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沙经是什么
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来,数以万卷古代经书,文书公诸于世,引起各界高度重视。敦煌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彩塑,还保存了大量的书法墨迹。
敦煌经书的发现,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发展史,特别是隋唐,乃至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发展史,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敦煌经书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其书法称为经书体。
在众多的经书中,挂在钟绍京名下的灵飞经非常出名,还有国诠的善见律也是书法精品。而唐代无名氏写的《兜沙经》却少为世人所知,但是这篇作品是一篇唐人写经中难得的精品,其艺术性和艺术价值可与灵飞经,善见律媲美。
《兜沙经》结体严谨,运笔强健,字势遒劲,意趣盎然。其书法与唐代楷书主流一脉相承,从魏晋二王书法中走来,谨严有法,骨格挺拔,还颇具北碑风规,是唐人写经的代表作品。
《兜沙经》,2500字左右。其主要内容是叙述释迦牟尼在摩羯陀国初成佛,十方世界菩萨聚集佛前,提出各种问题,列举菩萨修行明目。《兜沙经》严格以十为单位,组织经文,论述教义,表达思想,在行文方面,采用十句排比,在涉及各个问题时,往往从十个方面或分十个小节来叙述。《兜沙经》严格以10个为单位,列举菩萨修行名目,阶段性内容,使菩萨行为理论,有了新的整体框架。
抄写《兜沙经》的作者,显然在书法上有很高造诣,写出了这篇稀世珍品,其小楷书法体形多姿,笔法多变,风格古朴而丰茂,功力深厚,遒劲而优美,华丽而雅致,令人叹为观止。
《兜沙经》是东汉支娄迦谶译。
“兜沙”之义为“十”,里面讲的都是十数的法,主要说十方佛刹都有佛,又说菩萨行有种种十法。若想成佛须经历种种十法阶次,如十住、十行、十无尽藏、十回向、十地、十定等六类。这六类,也就是成佛的六个步骤,每一个步骤,就是一个十法阶次。后来出的大部《华严》,即依此目录陆续组织的,也可说以此为提纲而加以详细补充的。
这部经对大乘学的贡献是,扩大了成佛的范围,把成佛的修行方法推广到一切有情,这种思想就超过了部派佛学。部派佛学只承认现在世界有一个释迦牟尼佛,过去曾有六佛,将来有弥勒佛,佛的出世有先后,不能同时有两个佛。这样,对人们的成佛有极大的限制。《兜沙经》打破了这一限制,认为在空间上同时有无量无边的国土布于十方,即可以有无量无边的佛,即使大家一时成佛,也安排得下。所以十方成佛的思想,是此经很特出的主张。
同时此经也指出,成佛并不是轻易的,因此,他们把成佛分为六类、十法阶次。部派佛学的说出世部在《大事》中也说,释迦成佛前,经过了十个层次。但大乘认为这太简单,他们将《大事》所说的“十地”,仅视为修行的初步,等于六个十法阶次的第一阶次“十住”,以后还需经历五个如此的十法阶次。
《兜沙经》的十数目字的产生,还反映大乘思想出现的社会条件与阶级根源。印度对外贸易一向发达,贵霜王朝从西北印同西方交涉,使得这种对外贸易,到一世纪,格外活跃,而案达罗王朝统一印度之后,在这一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由于贸易发达,计算方法就要求提高,因而引起了数学的发展。在此之前,印度计算进位方法无一定规则,一般是用七进法,例如,讲到“极微”展转积成粗重时,即以七进法算出的。到了这一时期,则改用了十进法,还规定出十法数字符号。以前计算到十数时空位加一点,用“·”表示;这时发明了“0”,用“0”代替了。“0”名“舜若”(空),还是空,不过也等于一个数字。这种变化,今天看来,不值一说,但当时却是一个大的发明。它通过贸易,经波斯、阿拉伯传到西欧,发展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我们从《兜沙经》里看到以十法为等级,就是反映了科学上的这一进步。这也说明大乘的产生与商业发展是有联系的。同时也可确定《兜沙经》的写作时间,不能早于西元一世纪。至于“0”也代表一个数字,与大乘认为空也有用处的思想,有一定的关系。
《兜沙经》,在浩瀚的佛教典籍中,非教中人绝少了解此中内容。但是,虔诚的人对此却顶礼膜拜。
唐《兜沙经》,纸本,12开,每页24×10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无款识,署“天祐四年(907年)七月日……”乃唐祚之末五代之始。
首页下端钤“赵氏子昂”、“松雪斋印”,说明此墨宝曾为赵孟頫鉴藏。
兜沙经的章法很有特点,穿插、错落、避让,自然而灵动,值得取法。敦煌写经的魅力不仅在青灯,古佛,也不仅仅在于书法,艺术,从字里行间去感受,那些数十年如一日的写经人,所诠释的静思,毅力,执着,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乐此不疲。
明董其昌说:“赵文敏一生学钟绍京终十得三、四耳”。指的是灵飞经。(其实赵孟頫连灵飞经的影子都没见过,何来得三、四耳,阿昌纯属碰瓷,滋蕙堂的松雪老人题跋假到爆了。)另外赵孟頫建议善藏善见律(这一经卷他曾经收藏过,又出手,接盘者请他题跋,他盛情难却也就客套跋了两句,谁知后世以此跋而大声奔走疾呼,赵孟頫力荐国铨善见律,从而使得善见律暴得大名)。一个人听其言不如观其行,身体最诚实,一直被赵所珍藏临习的,其实是这本兜沙经,连盖两印,一字不跋,妥妥的私人珍藏。
试临了一下兜沙经,很顺手,虽然和赵孟頫的道德经,汲黯传,莲华经,金刚经等形态各异,下笔却无缝对接,内在基因是一脉相承的。兜沙经和赵体还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用笔过于纯熟,而较少变化。
#书法##书法欣赏##书法交流圈##赵孟頫##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