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话《伤寒论》讲义,第05讲:《伤寒论》中那些平庸的影子

内容提要:《伤寒论》中那些平庸的影子,涉及条文4、5、7-12,本讲分为3部分:①条文4、5、8、10与六经传经有关;②条文9太阳病欲解时;③条文11、12后世之作。

  朋友们大家好,这是“茶话《伤寒论》”的第6讲。先回答一个问题,有朋友问我平时在哪买中药?我买中药大部分是在“X宝”,以中品(质)药材为主。当然了,现在的中药大部分都是种植或养殖,白芍切片比铜钱还大;甘草根茎比手指还粗;黄芩中间是实心,说明生长年限不够;柴胡又胖又大,一看就是化肥催出来的;牡蛎还好,毕竟是贝壳类;龙骨我认为一半以上都是假货;……。虽然品质不佳,药效差一些,但凑合着用还是可以的,有总比没有强。我用的少数药材是从老家买的,品质比网上买的能好一些,我们当地人相互认识,知根知底,药在哪片地里种、种了几年都了解情况。个别不常用的药材是我寒暑假回老家自己上山采,自己加工。有人说,中医疗效的下滑是中药造成的,这种说法纯粹是推卸责任。从社会角度看,目前中医的衰落大体上有4个原因,第一,教育偏执造成传统文化断代,能够适应中医思维习惯的人越来越少;第二,中医的行业制度将很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拒之门外;第三,大量中医门外汉打着中医旗号招摇撞骗;第四,西医既得利益者抑制、打压中医的发展。从医术角度看,中医疗效下滑,是因为中医从业者缺乏认真解决问题的精神,以“糊口”的态度混迹于中医圈,他们对中医体系的能力缺乏信念,对患者缺乏责任感,对自己又没有较高的要求,不学习、不思考、不探索、不验证,一个中医从业者,你自己就没有在中医上下过功夫,怎么可能会有好的疗效?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不给力,把责任推给中药来掩饰自己的无能?中医的关键在于辨证,没有中医辨证这个金刚钻,就算是给你多么道地的药材、多优良的炮制、多么到位的熬制/将息,都是白搭!

  本讲涉及8个条文:

【6.0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此为传也。
【6.0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此为不传也。 
【6.0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6.0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6.0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6.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6.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6.12】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以上的条文在康平本《伤寒论》中皆低一格或低两格写,说明不是仲景原文。这类非仲景原作的条文,可以看做是《伤寒论》最早的注解。

  【6.04】、【6.05】、【6.08】、【6.10】都与“传经”有关。

  【6.0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此为传也。”。“脉若静者”的“静”,在《说文解字》中“丹青,明审也。”,意思是区分得非常清楚,我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保持这个样子而没有变化。如果在这里理解为“安静”,太阳伤寒的脉象浮紧是一种焦躁状态,如果正在发热则脉浮、紧、数,更是不可能“安静”。这句话翻译过来,伤寒第一天,太阳地面受病,脉象保持在浮紧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则没有传经(邪在太阳);如果非常想呕吐,心情烦闷四肢躁动,脉象急数者,则传经。这里表达得比较牵强,用脉象没有变化这一个条件判断“不传”,而又用“吐”、“烦躁”、脉象三个条件判断“传”,这不具有对称关系,而且表达的意思还有传于阳明的倾向。从实际情况而言,太阳伤寒的人大多都有想吐的感觉,而且凡是生病人都会烦躁(任何病都是这样,不只伤寒),伤寒发热之时都会脉数,所以这3个条件,不足以判断为传经。如果要判断为传阳明,比如白虎汤证、承气汤证,也必须要有实据才能确认。另外,“躁烦”两个字可能需要分开来看,“躁”《康熙字典》“【释名】躁,燥也。物燥乃动而飞扬也。【易·系辞】躁人之辞多。【礼·月令】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注】躁,犹动也。又【齐语】骄躁淫暴。【注】躁,谓扰也。”,意思是轻浮、浮躁、不安静;“烦”《說文解字》“热头痛也。从页从火。”,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血液上冲到头脑,让人方寸大乱、坐立不安,就像被一大堆要账的来堵门了,没钱还账又无处躲藏,头快要炸了的感觉一样。有人认为,“躁”的烦乱偏于阴,难受但是不表现出来,就像怄气,而“烦”偏于阳,喜怒皆形于色,动不动就发脾气;也有人认为,“躁”偏于肢体上的不安,“烦”偏于心神上的不安,究竟对不对,我们后边再慢慢讨论。

