦,赞不绝口,可见此物的诱人啊!

制作“糖耳朵”可真是一门手艺。首先要用和好的发酵面,兑上适量的碱,不能有酸味;用另外的一块面和上红糖;把发酵的面分成两块,分别擀成薄片状;把备好的红糖面夹在两个薄片中间,这样就成了三层,中间为红糖面,上下为发酵面;用刀切成5厘米左右的长条,再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从小面块中间划一刀口,然后撑开刀口,将一面往里翻过去,就成耳朵形坯子了;待火上油锅中的花生油烧到五成热,分批将坯子入油炸,要炸到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尽油,趁热在温热的饴糖汁中浸泡几分钟,这时会听到躲在蜜糖中“耳朵”的吱吱叫声,这道工序叫“过蜜”。等饴糖完全吸收后,捞出在篮子里晾凉,表面就结成光泽的一层硬壳,如釉般闪亮。这里面的两个关键环节不可偷工减料:一是要慢火炸透,否则不焦不脆,二是“过蜜”要充分,否则蜜糖吸不透。我就吃过品质差的“糖耳朵”,到手掰开一看,里面全是白面,干巴巴的,没有红糖面夹层,没有糖蜜,真还不如炸馒头好吃,实在大倒胃口。

我小时候买“糖耳朵”,常到西四牌楼的“年糕张”买,他们的食品货真价实,质量好。白塔寺、护国寺庙会,也有设棚边做边卖的摊商,我喜欢站在旁边看他们制作的过程,那师傅动作干净利落,那一个个色泽亮丽、甜而不腻、手掰如藕断丝连般的“耳朵”,看着就是一种享受!那时也有走街串巷的游商,到胡同里叫卖,但质量就难保证了。

味觉的记忆,会终身留在脑海里的,何况老北京的小吃,从外形到制作,那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啊!难怪前人做诗曰:“耳朵竟堪做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何大齐)

(0)

相关推荐

  • 老北京的特色小吃有哪些?你都吃过吗?

    说起北京来,有人爱上它是因为天安门古老的城墙;有人是因为长城的巍峨壮观.当然,也不乏有人爱上北京是跟小编一样的,爱上了王府井步行街地道的爆肚,爱上了全聚德色香味俱全的正宗烤鸭,爱上了这座遍地美食,十数 ...

  • 原来,这种潮汕“茶配”竟源自皇宫...

    我相信,当年分批次从中原背井离乡南迁到海边开始全民创业的潮汕先人即使身上没什么行囊,但脑袋瓜子却是充实的.首先他们的理想没有破灭:其次,他们并非平庸等闲之辈,要不今天寻找古时的中原文明也就不会总在这个 ...

  • 老北京风景:照相

    摄影技术是西方人十九世纪中叶发明的.在这之前,人要想留下身影容貌,只能求助画师,那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中国历史留下的肖像很少,能画得如本人真貌的就更少了.清代末期,照相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在广州. ...

  • 老北京风景:放话匣子的

    我小时候,胡同里时有来"放话匣子的".这个人背上背个大喇叭,前面包袱里是个方形的大盒子,这就是木制的"话匣子",他手上还提一个小包,里面是胶木唱片儿.有人招呼的 ...

  • 老北京风景:端午节吃粽子

      包粽子 卖粽子 我出生在北京,小时候端午节是家家要自己动手包粽子的.我家是个大家庭,人口多,每到端午节前一两天,妈妈就去买上好的糯米,再到菜市场买芦苇叶子.小枣儿. 粽子叶在南方是用竹叶,北方一般 ...

  • 老北京风景:湃西瓜

    老北京的夏天酷热难耐.一入夏,品种多样的西瓜就陆续上市了.西瓜性温凉,有很好的清热解暑的作用,在高温时日,吃一块凉凉的西瓜,那真是"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琼浆逊此公". 我小时候,市 ...

  • 老北京风景:荷叶粥

    时间进入农历六月."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朝杨万里的诗句,表现的是夏季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宋朝的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g ...

  • 老北京风景:打冰盏儿

    北京的夏季酷热难耐,在过去没有电冰箱的年代,能使人入囗暑消的饮品,也当属冰镇酸梅汤了.于是,伴随夏天的来临,"打冰盏儿"的也在街头胡同,庙会闹市活跃起来了. "冰盏儿&q ...

  • 老北京风景:鹅毛扇

    在老北京有一首戏谑流传的民谣:"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虽是玩笑话,从中却也可以看到旧时京城百姓,在酷暑难耐的夏天对扇子的依赖了.那时没有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想 ...

  • 老北京风景:修雨伞

    北京一入暑伏,就进入了雨季,出门在外,雨伞也就成了必携用具.现在的雨伞五花八门:轻巧的,能折叠几折放口袋里:功能多的,说不仅挡雨还能防紫外线辐射?真是林林总总,眼花缭乱.可是我小时候,老北京的伞大多都 ...

  • 老北京风景:卖冰棍

    北京的夏天就是一个字:热.在没有空调冰箱的年代,能吃上根冰棍,那真是孩子们最惬意的事儿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物质生活水平还不高,冰棍儿只能从街头推车的小贩处买.这种推车卖冰棍的以老人和小孩儿居多,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