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究竟有多大?
作者:洪宇
天下究竟是世界还是中国?国家与天下到底是什么关系?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往往不以国号代称自己的领土,总是称为“天下”。中国直到近现代才出现现代国家的观念,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的天下型国家,中国的天下观不光影响着自己疆域内的人们,也影响到了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亚、东南亚各国。我们寻根溯源,进一步探究“天下”与“中国”的关系。在历史、社会、人类、国际关系等众多学科中,寻找在天下演变的历史进程中,究竟是什么规范了中国,并使得中国存在。
日本历史学者渡边信一郎抓住“天下”这一中国古代特有的词语为脉络,从天下的意识形态,到天下的结构领域,再到天下观念的古典制度与王权息息相关的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描绘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下型国家”结构。《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以此观念为出发点,力图将中国的特殊性表达清楚,也为现今西方主流的“民族国家”观念找到了另一种视角,可以摒除一些旧有观念并根据中国历史脉络观察中国的形成。
天下的概念自秦以前只是个笼统的高级概念。天下是上天授予天子(皇帝),通过户籍对生民(百姓)进行实际支配,从而行使统治权的领域。这种表述基本上成型于大一统后的秦朝,《史记·始皇帝本纪》表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基本上是以实际能支配的地域为范围框定了天下的范畴。但是这会遇到一个问题,国号和天下究竟谁高谁低?既然有国号那天下究竟是什么?
渡边信一郎在书中以王莽篡汉的故事以及复杂程序的分析,巧妙地讲述了国号与天下的区别。古代中国自三皇五帝时便是公家天下,直到夏朝改为家天下后才变为一家私有天下。所以王莽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家天下还给公天下,自己再以合法持有者的身份领取新的天下。王莽本人就家天下的转移进行了诸多考证,比如天命之转移、即皇帝位、定新国号、改元、改历服色等,也成为了日后中国每逢改朝换代的必走流程。而在制定新国号的流程中,王莽将国号称为,“定有天下之号曰新”。这是史书记载的第一次以国号领天下之号的表述,正统王朝的国号第一次与天下这个概念相关,“领有天下之号”,始自王莽,并成为日后历代王朝制定国号的基本含义。
围绕着国号与天下之号,自王莽之后的东汉王朝就曾展开过激烈的争论。一派观点在班固的《白虎通德论》中可以得见,这一派认为王朝的名字,是为了对天下这个概念进行独占,并且赋予专有名词化的美称。而另一派的代表,同时代的王充认为,各王朝的名字不过是其所兴起的土地之名,一方面用此为号表现了各王朝的德行,是一种独有的美称;另一方面则重视王朝的根本,不忘源头。后世基本上中和了两派的观念,只有当获得正统地位后,国号既是区别于前代王朝而附加的美称,也是一种对天下这一普通概念的独家占有。北宋虽然并未获得天下的地域与全部统治权,但因为王朝正统,且拥有中原核心地位,则可定天下之号。清朝在渡边信一郎的考究下,其当时统治者皇太极定国号为大清,在入主中原之前仅以大清为国号,并没有其他的意思。而在入主中原之后,则“定有天下之号曰清”。这时清就不单单只是国号了,而是占有了“天下”领天下之号。
天下这一词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也被不断地赋予新的理解。秦朝确定了天下与统一王朝的关联后,紧接着汉朝继承了秦王朝的一切。虽然汉朝随着张骞出塞、北征匈奴、开辟丝绸之路等多种拓展疆域的行动大大延伸了汉帝国的领土,但此时的天下仍指的是汉帝国直辖的实际统治区。疆域大小汉朝统治者非常清楚,另一方对于周边民族,所谓“四夷”的统治权则表现在羁縻和朝贡两方面,既通过缰绳与利益栓牢中央政权对非疆域地区的控制,对四夷的占有悄悄渗入了天下的概念之中。秦汉时期围绕着“天下”构建了一套天下共主的话语体系,通过在意识层面上的优势,对领土内以及次一级文明进行统治。
到了隋唐时期,天下概念的模糊与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交往融合不断地更新发展。唐朝时,天下并不仅仅指的是唐王朝实际控制的疆域,还包括了四夷,涵盖至能触及的所有领域。唐朝对于羁縻州的塑造,让地方拥有自治权,减轻了中央压力的同时,又将羁縻州纳入了疆域,大大拓展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力。但就天下的概念而言,总体依旧是模糊的,泛指的还是全部的统治领土。在杜佑所编撰的《通典》中,以三点简单概括了那时人们对天下下的定义:第一,立国宰物,以国作为统治天下的中介;第二,基于《尚书·禹贡篇》划定天下的基本领域;第三,在上天、天子、生民的关系中,形成基于德治的政体。尤其是第三点,对于日后的中央政权尤为重要,只要是实行德治,被统治区的人民认同你的德治,即便是并没有实际控制的领域,也可算为天下之内。
之后的宋元明王朝的天下观基本上遵循着隋唐的概念,合法性与册封、朝贡等并存,将四夷与囊括进天下之中。清朝入主中原之初,在天下的表达上既继承了自隋唐以来的概念,但又加以窄化,甚至将天下的范围缩小至内陆十八省。这其中缘由与清朝的统治体制有关,既分行省和藩部,又有朝贡下的属国体制。所以,在清初的表述中“天下”的概念并没有随着王权的扩大而扩大反而缩小了。而后随着清朝统治与传统儒学的结合,天下观念逐渐恢复至隋唐时期的概念。而到了清末,中国被迫打开门户,“天下”逐渐与“世界”的观念合而为一,并延续着形成了我们现在对于天下的认知。
中国人对于天下一词的理解,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调整。渡边信一郎以天下与王权之间的关系,为读者展示了中国人天下观念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国家的形成。用适用于中国历史特性的方式,解决中国独有的难题,深入理解中国。(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