  【6.0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此为不传也。”我们之前在第4讲“《伤寒论》六经与《黄帝内经﹒热论》篇的关系”中已经讨论过了,按照《黄帝内经﹒热论》篇的法则,日传一经,第一天在太阳,第二天传阳明,第三天传少阳,在这里,第二天、第三天没有出现阳明证、少阳证,说明邪气一直停留在太阳地面,没有继续向后传经。我们多次提到“太阳地面”,“地面”这个词在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因为不同的人对《伤寒论》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比方说,有的人侧重于把六经当做是疾病发展的六个阶段,有的人则侧重于把六经看做是疾病深入的不同位置,当把六经看做是位置的时候,疾病处于太阳的位置,就叫“太阳地面”。

  【6.0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和【6.05】类似,按照《黄帝内经﹒热论》篇“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太阳病,头痛”是“病热”引起的。邪气居于太阳,从第一天开始日传一经,到第六天应该传至厥阴,到了第七天,太阳经自愈,第八天阳明经自愈,直到第十二天厥阴经自愈完成后,六经就已经全部自愈。《黄帝内经﹒热论》篇有一个常数“6”,这是《黄帝内经》和《伤寒论》风格显著不同之处。《黄帝内经》整整齐齐如同士兵列队,《伤寒论》杂乱无章如同战场胶着。对于“6”这个常数,我个人倾向于相信有这个规律存在,虽然我并没有验证出对与错。但是,我严重反对用《易经》“七日来复”、用数术12地支六合局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类似的解释,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除非明确证明,否则,不要想当然地去找答案。“若欲作再经者”,已经超过7天了而症状没有减轻,说明伤“病热”的“热”仍在,针刺足阳明泻热,不再传经。我不懂针灸,根据这句话,既然针刺足阳明能够泻热,泻热则不再传经,不再传经则病愈。既然如此,又为何不在伤寒第一天就针刺足阳明以泻热而直接治愈?为什么要等这么久绕这么大一个圈子?我猜,也许古人对于针刺也是谨慎的,能不刺就不刺,尽量以求身体自愈?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现在满大街的针灸馆,天天让女人、老人去扎针的做派,对人体的伤害就很值得我们警惕了。

  【6.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XX家”在《伤寒论》表述体质或发病倾向,我们找找桂林本《伤寒论》全部的“家”,1胃家、2虚家、3饮家、4湿家、5风家、6喘家、7淋家、8疮家、9衄家、10亡血家、11汗家、12冒家、13呕家、14黄家、15脾家、16失精家、17咳家,总17种。“风家”,就是很容易中风(伤风)的人、常常中风的人。“表解”就是表证已经解除,表证就是发热、恶寒等出现在体表的异常或体表感受的异常。“不了了”,“了”读“liǎo”,意思是完成、结束,“不了了”就是没有完全结束,在这里指病没有完全痊愈,留了点尾巴。合起来,经常容易中风的人,表解以后没有完全痊愈,这样的状态持续十二天就会自愈。和【6.08】条类似,《黄帝内经﹒热论》篇前6天每天日传一经,从第7天开始太阳自愈,第8天阳明自愈,直到第12天厥阴自愈,则6经全部自愈,合起来就是“十二日愈”。最后,在在现实中有没有这样的规律,还是仅仅是“数术家”的美好情结?我自己没有观察到。因为我接触的人不多,而且随着我中医水平的提高,自己和家人的外感病几乎都被消灭在襁褓(qiǎng bǎo)之中,没得观察。

  【6.0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句话罪恶累累!在康平本出现之前,很多伤寒名家似乎都坚信这是仲景之作,执迷于这个信念,就“翻车”在这句话中。“阴”和“阳”两个字在伤寒论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从康平本中找出所有仲景原文的“阴”、“阳”二字,就能看到,除了六经名目,“阳”字大多与脉有关,少数言“阳气”,亦有言表里者;而“阴”字只与脉有关。“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恶寒”两个字是相同的,发于阴和阳的差异在于发热与否。举一个反例,我们之前讲过,太阳伤寒未发热之前一定先会出现恶寒,这是同一个病症的不同阶段,不存在发于阴还是发于阳的差别。“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很明显是用数术在套中医。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谁告诉你阳数7阴数6了?我们读读民国杭辛斋的《杭氏易学七种》,阴阳数术在于灵活变通,但绝不存在阳数多少阴数多少的定论。第二,就算是阳数7阴数6,这与愈期并没有必然关联,既然生病,往往就是破坏了秩序、超出了一般规律,怎么会按照某个固定数字这样“美好”的梦想去生病呢?疾病是来祸害你的,让你防不胜防,它不是爱你的男/女朋友,不会在你生日那天送给你生日礼物!

