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说 35 | 以纯粹做设计,做一个写原创故事的人

Chen Xinyi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M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同济大学

景观本科

本科就读于同济大学,于英国谢菲尔德完成研究学业。英国景观师协会会员。留英工作三年,具有欧洲各地项目经验。擅长城市空间更新改造与滨水地区景观设计。

学术倾向:
我好奇在这个凡事讲求高效集约,又充满不确定社会因素的世界中,空间的退化与进化。户外空间属性会因这些因素而不断叠加,从而超出需求本身。城市空间改造中,时间和需求错节导致新旧空间的裂痕,设计师在填补完没多久后,世界的眼光又飞快向前,然后它又裂开了——尤其在当下环境对公共空间要求越发严苛之际,空间在不断被替换。“一个设计可存活的最大年限”,即在本体上最大化叠加更多属性,考量其前瞻性与兼容性,是一种特别有意思的审视角度。
JOY = JIAYUE JIANG
YI = XINYI CHEN

本次很高兴能够邀请到Chen Xinyi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

0 1

JOY同济本科毕业之后,为什么选择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读研?后来又为什么选择继续在英国工作?

 

YI:首先因为我喜欢欧洲城市的肌理,我觉得欧洲,尤其是中世纪之后,城市生长的故事就是像印刻在一个城市的肌理当中。所以当初在选择留学国家的时候,首先确定去欧洲方向。最后还是选择了谢菲尔德是因为和同济的合作比较多,同时谢菲也是老牌的英国红砖大学,有英国最大的景观系,在师资力量和历届校友的资源上也很有优势,对于工作实习的资源扶持也是比较好的。

选择在英国工作是因为比较喜欢英国的环境,也比较想体验海外的工作模式和环境氛围,参与当地的实际项目。我认为留学像是浮游在当地文化表层,继续在英国工作能满足我对当地生活的好奇心。作为留学生,如果能够有机会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件很棒的事。

0 2

JOY同济景观在国内也是非常出色的专业,那现在回头来看,在同济的本科生活和谢菲的硕士经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YI:同济本科的课程设置是比较丰富的,能够帮你打下夯实的基础。同济本科前两年学的是建筑,后两年学的是景观,也包括了规划,它其实是一个全方位的课程规划,非常好的去帮助学生从空间意识的基础上去做设计,整个知识体系非常扎实

国外读研第一个是国内外的学习模式,第二个是文化环境的区别。谢菲的课程构架是每个学期有一个主要module,它会围绕这个模块有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上都是和主题相关,但是非常发散,也会补充很多书单和案例,需要学生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信息筛选。同时老师也不会去评判或者是否定你的任何答案,而是会从中挖掘可以延伸的闪光点,所以和老师的交流也非常重要,这种学习模式能更加的促使人去主动寻找答案

文化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不同。国外会特别尊重活到老学到老的事情,在研究生阶段会有很多不同年龄层,不同学术背景的人跟你坐在同一个课堂里学习。这一点对我是特别有帮助的,特别是在谢菲的第二年,我认识了很多跨专业的同学,在小组作业的时候就会学习到很多新的东西,然后也会碰撞出很多的设计上的火花

0 3


JOY在谢菲读研期间,有没有哪门课你觉得印象特别深刻?
YI:有一个module是关于谢菲ring road改造的,是一次关于“walkable”和“climate resilient”结合的实验。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关于题目的立意和探索环节的过程。

Ring road通俗来说像英国的环城公路,包围着urban的地方,并且连接很多岔路通向别的城市,因此忙碌的道路也切割了城市中心区和半郊区。这是英国典型的一种道路形式几乎每个中型城市都有。我们的导师将命题设置为半架空背景:如果这个城市任何角落能随心所欲种树,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命题的特点在于,条件半真半假,发掘并解决问题是真。所谓改造仿佛可有可无,而失去了的限定条件更难从现实的角度去寻找入手点。这是“有效改造”的练习——在一个just so so的环境中,设计师需要对挖掘出的问题进行筛选,要对设计本身的意义有明确认知。我们都知道步行城市与弹性城市的重要性,那哪些是真的有效的呢?

导师引导我们从“tree space”出发,引导我们通过树这一单一元素去塑造不同属性的空间。她还引入许多摄影与艺术作品,让我们去感知。同时我们为此展开了一系列关于“tree typologies”的研究,阅读大量文献,关于树木、树群、绿带所形成的空间,作为典型的绿色基础设施对社区生态、健康、心理甚至经济效益所带来的影响。

0 4

JOY请老师介绍一个作品集里的项目。
YI:那就来介绍我当时的毕设项目。基地位于莱斯特,英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纪至工业时代这里是重要的工业与制造业枢纽,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后叶,工业痕迹开始衰退,近代城市开始扩张。

基地位于这座典型的英国工业城市中心区域的西部边界滨水带,原工业带所在的位置。比邻两条河道形成有趣的肌理:一条古运河,一条自然河道。它们相互穿插交接,形成一些小岛与半岛。两河两边,是分界明显的繁华市中心与城郊居民区。滨水带依水而建,生长了许多废弃的或依然在运作的工厂。

项目以“缝合”为主题,对莱斯特西部滨水地区进行重塑。

第一部分提出规划策略,缝合断裂的市中心与市中心以外的区域连接,并通过对洪水、土地性质、人口结构、历史保护对滨水地区的产业结构重新进行构思。“原生肌理的守护”是整个项目中思考的核心。英国有大量亟待转型的后工业城市,每一座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identity。这个identity应该最大限度出于对历史印刻肌理的尊重。