  《伤寒论》中这些神叨叨的东西不是仲景的原作,一些人执迷于《伤寒论》阴阳术数的影子,搞出什么《易经》解读《伤寒论》一类的东西,套阴阳五行、套天干地支、套六十四卦,成天摆弄那些数字顺逆,已经完全脱离了中医治病去疾“药到病除”的实际需求,朋友们遇到这类东西,要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6.0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这又是一条罪恶累累的条文!从我第一次读《伤寒论》,我就对“欲解时”这个问题很留意,因为我从小喜欢总结规律,对于能够“形而上”提炼为“道”的东西有天性的敏感。我们先看看六经欲解时: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如果在圆周布置上12地支,把每经的欲解时标记出来,从丑寅之间的间隔线连到未申之间的间隔线,有一个轴对称关系。看上去很美好!因为它符合很多人对阴阳数术的期望。但是很遗憾,在我之后多年的实际验证中,没有体会到丝毫这样的规律。我在《学医沉思录》中讲过,阴阳数术的思维方式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但绝不能用阴阳数术直接去套中医。伤寒论讲的是生病,生病以后的身体秩序都是乱的。整整齐齐的东西都是理论,不是实际,这样去套,一定是错的!疾病就如同战争中的敌我,敌人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按照你所期望的目标出牌?

  六经欲解时是《伤寒论》的糟粕,跟“阳数七,阴数六”一样,非但不是仲景原作,而且让很多学医人误入歧途,增加了学习《伤寒论》的难度,也给了诸多诋毁中医的人以口实。

  【6.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6.12】“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皮肤”和“骨髓”是虚指,表达体表和体内,即表里。看起来,作者的本意想表达的是,“身大热”、“身大寒”是体表温度,“寒在骨髓”、“热在骨髓”是体内温度。但是,仔细想一想,这话似乎不对。当人体发热的时候,随着血液流通,人的整个体温都会偏高,温度应该大体均匀,不论体内还是皮肤都会偏高,不大可能出现表里寒热迥异的情况。对于作者原意,只能理解为,一个是实际温度,一个是感受温度。实际温度就是温度计测量出来的温度,感受温度只是自己的感受,未必和温度计测量的温度相关。如发热而怕冷,实际温度是有发热,自己感受的温度却是冷。这在实际情况中一眼便知,小孩发烧皮肤很烫,但是蜷缩在厚被窝中发抖的同时还喊着自己冷,一目了然。这并不是内寒外热或者内热外寒,而是发热恶寒。为了让体表出汗以排出邪气,人体把自己所感受的温度调低,身体为了弥补这个温度差所以不断地生热,即感受很冷,实则体温很高。这两句条文,“身”和“骨髓”哪个是实际温度,哪个是感受温度,并没有指出,所以没有参考价值。在实际中,局部发热的情况是存在的,比如只是躯干发热而脑袋和四肢不发热,或者只是头发热而身体其他部分不发热。还有如所谓的“火郁证”,脉象常浮紧,重按有力,常常咽干、口苦、胃部嘈杂、热利却又肢寒怕冷,但这里的肢寒怕冷只是患者感受而不是实际温度。另外,人的体温是有下限的,发热常常见到有热到42度的,但是没有见过谁体温低于36度、35度,注意,我对西医一窍不通,只是归纳生活经验。所以,这两句条文一点水平都没有,表达不清晰,说了就跟没说一样。以表里寒热来看待问题,而不区分发热恶寒,极容易误导他人。我认为,这条两条条文可以直接删除于《伤寒论》!

  这一讲总结一下。本讲的8个条文全部不是仲景之作,【6.07】、【6.09】可谓纯属瞎掰;【6.11】、【6.12】条文说了跟没说一样,其它4条都与传经有关,总结起来,就是没有一个条文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仲景之作精简清晰,后世之作虚妄累赘,高下之别判若天壤。

(0)

相关推荐