第二部分是场地设计,是关于结构重整的具体实践。场地选在岛屿与半岛的交界处,衔接市中心与其它地区最关键的十字路口,是整个项目中最活跃、最繁忙的地段。设计分析场地水文、地势等基本条件后,分别从游客与当地居民两个角度去分析综合所需要的生态链和利益链。后工业城市需要转型需要有稳定的循环。

设计策略的部分提出1.5km loop,把岛、半岛、重生的废弃工厂、改造的荒地等元素串联,强调桥梁作为穿行媒介在其中的体验——这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唯一被形态化的可能就是景观场景氛围的暗示,以及未来宣传册上的标记。整个环主要是五个节点组成,包括了城市地标、博物馆、轻商业、社区公园等,完全保留工业时期的肌理,并最大限度保留现有构筑物、再利用当地工业材料。与规划的重要交通枢纽紧密相连,仿佛是扣住了两岸之间,也加深人们对重生后的滨水地区的情感牵绊。

0 5


JOY因为老师已经在英国工作了三年,之前也在中国实习过,对于两国的工作都有体验,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YI:英国的景观行业是由英国景观师协会去统领的,是一个体系比较完善的行业。英国景观行业比较务实,它其实受当地法规的影响很大,会充分考虑预算成本和设计理念之间的平衡。英国本地整体设计的氛围还是以可持续和低成本的维护为主的,同时也会积极响应一些国际相关的议题,生态保护上的相关法规也是非常严格。

英国设计团队之间的交流也会非常密切,这可能和团队的规模有关系,英国大部分的景观设计团队还是中小型居多,不同的部门相互之间的交流是非常密集和平等的,就算是新人在工作中也会有很多和各环节交流学习的机会。

各类供应商也会应邀到公司进行一个免费的宣讲,行业内称为Continuing professionaldevelopment (CPD),让我们有机会去了解更多的产品和技术。在这个体系之下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层级感会比国内的公司弱很多。

0 6


JOY因为英国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了,相较于中国来说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都是比较完备的,大规模的新建项目相应的会少一些,更多的是中小尺度商业或是改造项目。那你在英国工作的时候接触了哪些类型的项目呢?
YI:我主要涉及的项目类型是以mixed-use为主的,也会做城市公园的项目。也有接触过一些其他国家的项目。项目尺度上基本还是偏中小型的居多,像国内这类大尺度设计相对比较少的。在设计层面也会涉及到一些小尺度的城市设计,例如像卡迪夫火车站滨水区域的重建。在英国工作的话不同的项目类型都会接触到,设计的各个环节也都会参与。

0 7


JOY:为什么去年选择回国发展呢?

YI:其实我现在也没有完全确定就是回国发展。其实当下对我个人而言,英国的生活会反而是比国内更加缓慢稳定。我是希望能够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多去刺激自己不确定的那一面。所以我想先把英国的生活暂停一下,去尝试比较大尺度的规划。我在英国工作了三年,对于行业的整体框架和体系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认知,但是对于国内的景观体系没有一个很完整的概念,所以希望在这个大体系里面有提升,并且在完整地经历两边的体系后,我再去做最终的选择。

0 8


JOY:在设计工作之余,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YI:摄影和徒步。我基本每个周末都会去那种没有人的地方徒步。这种感觉久了是会上瘾的,全世界剩下自己和大自然的时候就特别的舒服。我会觉得徒步也是一种修行。它看上去是计划好的,但其实旅途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未知的,困难是未知的,惊喜也是未知的,这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徒步会给你一个反思的时间,享受一些寂静孤独的时刻和孤独的时间,多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才会有热情去探索和构思。

0 9


JOY: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旅行地点?

YI:瑞士的因特拉肯。那个城市就在雪山脚下,去的时候是冬天,夜晚的时候白茫茫的雪山就是像一块超级大的幕布树在城市的边上,有一种像随时都要倒下来的感觉。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就是世界很大而人真的很渺小。我特别喜欢看星空,看星星的时候也能够体会到人的渺小。所以我是觉得我对星空是有一种特别的执着。

(图为其他旅行照片)

1 0


JOY: 推荐一本最近在看的和设计相关的书?

YI:朱赢椿的《设计诗》,二零一一年出版的,是一本极简风格的书,它通篇只有那个文字符号,通过排版将诗意可视化,生动又有创意。这本书能够诠释less is more的概念。它里面要传达的那种单纯的快乐,真的是每个人可以从文字里面直观地感受的到。设计工作者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用最纯粹的东西最大限度的让人产生共情。

1 1


JOY: 有没有最近感兴趣的设计课题?

YI: 我觉得比较有趣的点是现在的城市空间,包括现代城市的各种改造已经开始完善了,那未来的十年我们会做什么?疫情期间大家都居家办公,很多写字楼都空置了,有时候你觉得必要的存在也会发生退化,但这种退化一定程度上又可以是另一种角度的进化。空间被替换被更新了,就感觉没有什么东西是会长久存在的,城市中的一切都是在动态演化中的。空间能不能实现永动,还是说需要设定一个不断交替的周期,以及是否能在设计中带入这种应对不稳定性的弹性。

1 2


JOY: 在带学生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没有什么给学生的建议?

YI: 不要限于套路。很多人不太敢去做一些很有趣的尝试,过于默守陈规。我觉得作品集就像一本故事书,与其去揣摩那个读者喜欢什么故事,就不如去做一个写原创故事的人,去引导读者读这个故事。所以我觉得作品集的故事性一定要强,不能一直停留在安全区。就像刚刚推荐的那本《设计诗》,每个人第一次拿到你的作品集的读者,都应该能够快速共情,快速理解你所传达的故事。所以我希望学生能够把自己带入这个故事线,反复推敲,找到最合适它的表达方式。

更多导师信息可进入LAC STUDIO官网查看

http://www.lacstudio.com/teachers/

推 荐 阅 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